夏氏和夏离也替他和李姑娘难过,一对有情人,现在条件成熟了,却永远错过了。
夏山又意有所指地对夏氏说道,“大姐,我和李姑娘是因为许多事不得不分开,没有法子。可你……”他觉得当着晚辈的面说得太明不好,住了嘴。
夏离见了,领着夏聚去了东侧屋。让夏山劝劝她,或许会好些。
似乎夏山也没劝好,他走后,夏氏的脸色不太好看。
夜里,又淅淅沥沥下起了秋雨,绵绵秋雨一连下了几天。
每天早上夏氏起来,看到外面的雨天,她都会万幸地说一句,“还好梅娘搬去庄子了,雨再大我都不担心了。”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更凉了,人们都穿上了夹衣。
九月初七这天晚上,睡觉前,夏离来到院子里看向腾书阁,黑暗了几天的腾书阁里终于又灯火辉煌。
这几天没看到叶风,叶离还是前天专门去都司府托贺叔帮忙给夏柱办了开肉铺的红契,说城内或者靠山镇都行。昨天下晌就办好,在靠山镇。那里更好,不仅离东城门近,离庄子和三涧村都近。
腾书阁二楼没有亮灯,叶风站在窗棂后看着那个小影子,影子跳了三跳,招了招右手。他尽管看不到夏离的小脸,也能想像出她看到自己的兴奋。
他也给小影子招了招手,笑起来。不过,他笑得比较勉强。
小半刻钟后,那个小影子便进了屋里。
看不到她了,叶风来到书案前坐下,让人点上羊角灯。遣退下人后,他又拿起那封密信看起来。
叶全要带他的母亲,也就是叶风的乳娘赵嬷嬷来湘山府城,要后一步到。他写了一封密信,让同是叶风亲信的叶正日夜兼程先送来。
叶风共有四个心腹干将,叶力、叶劲、叶全、叶正。前三个跟他来了湘山府,而叶正留在京城帮他办事。
叶全的信里说,夏氏是在十三年前,也就是昭乐元年六月抱着只有三个月大的夏离到了湘江省潼宁县。
按照夏氏的说法,她嫁的是京郊一个秀才,夏离出生后不久,她的秀才男人就死了。可他们查遍了京郊,也没查到有中了秀才的男子在那年的三月底至六月初这段时间去逝。
而夏氏所说的主家被流放讨婆家不喜,他们查了一下,昭乐元年上半年没有被流放的官员。只有前一年年末,就是祯庆三十年,因为杨家被牵连进先太子妃杨氏“谋害皇孙”一案而被流放,同时被流放的杨家一党大小官员共计八家。
先不说夏氏那句话的真伪,这么多人家,根本无法查出哪一家在案发前嫁出过一个丫头。所以,这条讯息暂时无法核对……
叶风的表情更加凝重了几分。
夏氏的确说谎了,那个秀才男人是她杜撰出来的。她的身世越复杂,夏离的出身也就越加扑朔迷离……
杨家大案发生的时候,叶风虽然还小,但经常听长辈提起,特别是母亲曾经说过多次,他还是印象深刻。
祯庆二十五年腊月,先帝驾崩,传位于当今皇上。先太子妃杨氏指使乳娘捂死太子良媛齐氏所出的皇孙,也就是当时还是太子的皇上的二儿子,是在那年的八月。之后,杨氏畏罪上吊自杀……
第二百三十四章 往事
先太子妃杨氏使指人捂死皇孙被人发现,先皇和当时还是皇后的齐太后震怒,下旨查办先太子妃的娘家杨家,先太子妃的儿子,也就是当今皇上的长子刘运被圈禁。
因杨家家主杨老将军战功赫赫,被赐过免死金牌,杨家女犯罪已经畏罪自杀,就削了杨老将军的镇西侯爵位,贬为庶民,一家人发配琼州。一起发配的,还有另外八家杨氏一党。
叶风的母亲和安郡主之前跟先太子妃杨氏的关系非常好,说杨氏开朗贤惠,知书达理,她始终想不通杨氏怎么会那么糊涂,自己已经有了个长子,哪怕再忌惮良媛齐氏的姑母是皇后,也不应该做那种傻事……
这些事串联起来,不管夏氏和夏离跟杨家有没有关系,但跟邱家肯定有牵绊。
叶风觉得此事事关重大,不光关乎自己和夏离的前路,还关乎家族,必须要跟老爷子通气,便拿着密信起身出了腾书阁。
叶老国公看了那封密信,又听叶风说了邱商见到夏氏后的反应,表情极其凝重,低头沉思起来。
片刻后,他抬头说道,“杨老将军有二女,大女是先太子妃,二女嫁给邱继礼。我还记得,杨家出事的第二年,也就是昭乐元年,嫁给邱继礼的杨氏生了个孩子,男娃女娃我记不清,但生了没多久,就传出孩子死了,之后杨家女也上了吊。这事当时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许多人心底对杨老将军极其敬重,当初就弹劾过先皇和太后没有调查清楚就急于处置杨家,只是皇上不听劝诫。出了这事,对邱家更不会客气。许多朝臣又上折子弹骇邱家父子,包括我和你老子,说邱家不地道,罪不至出嫁女,他们却逼死了人家的闺女和外孙……这事不仅朝堂闹得大,连街头巷尾都传遍了。邱继礼似乎对前妻还是有感情,又不愿意在京听人说三道四,一气之下调去了鹤城,很少回京……”
突然,叶老国公的眼睛一下瞪圆了,说道,“怪不得,我总觉得夏小姑娘有种熟悉之感,细想想她的小模样,不仅有些像邱继礼,也有些像杨老将军年轻的时候。你别看杨老将军骁勇善战,几次挂帅,年轻时最是俊俏无双,齿白唇红……还有那个小丫头卓越的箭术,也像极了杨老将军……若真是那样,小丫头现在的娘应该是杨氏的心腹,邱杨氏自觉自己和闺女在邱家活不出来,死前安排闺女诈死,让人带去别处……”又摇头道,“杨老将军坚韧豁达,可两个闺女都没有秉承他的这种品性,都是上吊自杀,可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