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侧福晋还压下来,她倒底要顾及着太子妃的体面。
太子妃没发话,她一个侧福晋出头,会让人觉得她不懂规距。
“那一个小宫人让人拿去了慎行司。”
“太子妃让人传了话,说李格格要为大皇孙祈福,准备吃斋三个月,再是抄了佛经十二卷。”心腹大宫女越是说着话,越是低了头。
因为,这一位已经瞧出来。
李侧福晋这会子,都快被气炸了。
“我的儿……”
“让人害了,就值得李格格付出这点子的责罚?”
在李侧福晋的眼中,李格格受的处罚,不是太重了,而是太轻了。
轻的,李侧福晋心中愤愤不平。
“果然不出所料啊……”
李侧福晋说了一句。
“侧福晋。”
心腹大宫女喊了一句。
李侧福晋轻轻点头,说道:“差人跟那一位通一通话儿。”
“她说的事情,我应了。”
李侧福晋下了决断。
李侧福晋哪怕知道了,那一位想利用了她。
可是,她动心了。
至少,这时候,她是真的愿意效一回犬马之劳。
因为,现实摆在面前。
在李侧福晋看来,这太子妃一怀孩子,就把她的心尖尖当成了泥土一样的作贱。
想当初,太子妃抱走她的孩子时,那说的比唱的好听。
可一眨眼,要有了自己的骨肉。
她的儿子算什么?
只是弃若草芥。
李侧福晋心想,你不仁,我不义。
太子妃,你做了初一,就别怪我做了十五。
“是,主子。”
心腹大宫女应下了话。
康熙三十二年。
中秋节。
皇宫的宫宴,非常的热闹。
这一日,皇帝是忙碌的。
当然,已经上朝办差的几位皇阿哥,从五阿哥往上的,这几位成了婚的皇阿哥,那也是跟着皇帝参加了朝廷的大宴。
这算是皇阿哥们露面,皇帝乐意摆出了,他将要重用儿子的信号。
这一个信号,几位成婚的皇阿哥,个个都激动着。
若说谁心中添堵了?
肯定是太子。
太子从他皇阿玛的打算中,看到了一个不太美好的未来。
毕竟,他的兄弟多啊。
这还是头前的几个兄弟。
若是往后,待着后面的小弟们一个一个都是在朝堂上办差了。
那时候,太子这位置就会显得不太合了兄弟们的意。
毕竟,大阿哥这一个兄长,可下面的弟弟们立下来的榜样,那不是特别的合了太子的心意。
“太子,应该给皇阿玛祝酒了。”
二阿哥胤福轻轻喊了一声。
太子听着这话,收回思绪。
他瞧了一眼自己的二哥。
太子其实有一种感觉,这些年里,这二哥貌似一直跟他挺亲近?
太子不介意,他的身边多了兄弟帮衬。
只是他的叔公索额图有意见。
以叔公索额图的意思,二阿哥的背后,还有荣妃生的其它三个皇阿哥。
这四个皇阿哥,都是一母所出,感情甚好。
太子拉拢了?
就怕别人会谋虎皮,那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太子对于母族是信任的。
至少,比相信了他兄弟们,他更相信了母族。
赫舍里一族的前途,就在太子的身上。
可他的兄弟们,那也是皇阿玛的儿子。
从他大哥的身上,太子可不觉得,他的兄弟们就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野心?
这二阿哥也是太子的兄长呢。
这防一手,那是必需要的。
“儿臣祝皇阿玛一统山河,春秋鼎盛。”
太子先行祝酒。
太子这时候,还是在祝酒之时,不忘记观察了四周。
大阿哥那跃跃欲试的态度,太子瞧着碍眼。
皇帝很高兴。
今年是一个平静的年份。
当然,也可以说,皇帝在科尔沁那儿,得到了一个保证。
科尔沁在蒙古部落之间,可是串连了不少的人手。
皇帝对于策划再征噶尔丹的事情,越发有把握。
朝堂大局稳定。
噶尔丹之事,已经见了明朗。
这征伐之事,在开战之前,已经是见了一个分晓。
毕竟,以中原的广大,很多的时候,战争打起来,那就是能打下去。
北边西边的蒙古部落,可没这份子家底。
那一旦打输了,就是输到家底儿。
皇帝心中有数。
这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这原由?
那自然是赢在了战略之上。
皇帝现在做的,就是拉拢了最多的盟友。
因为,皇帝这边拉拢了一个,噶尔丹那边就是少了一个盟友,添了一个敌人。
皇帝做事情,还是考虑的很远。
他已经打算了,这一场征伐,只要把握大了。
那么,他不介意让排序靠前的儿子们,一起去战场上磨练一下。
玉不琢不成器。
这真刀真枪的打了仗,才能战场之上,见了真正的分晓。
哪怕初上阵,吃了亏的老大胤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