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妃与其妹谢 * 美人两个,一晚上使劲了浑身招数侍候陛下,将个陛下招待得遍体舒适,一连三四天都摆驾先进宫。
后宫于是传闻,陛下似乎有意于谢妃。
纯贵妃门前冷落,谢妃宫口车马喧哗,人心冷暖一望即知。
就在前朝各种推荐皇后人选的奏章中,陛下过多流连谢妃先进宫,倒叫许多人算着陛下的性子,以为这就是风向,加之江南谢氏向来是世族的旗帜,于是举荐谢妃为后的渐渐的越来越多了。
刘象每日翻检这些立后的折子,不停地与丞相孙正感慨,“朕的纯贵妃不说,朕还察觉不出来,谢氏在前朝竟然有这样大的势力!旧贵里头,他们竟占了六部的一半,当真是谢半朝啊。”
另外半朝的孙正摸着蓄的两把胡子,笑得十分温和,“前朝如此久已。谢氏有江南最大的书院,许多谢家门生故吏,遍布朝廷。
不过本朝以来,陛下励精图治勤勉政务,这种‘王谢天下’的情形好了许多,不过今年春闱之后,只怕谢氏的学生又要多了一批。”
刘象烦恼,冷哼道,“朕明日就发旨,叫谢氏书院改名为江南书院,让他们把书院送给朕!这些人不就都成了朕的门生了?”
孙正讶异,拱手道,“陛下圣明!此举若能成,必然利国利民!”
刘象不想自己一时气话,竟然让孙正给夸了,不由得心花怒放,顺口就把从前在常州时,越氏想让自己出力,送她弟弟去谢氏书院读书,当时旁边叶氏说的风凉话,崩豆子一样,当成自己的本事说了出来:
“这样不够,要朕说,最好每州每郡都有官学,不拘出身,有个脑子就能进去读书,读书分个识字的,写字的,算数的,科举功名的,学舞枪弄棒,学射箭骑马的,人人都有出路,人人都有前途。这般一来,朕既能笼络了百姓,还能稳定人心,叫百姓有个抬头就能张望的地方。”
孙正听得渐渐入了神,抄起笔一面听一面写,将陛下的话奉若至宝。
刘象见自己竟然得了孙丞相的看重,更是手舞足蹈,站起来,在大殿里走来走去,时不时加上自己的意见,举着一只手指点江山,越说越兴奋,“不止如此,郡一下的县也要设置这般学府,县一下,每年按照报上来的儿童数目,叫地方按比例,最少多少的往县上交人去读书。咱们大常□□缺人才,就得上下一心加把劲造人才。……”
晚上刘象把自己被孙正好一顿夸奖, * 欢喜非常地全都告诉给了纯贵妃,一连喝了许多酒,兴奋到不行,“朕虽不是天生的皇帝,朕却要做最好的皇帝!从前朕在民间受的苦,不能再叫百姓再受一回!”
叶玉杏见他这样子,兴奋得一晚上都没法安安静静待在床上入睡,只能顺着他夸了无数遍,然后问他,“孙先生做了陛下的丞相,辅助陛下成大事,我不懂那些大事,只问陛下未来的皇后是谁,……咱们的孙先生,如何劝陛下立后呢?他选了谁啊?”
刘象一愣,反复思索,最后茫然的摇头,“丞相好像没有推荐谁?”
“咱们常州来的旧人都没说话吗?他们必定是要听陛下的了。那么六部尚书,这些个副相都推荐了谁最多?”
当晚,他趁着一身酒后精神,扑回了太极殿,把所有的奏章按照官职大小,分门别类的做了排布,然后震惊地发现,随他常州起事的旧部,全都沉默不语,根本不上书说什么。
前朝倒戈的臣子,许多推荐了谢妃。
地方大臣,以纯贵妃育有皇长子之故,举为贵人,却提出纯贵妃出身有瑕,举棋不定,语气含糊。
文臣官僚,三品以下,发声绝迹。
刘象晚上在太极殿坐了一夜。
次日东方既白,他命人摆驾关雎宫,趁着纯贵妃睡得沉稳,使劲摇她,悄悄蛊惑似的问她,“爱妃可有皇后举荐人选?说来给朕听一听,为朕排忧解难!”
他都试过无数遍了,纯贵妃绝对是他的福星,但要看怎么“福”。
好好说话她满脑子的拈酸吃醋,只有这时候,睡得五迷三道的不知人事,随便一问,就能问出个真心话来。
果不其然,刘象一面把手儿放在她小腹上,轻轻摩挲她还没隆起的肚子,一面轻声细语,在她耳边说话。
那纯贵妃好似打蚊子一样,伸手在耳朵边扰了扰,蹙眉恼道,“还叫不叫人睡觉了?”
“好乖儿,快给朕说说嘛!”
热气吹在纯贵妃耳边,她使劲没挣开眼睛,眼皮用了多大的力气,最后还是闭着,搂住了陛下的脖子,在他怀里蹭着,嗡嗡道,“那不简单,大娘子,嗯,先皇后那种……书香门第……小世家闺女,翻不出浪花的……不怕外戚乱权……不敢欺负我的……”
刘象一听,咂摸了半晌,大喜 * 。
可不就是越氏那种最省心!
第122章 四十八 纯贵妃早产有异
第二天, 刘象就把早先有人提议大选,他和纯贵妃两个在里头挑来挑去挑了个谢氏进宫的那个名单找出来,撇开画像美丑, 只对着一个个的父兄官职开始看。
两个凑在她寝殿里, 偷偷摸摸挑了许久,选定几个备用了, 准备叫丞相帮忙参选。
也是此时,一直装鹌鹑不动的西北秦王杜申,终于在陛下那一回下旨申斥后,上了自辩的折子,并且表明不认那个“不忠不孝”的妹子, 重新送来了一个妹妹,比原来的那个杜美人更娇憨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