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看不懂宁夏,大公主却是记下了这份情谊。
因废太子、昭皇贵妃一家倒台,今年的除夕宫宴没能办成,皇帝也没心思办。宁夏进了一趟宫,与皇后一起过了年。已过宫中宵禁的时间,她就宿在了宫里,过了一夜才坐上马车回了公主府。
一回府柳依便迎了上来,屏退众人后交给宁夏一封信。信封泛黄,里面装了一页纸,还有两只草编的蚂蚱。
信是叶述写回来的。宁夏有些惊讶,以为边关发生了什么大事。结果展开一看,通篇没有提及多少正经事,全是少年的念念叨叨。光是看着字迹,宁夏都能脑补出少年咬着笔杆蹙眉写信的模样。
信中提及这草编蚂蚱是他与军中一个老兵学的,花了很长世间才学会。等他学会的那会儿,那个教他编蚂蚱的老兵死在了来偷袭的敌人手上。
那个老兵家中有一女儿,遗憾的是女儿刚出生没多久他就随军队到了边关,都没机会抱抱亲亲那个可爱的孩子。临死前的遗愿,就是想将亲手编的蚂蚱带给女儿。兴许那孩子现在已经不喜欢这种小玩意儿了,他还是想给家里留点念想。
于是叶述收好了老兵编的蚂蚱,怀着莫名的心情给宁夏写了一封信。将那只活灵活现的草编蚂蚱放进了信封,犹豫了片刻,又把自己编的那只蚂蚱一起放了进去,在信中说了丑的那只是自己的手艺。
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把自个儿编的蚂蚱随信一起寄回去。他当时什么都没想,就是觉得公主会喜欢这种小玩意儿。
宁夏确实挺喜欢的,少年的手艺不算好,蚂蚱编得丑兮兮的,看久了还觉得丑中带着点可爱。留下了这只丑萌丑萌的草编蚂蚱,宁夏派人找到了那个老兵的家人,将翅膀上染了一点红的蚂蚱给了老兵的女儿。
他女儿已经五六岁了,小女孩儿见着草编蚂蚱很喜欢,一直拿在手里不愿放下。得知了老兵家人过得很清贫,宁夏默了默,亲自去了趟给他们家送了些银钱,用的是老兵朋友的名义。
他娘子与家中父母不愿意收,推脱好久才勉强收下,又眼巴巴地看着宁夏,忍着喷薄而出的思念问不知何时他家阿郎才能回来。
不忍看着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眸,宁夏别开视线瞧着远方,轻声道:“会回来的,黎国会越来越强,强到无人再敢来犯。”
那时留在那片土地上的人都能回来了。尚在坚守的,也包括逝去的。魂断他乡,哪怕只残留一块骨骸、一撮骨灰,总得回到自己最想念的地方才能安息。
太子被废,太子一党损失惨重。没参与到谋逆之中的太子党也缩得跟鹌鹑一样,上朝都敛声屏气的,就怕皇帝事后算账。好在皇帝没有要迁怒他们的意思,他们心头松了口气,做事越发小心谨慎。
冲动之下废了太子,皇帝有过短暂的懊悔。不是惦记着与废太子那点塑料父子情,只是他心里有些不踏实。
皇帝最看重权力的制衡,除了自己,他不能放心任何人手握大权。之前的昭皇贵妃娘家如是,太子也如是。所以疑心之下,他扶植了老四抗衡太子党。
如今太子已废,朝堂上也就没有所谓的太子党了。两虎相争,皇帝回过头来一看,发现只剩一只老虎傲然独立。
第98章 3.20被炮灰的公主 良种
起初他还能安慰自己四皇子一直谨小慎微,不可能会萌生那种心思。谁料太子被废后,他这个儿子的野心就渐渐暴露出来了,在朝堂上的存在感一日大过一日。
皇帝隐约感觉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废太子有勇无谋尚能控制,四皇子羽翼渐丰后逐渐脱离了他的掌控,危及到他的权威。这种事态发展超过预期的滋味非常不好,皇帝不悦又心慌,想将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宁晞重新压下去。
接下来的两三年里,朝堂上的风波并未平息,一直都是皇帝与宁晞在博弈。一开始两人还势均力敌,慢慢的皇帝就落了下风,不敌养精蓄锐这么多年的宁晞。
在宁晞一步步蚕食掉皇帝布下的势力,将朝堂纳入自己把控的期间,宁夏没去趟浑水,就待在自己名下的庄子上培育良种。
黎国子民基数庞大,又不是所有的土地都适合种植粮食,加上时不时的天灾,因而三两年内总要闹几次饥荒,许多百姓尚且吃不饱饭,每年饿死的人不在少数。
宁夏得了空闲就埋头在自己庄子里做实验,想要培育出改良的粮种。由于是借鉴的前人经验,实验进行的比较顺利,花了三个月时间她就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粮食种子。
这种粮食种子生命力顽强,长出来后颗粒饱满,最主要的是高产。不出意外的话,一亩田的收成会比现在多出三倍有余,能够极大缓解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良种是有了,但还不能大面积推广种植,得先让人种下去试试。想了想,宁夏找到了周沿,请他帮这个忙。
初闻能够让一亩田增产三倍有余,周沿险些掀翻了手边的茶杯,唰的就站了起来,激动到说话都不利索了:“真的?公主没有蒙我?”
“这事关乎国计民生,本宫岂会随意儿戏?”面对周沿流淌出来的质疑与不信任,宁夏没有不高兴,耐着性子跟他解释了一遍原理。
周沿不是农官,听不懂宁夏说的那些理论。不过他没盲目拒绝宁夏,反而直接为宁夏引荐了皇城专管农事方面的官员,让她跟农官交流。若是农官觉得可行,那在下边挑个州县实验尚可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