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页
    文靖安和林宁宴:“切——!”
    陈崇章从后面追上来插入他俩中间,分别勾肩搭背,也不用再聊那些沉重的话题,陈崇章便问林宁宴:“我听我大伯说过,你们浙州是大盛最富庶的地方。”
    林宁宴道:“嗯,不止浙州,旁边的江州和沪州也都是天下富饶大州,三州赋税占大盛税收十之三四。”
    陈崇章:“哦——那肯定好玩,靖安,以后有机会我们去‘江浙沪’走一趟。”
    文靖安:“……”
    很想问一句“包邮吗”,到底忍住了。
    林宁宴又说道:“剑州自实行海贸互市之后,近年来直追江浙沪三州,且涨势惊人,大有超越之势。”
    文靖安:“可见天下事要顺势而为,改革更新,要是没有你祖父大胆开拓,改农为商,时至今日剑州百姓恐怕还在兵灾里苦苦挣扎。”
    陈崇章:“既然百姓经商能赚钱,为什么只在剑州推行海贸呢?大盛滨海州郡多的是,都开海贸好了。”
    文靖安:“那有你说的这么简单,农田粮米是立国之本,人没有饭吃什么都是假的。”
    林宁宴听罢文靖安所言大感惊奇,他没想到文靖安连这个道理都懂,但他不露声色,说道:“靖安说得没错,剑州推行海贸也不准荒废农田,且其他州郡的粮食要源源不断运给剑州以作补充,否则剑州也是支撑不下去的。”
    文靖安:“嗯,所以粮食增产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办法。”
    林宁宴赶紧追问:“如何让粮食增产?”
    文靖安脱口而出:“开垦荒地,筛选良种;化肥农药……”
    林宁宴:“如何筛选良种?化肥农药又是何物?”
    文靖安:“我刚才说什么了?”
    林宁宴:“……”
    文靖安:“崇章,我刚才说什么了?”
    陈崇章摇了摇头,文靖安又问林宁宴:“我说什么了吗?”
    林宁宴先是顿了顿,随后笑道:“没有没有!你什么都没说。”
    但他在心里已经暗暗记下——
    文靖安可能有解决粮米短缺问题的妙方!
    林宁宴果然是个鬼灵精,文靖安为了避开这个差点让自己露馅的话题,开始扯一些自己在桃河村的往事,说不到太久,三人便到家了。
    家里已经点了灯,陈三娘为他们收拾好了床铺,文靖安房里的“床”是一个暖炕,原本是文三贵三兄弟小时候用的,因此足够文靖安他们三人睡,在上边铺了凉席,初夏也不会热。
    三人依次洗漱,农家夜晚人人早睡,文靖安等人忙活一天也累了,当晚再不多言,很快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大早,文靖安刚起来,文太爷便把做压豆腐的模具送过来了,做工并不复杂,就是一个正方形的木框,上边配一块有把手的方形木板。
    在方形木框上盖一层纱布,将点卤之后的豆腐倒上去,把方形木板盖上,上方放重物压住,便能做出方形的豆腐块了。
    他们家里原本也有一些黄豆,不用再麻烦到镇上去买,昨晚陈三娘便把这些黄豆泡好了,因此文靖安也不用花费时间去等,直接和林宁宴、陈崇章去文家大屋那边磨豆浆。
    这回和昨天相比就轻松多了,烘石膏、煮豆浆、点卤搅拌一气呵成,最后把豆腐倒进那个模具里,上面用磨刀石和砧板压住,压了半个时辰,一大块方方正正的豆腐便正式做好了。
    第44章 开店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将这块大豆腐切割成正方形的小块便有了卖相,与莲花镇上那家店的豆腐相比,色泽、口感、味道等等方面都是更胜一筹。
    这完全已经可以当做成品出售,短时间内文靖安也太挑不出什么地方需要加以改进的了。
    因此他也不浪费时间,去请文太爷再多做几个压豆腐的模具,他们家这边便收拾好了各种锅碗瓢盆,有的没的先搬一车到镇上去,二伯母知道他们搬家,一辆牛车肯定不够用,特意让二伯去村里借了一辆车过来帮忙。
    两三趟下来,他们在桃河村的这个小家便基本搬空了,只留了一些棉被之类的东西,以后回来小住也不成问题。
    一通忙活下来到了傍晚,陈三娘最会做人,又让文三贵从镇上买了好酒好菜,在明天正式搬去镇上之前,在文家大屋这边再请一大家子吃顿好的。
    大伯母虽然眼红他们家生活越来越好,搬到镇上去开店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但到底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况且林宁宴和陈崇章两位客人在,她也不敢说些阴阳怪气的酸话,反而是觍着脸说些将来发了财,别忘照顾她们家之类的话。
    没了大伯母作妖,这顿饭吃得自然阖家欢乐,农家小院,夏夜晚风,其乐融融。
    第二日一大早,简单洗漱后吃过朝食,各自收拾东西,按照老规矩文三贵来赶车,陈三娘和和安安坐车,文靖安和林宁宴、陈崇章步行,干劲十足往莲花镇进发。
    也不去挑什么黄道吉日了,生意宜早不宜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及时赚钱才是正经,他们今天便要把豆腐店张罗起来。
    到了镇上和苏长青打过招呼,苏长青也关了书肆过来帮忙,众人便分工合作忙活起来。
    陈三娘和安安去楼上收拾那三个房间,苏长青指挥林宁宴和陈崇章布置店面,文靖安和文三贵两父子则去买了黄豆,借店家的石磨磨成豆浆,提回后面那个作坊里开始煮豆浆,点豆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