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三张卷子是县试题目,以及李碧存和林宁宴给的结果,文靖安本人自然是毫不知情。
他吃了些东西又喝了半杯茶,在偏厅静静等候。
不多时,看见李碧存和宁宴林宁宴相继走了进来,文靖安赶紧起身,陈三娘等人亦是如此。
李碧存面对文三贵和陈三娘时多了几分尊重,他走过来直接说道:“久候了。”
陈三娘道:“不要紧,我们专程为等先生来的,这是我夫君,我是我小侄女。”
文三贵向李碧存自报家门,安安也不怯场,甜甜道:“先生好。”
李碧存点头示意,而后望着陈三娘,问道:“我看你颇为眼熟,令尊可是守严兄?”
陈三娘道:“正是家父,侄女名唤陈三娘。”
陈守严是莲花镇有名的大商人,他对文靖安一家虽然严苛,但向来尊重读书人,当初李碧存把青莲书院从莲花镇闹市搬到这山坳里来的时候,陈守严是第一个出来解囊相助的,他和李碧存自然相熟。
李碧存道:“怪不得看你眼熟,应该是你还做姑娘时,我在你家中见过。”
陈三娘道:“先生好记性,当时侄女不过十一二岁,算来也有十几年了。”
李碧存看了看文靖安,意味深长道:“原来是守严兄的外孙,难怪难怪。”
陈三娘知道李碧存和陈守严的交情,她担心因为陈守严的关系,李碧存不肯收文靖安,因此说道:“先生,我和我爹的事……”
李碧存抬手打断,坚定道:“我教学生只看品性和悟性,从不论出身贵贱,即便是我仇敌之子,只要他一心向学,一旦拜入我门下,我必然是倾囊相授。”
陈三娘欣喜,问道:“先生高风亮节,那我家靖安进学的事?”
李碧存也不拐弯抹角,问文靖安道:“你可愿入我青莲书院进学?”
文靖安心里一宽,有种被录取的喜悦,赶紧回道:“学生求之不得。”
李碧存:“不过话在前头,我青莲书院规矩众多,你既来求学便要遵从我青莲书院的规矩,你父母在此也做了见证,中途若有违反,一切惩处是你咎由自取。”
文靖安:“学生谨记。”
李碧存微微颔首,心里对文靖安的对答还算满意:“既如此,明日你可以来听讲了。”
文靖安行礼致谢,陈三娘和文三贵也是连连称谢,李碧存并不像他面相显示出来的那般冷漠,双方从言语上确定了师生关系之后,他对文靖安忽然关心起来。
“桃河村离青莲书院不近,每日来回上学不方便,你在镇上寻了住处没有?”
文靖安道:“回先生,还没有。”
李碧存指了指旁边的林宁宴,说道:“书院后头还有空房子,等会让宁宴给你安排一间。”
李碧存专门挑住宿问题来讲,显然是经过考虑的,他知道陈守严和文靖安一家的态度,料定陈守严不会给这个外甥安排住处,因此他主动帮文靖安解决这个难题。
这对文靖安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了,他之前还苦恼着住在哪儿,也担心陈守严那糟老头子不讲武德从中作梗,没想到李碧存现在一下子给他全解决了。
陈三娘最会做人,略一思索便知是李碧存特意照顾文靖安,因此她看破不说破,换一个方式表示谢意,问道:“先生别怪我们俗气,您这的束脩也是一年一算?”
李碧存:“这些事宁宴自会与你们处理,我收学生不必行拜师那套虚礼,今日与你们见过便算将令郎收入门下,除非他坏了青莲书院的规矩,或者自己不愿继续读书,否则我定会教他、护他,二位尽管放心。”
文三贵和陈三娘喜不自胜,来之前他们也考虑过束脩的问题,陈守严的问题,想着见招拆招帮文靖安解决,没想到李碧存如此通情达理,他们对李碧存自然是连连称谢。
李碧存道:“我还要为学生准备午课,其他的事自有宁宴帮你们解决,失陪了。”
文靖安等人依礼与他道别。
待李碧存从偏厅离开,林宁宴主动向文靖安自我介绍道:“我姓林,名宁宴,今年十五尚无表字,现在算先生的半个助教,半个学生,往后你在青莲书院有任何事都可以来找我。”
文靖安回道:“桃河村文靖安,见过宁宴学兄。”
林宁宴也不讲过多的虚礼,从袖袋里取出一张黄纸交给文靖安,说道:“书院各种规矩都在上面,包括每月的常假,每天的放休等等,你今天回去仔细看一遍,只要你专心向学,一般不会违反。”
文靖安谢过,问道:“宁宴学兄,那束脩的事?”
林宁宴道:“咱们书院的束脩也是一年一算,每年100文钱。”
文靖安一家:“……”
才100文?
几乎怀疑自己听错,在杏陌村的李童生那儿一年都要500文,青莲书院怎么说也要比杏陌村的私塾高出好几个档次,怎么束脩反而便宜了?
林宁宴解释道:“先生从不看重黄白俗物,若非考虑到其他学塾的面子,其他先生也要吃饭养家,这100文束脩他也是不肯收的,咱们青莲书院每年都有乡绅捐赠,镇上的大商户也都会照顾,先生相当于把这些钱用在我们身上了。”
文靖安肃然起敬,这世上是真有视钱财如粪土之人的,看来李碧存门口挂的那副对联和那块“君子悦莲”的匾额确实名副其实,他确实有如莲般的高尚品格,所谓“莲,花之君子者也”,大抵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