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刚说完,沈珍珠心里嘀咕,我居然跟薛大奶奶一个口味了嘛,不吃鸡肉吃炸鸡骨。
沐氏却放在了心上,“你要吃炸的倒是能做,辣椒面就算了,那个火大。”
沈复年默默吃饭没说话,一顿饭吃完后,沈复年借口铺子里有事,脚下生风般走了。
到了月底,沈复年夫妻两个一起去往海云县,给沐云檀的儿子送满月礼,沈珍珠一个人留在家里。
她自从那天早上吐过之后,再也没吐过。虽然胃口不是特别大,清淡的东西每顿都能吃一些,偶尔还能吃点鸡肉和去了油的猪肉。
沈珍珠整个人还是有些瘦,好在精神头不错。这些日子她天天闷在家里不出门,绝大多数时候不是躺着就是坐着,偶尔在院子里走一走,孩子倒是养得不错,没有出现丁点异常。
沐氏每天不错眼地盯着,不满三个月,谁都不敢说孩子一定能安然无恙地生下来。
原来沈珍珠每天去铺子里忙碌,现在忽然消失不见,镇上人开始议论纷纷。有人以为她又病了,但见沈家并未请大夫,且见沐氏每天淘换一些稀奇古怪的吃食,开始猜测沈家可能有后了。
除了亲近人家,沐氏一概闭口不提,人家问起来,她也是笑笑地躲开。时下人都懂,孩子还小,不能嚷嚷。
这样熬到了三月中,沐氏再次把李大夫请了过来。
李大夫一摸脉,立刻笑道,“恭喜沈太太,恭喜小沈掌柜,孩子好的很,这脉搏跳得十分有劲。小沈掌柜若是有精力,也能走动走动。吃食上没有什么好忌口的,能吃就行。”
沐氏高兴地送走了沈珍珠,立刻赶着让沈复年给女婿写信。
沈珍珠在屋里慢慢走,她身上的衣服都很宽敞,鞋底很软,连头发也是松松地挽起来,穿着十分闲适。
她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三个月了,你终于稳当了。
沈珍珠还感觉不到它的动静,但它带来的变化却让沈珍珠实实在在感觉到了它的存在。
沈珍珠算了算日子,等孩子出生时,怕是已经过了中秋节了。
沈珍珠将针线筐捧了出来,里面有她做的两件小衣裳,还有两双袜子。那衣裳小小的,沈珍珠刚拿到沐氏给的尺寸时吃惊的嘴巴都合不上。
原来小孩子的衣裳这么小啊。
沈珍珠喜滋滋地把小衣裳收好,出了房门就去找沐氏。
“娘,我能出去了吗?”
沐氏反问道,“你想去哪里啊?”
沈珍珠看了看外面的天,“娘,外头天气好,我就走走,去铺子里看一趟就回来。我不干活,您放心吧。”
沐氏起身,“月牙还没回来,我跟你一起去。”
得了沐氏的首肯,沈珍珠立刻欢欣地往外走。急得沐氏在后头喊,“走慢些!”
沈珍珠一出门,就感觉到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风中似乎还带着不知名的花香。
小镇上到处都是树木,远处似乎传来阵阵鸟鸣,街上行人早就换上了单薄的春衫。
沈珍珠深吸一口气,“娘,我感觉我像是刑满释放的人。”
沐氏立刻呸了一声,“快别胡说了!”
主仆两个走了没多远,就看到铁匠铺里的郭铁匠父子几个。
郭铁匠个把月没看到沈珍珠,见她出门,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气色看起来不错。
沈珍珠行个礼,“爹,大哥。”沐氏也跟郭铁匠打了声招呼。
郭铁匠一个做公爹的,也不好多问,只摆摆手,“去玩吧,当心身子。”
郭怀礼见弟媳妇身条仍旧细细的,等她走远了后对郭铁匠道,“爹,弟妹这有了身子,一点肉不长。”
郭铁匠看了他一眼道,“各人都不一样,只要平安康健就好。”
郭怀礼看了看沈家大门,“也不晓得二弟什么时候回来。”
郭铁匠督促儿子,“干你的活!”
沈珍珠一路脚步轻快地去了铺子里,一路上遇到很多熟人,大家都下意识地去看她的肚子,却什么也没看到。
她肚子还平坦坦的。
沈复年见女儿过来,招了招手,“要是闲的没事,看看账本子。”
沐氏把女儿送到铺子里后就准备回去,谁知刚进家门,孟氏来了。
沐氏奇怪,“三弟妹,你怎么这会子来了?”
孟氏拉着她往里走,“二嫂,有件事情我想跟你商量商量。”
沐氏奇怪,“什么事情?”
等走到了堂屋,孟氏这才道,“是宝珠的亲事,娘今日把我叫去问我娘家侄儿说人了没有。”
沐氏陪着坐下,刘四娘送来热茶,又默默退出去。
沉默了片刻后沐氏道,“三弟妹,这事儿我不好插话。你也晓得我跟大嫂一向不和,单看宝珠这孩子是不错的。”
孟氏叹气,“可不就是,宝珠这孩子我最清楚,勤快本分,会做人。真是难得,不像爹也不像娘,倒是像亲祖母。”
沐氏悄悄问道,“三弟妹,你侄儿多大了,家里怎么样?”
孟氏低声回道,“我大侄儿孩子都有了,二侄儿堂哥儿今年快十七岁,是个老实孩子。只是这事儿是娘问我的,我不敢应下。大嫂那眼睛长到头顶上去了,我娘家在乡下,她未必看得上。”
沐氏笑道,“三弟妹,你也别谦虚。你娘家虽然在乡下,日子可不难过。我听说你大哥是个手艺人,十里八乡谁家盖房子不找他?两个儿子一个瓦匠一个木匠,将来的日子还能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