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页
    这事瞒不过一些有心人,她几个闺中密友还是知道了,都道她干的好,那个李夫人,她们光是听都觉得憋屈,怎么能那么蠢呢。
    现在自己害了自己,整天疯疯癫癫的,再也不见往日风光。
    那时她也觉得自己勉强还算果断,至少比李夫人强,没有叫那个孩子用赢家一个铜板,他所有的吃喝用度,都是那个老嬷嬷出的。
    赢家对一辈子忠心耿耿的下人很好,会给专门的地方养老,本来应该在另一个院落,和许多老嬷嬷一起,闲时聊聊天,喝喝茶。她单独给老嬷嬷一个,分去了偏凉的角落。
    可以说那个院子就是老嬷嬷的,算是她一辈子辛苦所得。
    换句话说,住的她没给小崽子花半个子儿。
    老嬷嬷一辈子无儿无女,将他当成亲生的疼爱,对他很好,每个月领到的体己,和以前余留下的积蓄都拿出来给他淬体,想让他炼体。
    一开始来找过她,她没同意,老嬷嬷不死心,自己动的手。
    她那时又在得意,想让她给别人的儿子花钱,想都别想,一边还在心里暗骂老嬷嬷傻,和那个李夫人有什么区别?都是给别人养儿子,傻乎乎的。
    后来那个老嬷嬷年岁太大,寿元将近,不甘心就那么陨落,强行突破金丹,失败后寿终就寝而死,那个孩子彼时才三岁还是四岁来着?
    反正很小,像个狼崽子一样,狠狠地看着她,不知道是恨她还是如何?
    她没管,身旁之人骂他没教养,她也只当没听见,还觉得痛快。
    有一种报复的快感。
    她想对那个调包的人说,就算把儿子送进赢家又如何,还不是一样吃不着,喝不着,被人骂野种畜生。
    难道以为世家少爷好当?
    李夫人的事出过一次就好,不可能再来一回,叫别人觉得世家的人都是傻子,随随便便就能糊弄。
    那会儿她依旧觉得自己的决定很英明,毫无悔过之心。一直到赢玉六岁的时候,她无意间听说赢玉在用真元,而且看着还不弱的样子。
    她不信,找人暗中观察了一阵子,赢玉竟真的能用元气,不仅如此,还是姜家的火系。
    那时她只觉得心中一震,有一种五雷轰顶的感觉,在慌了半天后和夫君商量了一下,决定带着赢玉去大宗门重新检测。
    赢玉虽不愿意,但到底才六岁,很容易骗,只消说不去就赶他出去,不让他再住在赢家。
    那会儿其实她还是有些不敢置信,所以纵容了身旁人这么说,赢玉也真的被吓到,跟着她们一道去玄天宗,测出了万年不出的混沌之体。
    又是一个沉重打击。
    叫她脚下宛如踩着棉花,轻飘飘、晕乎乎的,还在为自己找借口。
    天赋再高又如何,不是亲生的就不是,天赋逆天也改变不了。
    然而没多久赢玉觉醒了古老血脉,有了天赋神通大日金乌。
    所谓天赋神通,和后天习学不一样,天赋神通是大能者将自己的传承融入血脉里,子孙后代运气好觉醒血脉,开启传承,习得祖宗的神通和本领。
    姜家已经很多年没出过觉醒血脉的人,赢玉是唯一一个,身份比她还真。
    现下有人可以怀疑她是假的赢夫人,都不可能怀疑他。
    赢玉真的是她的儿子,是姜家的血脉。
    她竟然把自己亲生的儿子抛去偏院,交给别的女人带,还骂那个人蠢,没有给赢玉用过一个铜板,买过一身衣裳,甚至错过了孩子整个童年,还允许别人骂他。
    野种,杂种,被抱错的,小畜生。
    每次被人这么说,他该有多难过啊。
    那是她亲儿子啊。
    她怎么能做出这种事,真蠢真笨,比李夫人还要愚钝,李夫人还有救,她都没有。
    她眼前又开始出现那个决绝到削骨还父,削肉还母的真少爷,赢玉的性子烈,她真怕有一天那个小少年也在她面前拿起剑,偏激地于她跟前自尽,要把自己的血肉还她。
    她在愧疚和不安、悔恨、担忧中,一夜间白了头发,还得了那小少年一句讽刺。
    活该。
    她该是庆幸的,小少年跟那个李家的真少爷不一样,更坚强,更锋利,像一只张牙舞爪的小狼崽子,拥有爪子和尖牙,凶巴巴一般人也不敢欺负,更有小时候的老嬷嬷对他好,生活没那么绝望,所以他不会自尽,不仅如此,谁让他不舒服了他还会攻击那个人。
    这很好,至少不会憋着伤害自己。
    她也无比庆幸自己没弄个假的回来气他,因着老嬷嬷和侄女的原因,赢玉和赢家还有一丝丝的关联。
    他不愿意离开那个分给老嬷嬷藏身的院子,暂时又没有本事带走,只能继续留在赢家,靠着微薄的关系,勉强住下。
    和狼的习惯很像,对自己的地盘看得很紧,除了褚长扶外,不让任何人靠近,送去的所有东西都被他粗鲁的丢出来。
    以前是她不愿意让他花赢家一个铜板,现在是他不愿意花赢家一个子儿。
    他有六个师父,见面礼都不知道给了多少,早就不是当初那个缺吃少喝的孩童,再珍贵的东西,他也不稀罕。
    她几乎找不到机会跟他接触,每天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总觉得不做些什么,坐立难安。
    她在几番尝试无果,还惹的小少年厌恶后,只能寻到侄女,通过侄女总算能说上几句话,逢年过节吃顿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