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爹住的是集体宿舍,有好几个人呢。”
“哦,那能不能让人家发扬一下风格?”
“小苗……”田大旺瞪了一眼,这娃娃咋啥话都说?
可又一想,小苗说得也有道理。就扛起扁担,说:“梅英,走,去宿舍。”
田小苗很开心。
只要跟娘搬进宿舍,就能留下了。爹也不好找理由哄她们回去吧?
*
宿舍在隔壁院子,要绕一个大圈,有五六里路。
田大旺挑着担子,步伐很快。
孙梅英还能忍着,可田小苗走不动了。
孙梅英蹲下来,示意小苗趴在背上驮着她。可田小苗摇了摇头,说:“娘,您坐火车累得脚都肿了,得好好歇一歇。”
“小苗,没关系,娘撑得住。”
孙梅英嘴上这么说,可脚肿着,行动也困难。田大旺放下箩筐,说:“梅英,把褥子挪到这边,让小苗坐筐子里。”
“好,俺原本就是这么打算的。”
孙梅英挪了被褥,把小苗放在箩筐里。
田大旺挑着,一颤一颤的。
田小苗坐在箩筐里,伸着小脑袋朝外张望着。
一路上碰到不少人。
有穿军服的,有穿中山装的,有穿毛呢大衣和西服的,还有穿着旗袍、烫着卷发的时髦女郎。看到田大旺挑着箩筐,里面坐着个小娃娃,就好奇地打量着。有的觉得好玩,有的撇撇嘴,带着莫名的优越感。
田小苗注意到那些撇嘴的,大多穿着时髦,像是本地人士。
要说,解放初期沪上很复杂,南下干部不管是生活习惯还是工作方式,跟本地都有不同,工作中也会有磕碰。可有一点,南下干部的思想觉悟普遍很高,不拉关系,不徇私情,对政策执行得很到位。
像爹这样的转业干部,也是如此。平日里大都穿着军服,虽然没了番号和帽徽,可还是军人气质,做人很正派、很朴实,做事风格也很硬朗。
这样的有为青年,怎么会受影响呢?
田小苗盯着爹的背影,有点想不明白。
田大旺挑着箩筐,一开始很不习惯。可挑着,挑着就不觉得了。
在老家干活儿,不都是肩挑手提嘛。打游击那会儿,也是挑着担子走山路。直到解放战争南下,才跟扁担脱离了关系。
不知不觉,田大旺想了很多。
这些年,梅英自个儿在家,挑着扁担忙里忙外。他来到大城市,跟那一切都遥远了,似乎忘了干活的辛苦,可忽然之间又体会到了。
田大旺停下脚步,想等一等梅英。
孙梅英瞥了一眼,明白了大旺的意思,脸一红。
她紧走几步,跟大旺并肩同行。
田小苗一阵窃喜。
她怎么也没想到挑着担子竟然触动了爹的内心?
*
到了宿舍,是一栋筒子楼。
田大旺挑着箩筐上了二楼,打开了206房间。
“梅英,进来吧!”
宿舍里没人,都出去办事去了。孙梅英很拘束,手脚都没地方搁,尤其是看到房间里铺着木地板,一尘不染的,就不敢下脚。
“娘,快进来。”
田小苗不管三七二十一,踩着地板就进去了。孙梅英跟在后面,看着那几个脚印子,就想蹲下来擦一擦。
屋里干净整洁,圆拱形窗户上挂着白纱窗帘,下面摆着一张课桌,搁着两个暖瓶。两张高低铺靠着墙,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的,跟军营里一样。
田大旺指着东边的床铺,说:“梅英,坐下。”
孙梅英坐下来,田大旺取出一双拖鞋,让孙梅英换上。又去茶房打了一壶开水,倒了两杯热茶。
“梅英,你跟小苗先歇着,我去后勤上问问,看看有没有空房间?”
田大旺急匆匆地下了楼。
按说,像他这样的营级干部是可以带家属的。可他工作忙,没往这上面考虑,就一点准备都没有。
田大旺一走,孙梅英松了口气,就像卸下了千斤重担。
田小苗意识到,得让娘尽快适应城里的生活,否则跟爹是有距离的。
想到这个,田小苗指着电灯,说:“娘,这是电灯,一拉开关就亮了。”
“哦,这就是电灯啊?”
孙梅英稀罕得不得了,一连拉了好几下。
田小苗赶紧拦着,说:“娘,小心拉坏了!”
孙梅英吓得松开手,再也不敢拉灯绳了。
就打量着屋子,见门旁边摆着一个脸盆架,搭着毛巾,摞着四个军绿色的脸盆,就说:“小苗,娘想洗一把脸。”
“娘,那咱们去水房。”
“水房?”孙梅英很好奇。
她不晓得哪条毛巾是大旺的?就从包袱里找了一块干布。
孙梅英拉开房门,朝外瞅瞅。
可摸不清东西南北,就有点紧张。
“娘,我来带路。”
田小苗领着孙梅英找到水房。她指着水龙头,让娘拧开接水洗脸。孙梅英摘下头巾,洗了一把。又把头发刨了两下,按了按。
“小苗,城里就是好啊,不用打水,自个儿就出来了!”
孙梅英看啥都稀罕,拧着水龙头试了好几下。田小苗也顾不上暴露了,把她知道的都教给娘,还领着孙梅英进了隔壁的卫生间。
“娘,这是厕所,城里叫卫生间,把这个门梢上,上完了要拉一下水箱,冲洗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