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秋领命去了。
虞太夫人继续吃她的蝌蚪羹,没说话,陆雨昭突然间如坐针毡起来。
没多时,老太太突然抬了头,笑问陆雨昭,“什么时候,雨昭和阿昀感情这么好了?”
陆雨昭懵了下,“欸?”
“阿昀,也有你肯尽心费力去做的事啊?”老太太觑顾昀,敲了敲桌子,“那我问你,送你去国子监读书,你可愿意?”
顾昀稍有一愣,“祖母,怎么突然说这个?”
老太太转而问陆雨昭:“雨昭,你阿娘得到妥善安置,你和阿昀这乱七八糟、剑走偏锋的烂法子,他名声烂透了,你便纵他去?知道凡事不能做太绝,给自己留余地吗?陆家到底是你的娘家……”
她轻斥陆雨昭。
“我……”陆雨昭顿了顿,不假思索道,“我嫁到顾家后,我便是顾家人了。我嫁给了夫君,夫君便是我的天。”
陆雨昭这话半真半假,真的是顾家的确给了她归宿感,假的是腻歪的后半句……
顾昀听罢愣了下,旋即笑了,“嗯……我定不辜负昭昭。”
陆雨昭:“……”
接着,顾昀又从善如流地对老太太说:“也不辜负祖母的一番苦心,我是有家室的人了。往日我放荡惯了,让雨昭受委屈了……去国子监读书,嗯,我该收收心了。”
嗯,我差点感动哭,你可真会哄老太太。
陆雨昭腹诽着,心中有些不解,他以前不是挺抗拒去国子监读书的吗?不像是个为了哄老太太开心就做违心事的人啊。
虽是这么想着,陆雨昭却装作感动不已的模样,欣喜若狂地讲:“真的吗?我等着夫君考取个功名回来。”
“你能如此想,再好不过了。”
虞太夫人真真高兴了,面色和煦如春风。
适时,素秋端着两碗蝌蚪羹回来了,老太太又说:“来,还未用午膳吧?尝尝这蝌蚪羹。”
陆雨昭接过,细看碗中,一颗一颗的面疙瘩,宛如蝌蚪的形状,难怪叫蝌蚪羹了。
但叫羹却不似羹,只有碗底浅浅的浓郁汤汁,准确来说是卤汁,闻着香气四溢。半透明半白的面鱼儿浮在卤汁里,碗沿卧了两颗青翠的小白菜,看着格外入味。
她拿起瓷勺舀起一勺面疙瘩,裹着芡实的卤汁,色泽油亮,滑溜溜钻进了口齿之间,咬起来软弹弹的,竟分外好玩。浇在面疙瘩上的卤子看起来普通,却是猪骨高汤吊的,再滴上香油和醋,非常的香郁醇厚。
虞太夫人随口笑道:“这蝌蚪羹做法和旁的不大一样,很有意思,要用个带圆孔的漏勺,再将研磨好的绿豆浆糊一点点往里压,绿豆面浆从细孔一小团、一小团的漏下去,漏进沸水里煮熟,再用笊篱捞起控干晾凉,拌上卤汁才可以吃。”
陆雨昭听罢做法,看了看这小蝌蚪一般的面疙瘩,略有一惊,这和后世的凉虾的做法差不多。也是从漏勺的窟窿眼儿里走一趟,模样也有些相似,都是“小鱼小虾”的形状。
只不过凉虾是米浆做的,而且是夏日消暑的一道甜品糖水。
陆雨昭不由问:“这做法只做了蝌蚪羹,可有做成凉水饮子的?”
素秋疑惑摇头,“凉水饮子?不曾呢。”
陆雨昭接着笑问素秋:“这面鱼儿小蝌蚪有多的吗?”
素秋点头,“多不少呢。”
老太太来了兴味,“做甜水蝌蚪羹?”
陆雨昭笑嘿嘿,“也可以这么说,也有个相似的名儿,叫凉虾。”
虞太夫人自然也是有小厨房的,就在附近。
陆雨昭让素秋备齐材料,钻进厨房配制一番,简简单单就做好了。
她是按照冰粉的法子做的,没管正不正宗,只管好吃就行。
煮熟的“小蝌蚪”盛入碗里晾凉后,用冰水打底,浇入红糖水,洒上葡萄干、山楂碎,花生碎此时没有,便用白芝麻代替。又切了义塘甜瓜,一小块一小块码上,装了满满一碗料,她立马端给了老太太尝。
虞太夫人吃了一口,乐得合不拢嘴。
这面鱼儿用来做凉水饮子,实在再合她胃口不过。凉虾儿滑糯柔软,冰凉清甜,红糖水甜丝丝的,面上铺码的山楂碎、葡萄干又添了一味酸,更加爽口生津,接着白芝麻的香气就争先恐后涌了进来,让人味蕾大开。
再者,在这碗中还能尝到冰镇甜瓜,新鲜水果的果香脆甜……不知不觉,老太太便吃得一碗见半。
毕竟是冰饮甜水,老太太吃多了不好,顾昀拦住了她,“您少吃些。”
虞太夫人一把拍开他的手,笑着同陆雨昭讲,“味道很好,夏天里我就想吃这一碗消暑降火,雨昭下次再做给我吃。”
“好的!”陆雨昭开心极了,“祖母想吃,雨昭一定亲自给你做!”
要是冰粉就更好了,可惜此时是做不成的,正宗的手搓冰粉,似乎是分布于西南地区的石花籽作为原料做的。
顾昀摇了摇头,没好气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
蝌蚪羹出自《岁时杂记》:“京人以绿豆粉为蝌蚪羹。”
石花籽也叫冰粉籽。
第36章 担担面与酒烧香螺 会仙楼的外卖服务
这几日为云姨娘的事奔波, 陆雨昭一直抽不出时间去川饭店看看。第二天,她早早醒了就睡不着了,便干脆起床洗漱, 早膳也未用, 便往川饭店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