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3页
    “吾儿心意,重若万金。”
    就如同谢慎自己口中所说的那般,他父皇如今是天下之主,再怎么珍惜罕见的珍宝在父皇面前,也都不稀奇。
    看重的是那份心意,以及……送礼物的人。
    系统空间里的委托者,此时沉默了很久很久。他也不记得是哪一年,好像自己也有收到过这样一个小盒子。
    当时自己因他为这些琐事误了功课,气的狠狠责罚了他一通。
    之前委托者就已经意识到了自己事情做的不妥,如今更是觉得自己错到离谱。那孩子之所以会被旁人丁点善意感动,怕是被他自己亲手导致。
    曾经的委托者不会意识到自己错了,他只觉得是这孩子不好。身在局中自然各类想法都带有偏见,而如今站在旁观者角度上,就莫名看的透彻了。
    ……
    小孩子长得快,尤其是在太子跟太子伴读们一起读书练武的日子,转瞬间那个连蹲马步都不稳当的小萝卜头,就长成了翩翩公子的模样。
    太子仁善,处事自有章法,伴读各个也都优秀无比,日后等太子登基后,势必会成为太子的左膀右臂。
    在十六岁前太子只是偶尔同陛下一起上朝旁听,在过了十六岁生辰后就正式上了朝堂,在朝政之事的见解上和陛下相同。
    见太子成长的这般出色,纵使陛下膝下只有一身子不好的大皇子和太子这两个儿子,也无人再提起让陛下选妃之事。
    如今大臣们不去操心陛下后宫之事,反倒经常会提起太子的。
    毕竟陛下在太子这么大的岁数里,先皇早早就给他赐下了不少侍妾,而如今太子身边,除了在他还小时就伺候他的嬷嬷外,连宫女都少有。
    谢回一连看到许多奏折都是催促太子妃之事,算算年纪谢慎也的确到了能定下婚约的时候。
    趁着如今宁太妃身子还康健,先将婚约定下,再请宁太妃教一段时间的太子妃,教上几年差不多也就到成婚的时候。
    等到那时,太子登基大典与封后大典刚好能凑在一起。
    而恰好在此时,谢回突然收到了跟在太子身边伺候的那个太监传来的消息。
    不常出宫的太子,最近不过一月便出宫了三回,去的是宋贵人母亲家里。
    太监禀告时,想到陛下特意吩咐自己盯着的那位表小姐,又急忙补充道:
    “太子一共去了三回,根据在太子身边伺候的奴才说,有两次都遇见了跟着姨母去见王氏的那位表小姐。”
    第64章 穿越女的太子前夫12
    谢回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丝毫不觉得意外,吩咐人去叫了太子过来。
    如今细想,原剧情里那个穿越来的女主似乎也没有什么错,错的是这个时代罢了。
    在现代受过教育的女人,怎么可能甘心成为一男子三妻四妾中的一员,她们是自由且完全独立的,而困在后院的女子,哪怕是妻,也会被旁人视为其丈夫的附庸。
    更何况,原本的世界里,太子心中还藏了一个求而不得的表小姐,为那个表小姐做尽了荒唐的事,被许多人都看在眼里。
    谢慎被父皇叫来时一头雾水,微微躬身给父皇行礼后,无意间看见放在案前的奏折,心下稍安,明白了又是自己娶太子妃一事。
    小时候他会幼稚的去问父皇可否不娶妻,如今便不会了。不是不可以,而是他不愿。
    父皇为黎明百姓操劳数十年,准备交到自己手上的江山,怎么能落入旁人之手。
    “朕听闻,慎儿最近经常去你外祖母家里?”
    宋贵人的父亲,最后还是按照规矩直接斩了,但却没有殃及家人。毕竟被宋贵人父亲判错案的那一户人家,在流放路上被送回来时,全家都还是好好的。
    或许有些人觉得,以受害者未曾受到严重伤害为理由,便减轻加害者的惩罚,对受害者来说不公平。
    但谢回却觉得这个保护的并非加害者,若是有选择,想必绝大部分的受害者及其家属都愿意不让加害者受到太严重惩罚,来换自己或是自己家人平平安安。
    宋贵人母亲以及幼弟幼妹在京城中找了一个小院子住下,宋贵人母亲刺绣养活儿女,日子稍有些清贫,但也能过的下去。
    谢回见过那些被逼入绝境的疯子是什么模样,所以他从不把人往绝路上逼。
    “是。”
    谢慎听父皇提起这个,心底慌了一瞬,随后不等父皇继续问,便急忙解释道:
    “父皇,儿臣是想将王氏送回其祖籍,给她些银两,让她带着儿臣母妃一同回去。”
    如今的太子,早就并非是当初那无知小儿,也并非因为宋贵人是自己母亲,便觉得她事事都是对的。
    自从母妃想要利用自己,来接近父皇起,谢慎仿佛被人掀开了挡在他面前的面纱,将母妃真面目看的格外透彻。
    母妃从来就没有真的疼过他,更没有爱过父皇。她想要的并非自己的濡慕、父皇的宠爱,她想要的是后宫之主的位子,和权利握在手心,让其余后妃都听命与她的风光。
    她谁都不爱,她只爱他自己。
    “嗯?”
    这个发展,让谢回有些猝不及防,原本他都在想,如果谢慎如今还是喜欢那表小姐,自己该帮那表小姐找哪些老师最为合适。
    就算从小并未学过,多找几个老师,多费些心思也叫她慢慢学会,再不济宫中多设立些女官在一侧帮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