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同志交换了一下意见。
“这是一棵好苗子,性格很沉稳,除了年纪小了点,其他方面都不错,可以作为考察对象……”
选人的同志大笔一挥。
在田小苗还未意识到的时候,就进入了外交部门的视野。
当然,这只是个开始。
考察归考察,能否入选还有待考验。这个过程很漫长,一遍一遍筛选,直到合格为止。
*
进入五月之后,天热了起来。
田野里一片绿色,能吃的东西多了,春荒终于熬过去了。
城里的粮油副食品供应也稍有缓解。
蔬菜轮番上市,食用油也能见到了,就是不好买,要排长队。孙梅英在粮店里工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来货了,就赶紧掏出副食品券购买。
家里的伙食有了改善。
赶着星期天,孙梅英一定要做一些好吃的,等着小苗回来。
“小苗,家里的存货都清了……”
“娘,不用攒了……”
田小苗心知,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以后,会一天一天好转的。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粮食缺口问题,上面下了大力气。
先是压缩城市人口,三年内要减少两千万。接着精简机构,减少开支。对农业税也做了调整,减轻农民的负担。
据统计,1958年之前,城镇户籍人口九千九百多万,到了1960年底,增长到了一亿三千万,整整多出来四千万。打下的粮食,养活不了那么多城里人。而农村劳动力缺乏,又会进一步削弱农业生产。(注1)
针对这一问题,上面出台了精简办法。凡是1958年1月之后参加工作的,只要是来自农村的,一律返回家乡。(注2)
这是一刀切,不管是正式工,还是合同工。
田大顺和田大壮是1957年入职的,很幸运,不在精简之列。单位征求他们的意见,自然不愿意回去,就留在了镇子上。
袁氏喜滋滋的,说:“多亏了大旺,不然,就下放回老家了。”
回来容易,再想回去就难了。
第117章 .相见
*
转眼到了夏收时节。
靠山村一片忙碌。不管是大人还是娃娃都挥着镰刀,下地抢收麦子。
跟去年相比,干旱有所缓解,可病虫害很严重。这会儿,农业还不发达,农药什么的跟不上,庄稼受损不可避免。社员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就在田间地头燃起了一堆堆茅草,用烟熏、拍打等方式,缓解一下。
这是异常天气的后遗症。
旱灾过后,虫卵下在了地里。来年天气一暖和,就冒了出来。灾害都是持续的,可马上就要熬过去了。
忙了十多天,夏收结束了。
金灿灿的麦穗堆在场地上,一边暴晒着,一边脱粒。
跟去年比起来,收成稍微好一些。当然,跟往年没法比。报产量时,田秋山又往少里报了一些。他不想出风头,先紧着社员们的肚子来。
完了公粮,还有结余。
队里按照工分和人头数,给社员们分口粮。家家户户都分了麦子,欢天喜地的。这可是细粮啊,多长时间没见着了?
头茬麦香,自然要吃一顿好的。
队里有磨坊,套上驴子,拉上石碾子,就磨开了。
可磨了面,谁都不舍得蒸白面馒头,都是跟高粱面、玉米面掺着。还有的去野地里,捋了扫帚苗子,用面拌一拌,上锅一蒸,做成蒸菜。完了,加上盐,调个蒜汁,味道特别好。
田老汉和袁氏都不是壮劳力,麦子分得自然少。
可这就很满足了,他们手里有钱,想吃好的就去集市上买。现如今,集上热闹多了,啥都有卖的。不想跑腿儿,就让大壮给捎回来。
田大壮在供销社,常年赶着驴车收货、送货,东奔西跑。
他平日里顾不上回家,赶在夏收放麦假,才回来帮几天忙。
供销社有一个大院子,职工们都住在后院。一开始是自备干粮,凑在一起开伙。五八年那会儿,兴起了公社食堂,就跟着吃起来。粮食是从各村调拨的,算是公家的,伙食也比村办食堂好一些。
这也是社员们的口粮被压缩的原因之一。都弄到公社去了,养活了一大堆脱产的。
农业政策调整之后,除了农业税,公社不能随便从生产队调拨粮食、油料等物资。像他们这种没粮本的,得自个儿带粮食。好在挣了一份工资,不愁买不到吃的。
像田大壮这样半脱产的,镇子上有不少。
田大顺在加工厂,效益好的时候,几乎天天加班。赶在淡季,就三天两头放假。田大顺也没粮本,跟大壮一样自带干粮。镇子上有磨坊,是发电机带动的,比驴子拉磨快多了。
村里出去工作的,有二三十位。精简过后,大都回村务农了,只剩下七八个,田家兄弟就成了羡慕的对象。
许凤莲和吕秀蓉管着钱,舍不得花。
许凤莲家人口多,不得不精打细算。她考虑着分家,让娃娃们单过。不然,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磕磕碰碰的,净磨嘴。
而吕秀蓉想着翻盖房子,给杠子娶媳妇儿。杠子参军一年多了,若是提不了干,早晚要回来。甭管安排在哪里,都得娶媳妇不是?
农村有了变化,朝好的方向发展着。
田大旺和孙梅英照例往老家汇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