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1页
    再等候片刻,学政官终于忍不住发话,这句话其实只跟文靖安一人说。
    “好了,考生若写不来亦不必勉强,总覆到此……”
    他话到一半,如石雕般凝固不动的文靖安忽然有了动作,只见他提笔蘸墨,这时就不讲究一笔一划写馆阁体了,而是龙凤凤舞一气呵成,在学政官正式宣布“总覆到此为止”之前,一首与诗有关的诗便写好了。
    文靖安收笔于砚,吹干墨迹,双手捧着答题折本交给了学政官。
    这位朝廷钦派的三品大员作为一州学政,院试主考,自然对本届优秀考生都有了解,更何况文靖安还是头场案首,他早从申知府和王所思等人的口中仔细打听过文靖安此人,知道文靖安以诗才见长,《端午》、《七夕》皆出自文靖安之手,他特意加的这场覆试,一方面有向上面交差的意思,另一方面就是想亲自试一试文靖安的诗才。
    此时看到文靖安最后一个交卷,老学政脸上是有些不悦的,起码在他看来文靖安与才思敏捷不挂钩,曹子建那般七步成诗的大才终究只是寥寥数人而已,寻常人七十步成诗可以笑傲大盛诗坛了。
    抱着这种想法,他随手把文靖安的答题折本往台上一放,也不言语,与其他考官先审阅前面先交卷的考生。
    一份份考卷看下来,老学政与其他考官都是蹙眉肃穆,有时甚至摇头否定,可见他们对这些加试的诗作仍是不满意,只有偶尔一两首能让他们稍微舒眉展颜,但那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而已。
    很快,老学政伸手往台面一摸,原本厚厚一沓的答题折本已空空如也,只剩最后一份,也就是文靖安最后上交的那一份了。
    老学政顿了顿,抬头看了一眼文靖安,随后将文靖安的答题折本取起,略带失望地打开了答题折本,翻到最后一页,他眯着眼睛开始默读起来。
    “元景十七年应云州院试总覆加试,题曰:以诗作诗。”
    “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人才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老学政:“……”
    他定了定神,将这首诗再读了一遍。
    又读了一遍。
    ……
    如此往复不知几何,他的默读变成了重复的细语喃喃,最后嗫嚅着嘴唇不知如何表达,旁边的考官看得奇怪,申知府坐得与他最近且职位最高,便出言提醒:“陆大人,这答卷可有不对?”
    陆学政缄口不语,而是将考卷递给了申知府。
    申知府不敢怠慢,接过考卷仔细阅读起来。
    申知府:“……”
    他的反应和陆学政如出一辙,相继递给后面几个考官之后,也是一般情形。
    远处的王所思等人却是看得一头雾水,近处的陈崇章等考生也是莫名其妙。
    唯有文靖安自己知道,这位陆学政、申知府和其他考官露出那般神情,便意味着他在最后时刻抄下的这首诗抄到了点子上。
    这首诗原名叫《论诗五首·其二》,原作者是清代进士赵翼,顾名思义他一共写了五首论诗之诗,但文靖安哪能全部都背得出来,能记起上面这一首已经谢天谢地了。
    不过这一首就已经足够了。
    诗词之道在唐宋时早已登峰造极,唐宋两朝的诗人、词人将所能写之物,所能抒之情,所能表之意几乎全都写尽了,后世之人想要在诗词一道有所突破便是难如登天,别说大盛朝,就是加上之前的大宁朝,统共也没几首传世之作。
    偏诗词一道又历来为朝廷和所有读书士子看重,否则科举里也不会专门立一项五言八韵诗为必考题目了。
    因此他这首诗在科举场上写出来,分量远非之前的《端午》、《七夕》可比,借着科举的关注度和知名度,他这首诗将会从云州发酵,传遍大盛朝每个州县,传到每个考生的耳朵里。
    文靖安本是极度讲究公平公正之人,科举场上只愿用真才实学和其他学子一较长短。
    但!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
    既然这位陆学政给了这次加试的机会,他为什么不顺势而为?
    他宁做有污点的君子,不愿做违心的小人。
    人生一世,没有绝对的完美无瑕,文靖安在心里感慨了一番,此时,陆学政和申知府等人已经从震愕当中恢复过来,陆学政到底是朝廷钦派的三品大员,不像李碧存、王所思等人没见过大世面,他很快镇定下来,面不改色,一如既往。
    “你等暂且退去,回去等着发总案吧。”
    陆学政一语既出,后面已有胥吏就位,领着陪考的知县、教谕等人与众考生依次退出前堂。
    本着对所有考生都必须一视同仁的原则,陆学政强行忍住了强烈要跟文靖安对话的冲动,他只在文靖安离场时给予了一个肯定的眼神。
    文靖安心领神会,给这位陆学政拱手作揖,行拜别之礼。
    出了府衙大门,不仅是陈崇章等永宁县考生,便连王所思和宋教谕都忍不住上来问:“靖安,刚才你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学政大人与诸位考官以那般眼神看你?”
    王所思不断搓手,问道:“你可是又写了什么传世佳作?赶紧说来与我们听听,洗洗耳朵!”
    文靖安“谦虚”道:“传世佳作说不上,就是被逼急了,忽然想到了四句七言,潦草之作,平平无奇,、平平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