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3页
    然而嬴政为何不曾重用他们呢?
    因为儒家虽然玩弄权术厉害,分化阶级与转移矛盾、建立三纲五常与父子君臣的秩序也确实对稳固国家统治有用,但这种有用永远只能约束弱者,约束真正道德高尚之人,同时给了弱者挥刀向更弱者的权利。
    嬴政并不喜欢。
    不只是使用儒家会让秦国可用人才减少一半,更是因为道德对真正可能影响社会安定之人毫无约束力,反到会被其当做合法迫害他人的利刃。
    这完全没必要。
    冤有头债有主,谁敢乱来就抓谁,何必转嫁矛盾?
    他大秦律令,还治不了区区一个罪犯?
    “坑儒被当做你的一个黑点我个人其实不太能理解,毕竟这四百来个说不准是方士还是儒生的人是确实犯了罪才被你杀了,实在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反倒是……”林阡看着嬴政,“之后有人伪造‘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预言,你却因为查不到罪魁祸首就将预言所在的那块石头周围的百姓杀了,更让我觉得不妥。”
    但……
    谁让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是儒家呢?
    嬴政仍忍不住为自己辩驳:“那石头既然是有人伪造,必然闹出动静,怎可能无人看见?”
    既然有人看见,那就不可能查不出。
    派兵过去查不出,只能说明当地人包庇罪魁祸首!
    林阡看向嬴政,明明眼里没有半点儿怨怪与指责,但……
    嬴政想到林阡对百姓的重视,不由眉心一跳——
    他心里怎么就那么心虚呢?
    嬴政咳嗽几声,果断转移话题:“寡人觉得,坑杀儒生绝算不得黑点,你们后人评价寡人是否过于偏颇?”
    林阡有些好笑,但好在绷住了:“大概是因为,坑儒事件与你的另一个黑点绑定了,而另一个黑点又确实有些说不清楚,所以……”
    嬴政错愕:“还有?”
    林阡看他:“有啊,还挺多呢。”
    【只是都比不得焚书坑儒有名罢了。】
    第89章 251~252
    ==·焚书·==
    嬴政没想到自己身上还有不少黑点,但想了想“坑儒”一事,他很快又恢复了淡定——
    坑儒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他差不多已经清楚,但即便已经知道这件事可能成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黑点,但他想,若这件事仍旧发生在了自己眼前的话,他很确定自己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只不过可能将坑杀改成枭首,让那些人死得不那么痛苦而已。
    不过……
    嬴政看向林阡:“与坑儒事件绑定的另一个黑点,是焚书?”
    他有些想不通,自己怎么可能会焚书。
    林阡见他满眼不解,笑道:“对,其实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焚书坑儒这两件事中是,坑儒在其他人眼里的严重性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一则齐楚一带神秘学流行,儒生大多会同时研习“术士”的技能;二则史记中记载那四百多个被坑之人用的是‘生’,称呼导致“坑儒”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同样用的是‘卢生与侯生’,所以很多人怀疑这些人并不是纯粹的儒生,而是与卢生、侯生一般招摇撞骗的方士。
    先不提他们传播留言本就有错,若再知道他们都是骗子,那自然死了也就死了,实在没什么值得同情。
    焚书一事却有着非常大的争议。
    有人觉得嬴政确实将全天下除了秦国的书籍外全部焚烧了,但也有人认为秦国在焚书之前留了底本,焚书只是为了统一思想,真正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大量书籍失传的罪魁祸首其实是项羽闯进咸阳后放的那把火。
    林阡个人比较偏向后一种。
    因为她在翻阅史记的时候发现,太史公在记述这一段内容的时候,其实特意强调过一件事——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引用史记】
    非秦国史书烧掉,不是博士官职之人,不可收藏《诗》、《书》以及诸子百家典籍,普通百姓有随意吟诵《诗》、《书》内容者也会受到惩罚。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呢?
    秦国当年焚书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六国史书,《诗》、《书》等广为流传的书籍,以及诸子百家书籍。
    但问题是,这其中有一个特例——
    博士。
    担任博士官职的人,可以随便收藏除了六国史书之外的所有书籍。
    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只提到了一句却做法狠绝,连博士也不被允许收藏的六国史书到后来确实失传了,反而被多次强调一定要封禁的《诗》与《书》,甚至一直流传到了几千年后。
    所以林阡一直认为,嬴政确实焚了书,但针对只是六国史书,对其他书籍并未赶尽杀绝甚至准许特殊官员留存,而医书等书籍更允许各地郡守县令保存,百姓想学都可以去找小吏。
    至于其他书籍为何会失传……
    嗯……
    嬴政才懒得管到底是谁导致了那些书籍的失传。
    他倒是也坦诚:“这件事确实像是寡人会做的,寡人以前也确实想过要将六国史书全部禁绝销毁。”
    若非如此,林阡当初也不会提起学校与教材。
    “但无端端地,寡人为何会想到将书籍焚毁?”嬴政不解,“销毁书籍的办法有许多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