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8页
    天子的口谕很快又传到了宫门外,百姓愣了半晌后,才慢慢反应过来:他们……赢了?
    片刻的沉默后,欢呼声响起,在黎明到来前的最后时刻,“吾皇万岁”的呼叫声撼天动地,盘旋在京城上空,久久不歇。
    天子亲书的圣旨很快就到了大理寺。
    大理寺的大门再度打开了。
    赵衢被押着出来,他见了外面的情形,脸上露出惊恐之色。
    百姓的呼声他听见了。那声音之大,即便是身陷大牢的他都听得清清楚楚的。
    眼下,亲眼见到这多百姓站在大理寺外,更觉惊恐不已。
    他们的眼神很可怕,像是要吃了他一样。他被宫中侍卫推上笼车,他下意识地坐在了笼车中间,整个人蜷缩了起来,尽量不让自己与笼车有任何接触。
    他怕。他怕百姓的手会忽然伸进来,将他揪住,然后狠狠地教训他。昔年刚刚考上进士去地方上为官时,他曾见过暴民暴动,那真真是将当官的肉都咬下来了,连家眷都未放过。眼下似噩梦似重现,他蜷缩着,瑟瑟发抖着,生怕曾经的那一幕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忽然,有欢呼声传来。
    “是李大人出来了!”
    “李大人,姬君呢?!”
    “大人虽三轮坐红椅,但风骨极佳,未与赵衢之流同流合污,君子啊!”
    “青天大老爷啊!”
    “当青史留名啊!”
    李恒激动得嘴唇直颤,眼泪控制不住地直掉。
    这一声“青天老大爷”听着可真舒坦啊!这就是被万民爱戴的感觉吗?
    李恒只觉自己的灵魂都震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涌上心头。难怪左玉这么刚,这一声声“青天老爷”不比那银子金子强?
    他浑身颤抖,转眼就完成了灵魂与道德上的升华。特意弯腰朝着百姓行了个礼后,道:“多谢诸位!在下才智平庸,过去也办了不少糊涂事!但在下虽平庸却也是读过圣贤书的,对姬君也是深感佩服。为了声援姬君,前不久,我也写信回去,让家人降租了。说来惭愧啊,若不是姬君我都没意识到自己将圣人教诲扔脑后了啊……”
    他降租是为了讨好天子。不过,这事他不说出来,这些大字不识的百姓怎猜得出来?
    “大人好样的!”
    “大人若能熬过这一劫,还坐镇泙京吧!以后有您这样的青天坐镇泙京,咱老百姓就有福了哦!”
    宋希坏心眼地说着恭维话。他以前就听人说,一些人因好名声,因享受别人的恭维,便会极力做好自己。他是不怎么信这个话的。不过姬君有句话说的对:实践出真知。
    嗯,就拿李恒实验看看!
    人群里的明白人也不去点破李恒,只觉看这人演戏也挺乐。眼下这个时候,多一个人站姬君那边也好的。所以,让他虚荣下又何妨?
    李恒一边拱手,一边朝笼车走去。这一刻,他只觉自己身心都是神圣的,已无限接近圣人之道。
    刚上车,左玉便被带了出来。
    自我感动着的李大人被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叫声给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只见所有百姓纷纷跪下,嘴里大呼,“姬君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恒哆嗦了下。千岁?这是得多得民心才能喊出来?这要搁在前朝,怕不是要喊万岁了吧?(注1)
    这一想,他越发激动了起来。
    左玉如此得人心,自己这船跳得太对了!有这多百姓支持,自己这回定能安然无事!
    左玉弯腰,长揖到底。这姿势保留了久久后,才起身,“多谢诸乡邻!若无你们帮衬,玉便不会再有被提审的机会。玉无以回报,只能跟诸位承诺,只要我活一日,我手里的地便永不会加租!”
    “姬君为坚守道义身陷囹圄,您不用跟我们保证什么!”
    有个书生喊了起来,“君子论迹不论心,你今日已用‘行’践行了圣人之道,我等信你!”
    “对,我们相信您!姬君,不要怕!陛下已听到我们的呼声,一定会秉公处理的!”
    “对,别怕!我们会一直支持您!”
    眼泪不受控制地盈满眼眶,她用力擦去眼泪,再次作揖。纵然她口才了得,但在这个时候,任何言语都显单薄了。她无法再说出什么漂亮话,唯有深深作揖表示感谢。
    若是能挺过去,她一定要用自己的知识来回馈这些百姓!喊口号是没用的,让这些淳朴的人过上好日子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答!
    站在人群里的左林擦了擦眼角,竟是有些感动。他一辈子蝇营狗苟的,何曾想到自己女儿的品性竟如此高洁?这一刻,他既羞又愧,不敢上前去与女儿打招呼。因此,当笼车启动后,他便混在百姓队伍里,默默跟着笼车走着。
    宫门前,已搭起了临时的高台。为表公平,这次的主审由次辅王德清、首辅毕新以及文渊阁大学士陈舟组成。
    天子的安排极有深意。安排两个叩阙的来当主审,看着好似偏帮了他们,但在这万万民众面前当主审官却不是什么好活。尤其当百姓觉得某些官是坏的时候,那么无论这个官做了什么,他们都会觉得是坏的。
    毕新面无表情,可心里却是难受极了。因为这安排意味着,天子不会再用他了。即便他用误信赵衢这样的理由来推托都不行。
    天子是要他死在百姓的口诛笔伐下。太宗起,国朝就很少有大臣被杀,基本都是流放。但不知为何,想到流放二字,再看眼下此情此景,便觉是比杀头还恐怖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