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页
    端王也没打算走。
    一个坐在轿子里,一个站在轿子外。
    沉默笼罩在两人之间。
    “也不是要紧的事情,我在查一个案子”最后,还是杜筱宁打破了沉默。
    杜筱宁将任敏玲的案子三言两语交代了,“她的死并不特别离奇,死因也明确,但她为何会死,张清平为何会认罪,却透着诡异。我是顺着她留下的遗物查到了藏金阁。”
    端王皱了一下眉,随即笑道:“我知道你这几年在汴京认识了许多人,消息够灵通。但这会儿不凑巧,杨四郎跟随圣驾出城避暑了。”
    杜筱宁手中的扇子轻击了一下额头,“这么巧?”
    “就是这么巧。”端王睨了她一眼。
    既然这样,也没什么好说了。
    杜筱宁不想再跟端王闲扯,笑盈盈地说:“王爷事务繁忙,我就不打扰您了。”
    端王挑眉,脸上的神情似笑非笑,“是你不打扰我,还是我别打扰你?”
    杜筱宁正欲说话,端王就轻哼了一声。
    他的身体微微向外倾,“阿宁,我还是那句话,杜若渝能给你什么,我可以给你更多。你可以随时来找我。”
    杜筱宁站在原地,凤眸微垂,令人看不清她的神色。
    端王笑了笑,放下帘子,让人起轿离开。
    杜筱宁站在原地,目送端王的轿子走远。
    端王离开,寿风走近。
    “三公子?”
    原本还在垂眸沉思的杜筱宁回神,她看了寿风一眼,转身往开封府的方向走去。
    寿风跟在后面。
    “三公子,这是回开封府的路。”
    “对。”
    “我们不是要去找杨四郎的吗?”
    “不去了。”
    人都跟皇上去避暑了,还找个毛线。
    当日傍晚,开封府来了个客人。
    来人是端王的近卫青衣,他带了一本册子给杜筱宁。
    杜筱宁看到册子,有些诧异地看向青衣。
    青衣性情不苟言笑,此刻脸上神情肃穆,活像是来讨债的。
    他跟杜筱宁说:“三公子,这是王爷让我带来的,兴许您能用得上。”
    杜筱宁接过册子,发现那本册子上记的是杨四郎近日的行踪。
    是了,端王和庞太师是朝中的两大势力,杨家颇有势力,杨四郎私下放荡不羁却有才干,端王本是要拉拢他的,谁知被庞太师得了先机。
    杜筱宁看向青衣。
    青衣朝杜筱宁抱拳,转身离开。
    虾须镯虽然是杨四郎之物,可端王给的册子压根儿就没提杨四郎见过任敏玲。
    好像发现了什么。
    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现。
    头疼。
    去大佛寺的展昭和王朝回来了。
    寿风给两人倒了水。
    杜筱宁等两人喝了水歇下,才问道:“怎么样?有收获吗?”
    展昭随意挑了个位置坐下,“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要让大佛寺的僧人记住一个上京赴考的书生,委实有些强求。”
    杜筱宁侧头,“这么说,就是没收获了?”
    “这倒不尽然。”王朝在寿风旁边的空位坐下,外面天热,他跟展昭去了一趟大佛寺回来,感觉整个人被雨淋了似的。
    他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不紧不慢地说道:“大佛寺的僧人不记得张清平这号人物,却记得五年前有一对兄弟在大佛寺落脚,因为弟弟长得格外好看,性情又活泼调皮,所以哥哥管得严。僧人们以为兄弟俩是一起赴考的,后来才知道考试的只是哥哥,弟弟是到汴京玩儿的。”
    兄弟在寺庙住宿的事情多了去了,即便弟弟的容貌是天人之姿,也不至于让大佛寺的僧人记忆至今。
    杜筱宁看向王朝,问道:“后来弟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王朝:“在兄长考试的那几日,弟弟忽然就不见了。考完试后的兄长,像是发疯似地到处寻人,遍寻不获。那兄长后来盘缠用光,便不再在大佛寺里待着了,离开前曾去向大佛寺的石慧大师辞别。”
    杜筱宁安静地听着,没搭话。
    展昭伸长了腿,整个人靠在椅背上,那双黑眸盯着杜筱宁。
    “石慧大师说那位兄长姓张,是不是张清平,他却不清楚。毕竟,五年过去了,他再也没见过那位丢了弟弟的兄长。”
    王朝:“三公子,你说石慧大师口中的那位兄长,会是张清平吗?”
    杜筱宁的指尖不经意沾了水,她拿了帕子擦手,说道:“不知道,先去问问吧。”
    展昭望着杜筱宁,笑道:“是不是觉得这事情,越查越没头绪?”
    也不是越查越没头绪。
    是越查牵扯的人和事就越多,多也没什么要紧的,要紧的是这些人和事没头没尾,都是道听途说。
    杜筱宁应了一声,凤眸转向展昭,“那怎么办呢?还得继续查呀。”
    杜筱宁又去找张清平了。
    这趟没专门去审讯的地方,她跟展昭说:“就是聊两句,哪儿说都是一样的。”
    行吧。
    展大人拎着自己的佩剑,打算跟三公子走一趟。
    杜筱宁心里有事,有些心不在焉的。
    走在她身侧的展昭看了她一眼,又看一眼,看得杜筱宁想装作没察觉他那探究的视线都不行。
    “展大人,你这样看着我是做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