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页
    魏锋程今日本就是不情愿来的,一听到还要等,心里有些不大耐烦。
    原因无他,元若枝名声不好。
    听说除了长了一张绝色的脸,一无是处。
    他昌平侯府要娶的是当家主母,而不是空有一张好看脸皮的花架子。
    若不是为应长辈旧约,今日他便是来都不会来看一眼。
    魏锋程便问:“她们在哪个宝殿?现在引我过去。”
    做和尚的也要懂人情往来,才能保住寺庙的鼎盛香火。
    元家跟昌平侯府哪个得罪不得,知客师父心里清楚得很。
    虽然于理不合,知客师父只犹豫了一下便说:“侯爷请随我来。”
    魏锋程大步走往宝殿。
    他远远地便看见两个女人,跪在蒲团上朝着菩萨的宝相跪拜,再走得近些,便足以看清年轻小娘子的容貌,清秀有余,至于绝色……委实算不上。
    魏锋程已经没有好奇心走近去看,他原地驻足,皱起了眉头。
    这便是所谓的京城第一美人?
    不过尔尔。
    随从忽从院外奔进来找魏锋程,在他耳边飞快地低语了几句,魏锋程露出诧异的神情,很快便同知客师父说:“我有急事在身,劳烦知客师父与元家二位解释一声。”
    说罢,他便带着随从头也不回地离开,竟丝毫没有与霍氏和元若娴搭话的意思。
    霍氏与元若娴恍然不觉池鱼溜走,等到上完了香,才知道魏锋程来过,却又急匆匆地走了。
    霍氏联想到元若枝改道去昭光寺,急得跺脚:“不好,侯爷定然是见她去了。”
    直待上了马车,她才切齿道:“我就知道她是个心思深重的,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耍的手段把侯爷引去了昭光寺,我竟一点儿也没察觉。”
    元若娴深深拧眉。
    连她也没有察觉一丝一毫。
    .
    昭光寺。
    元若枝入了寺庙之后,便带着两个丫鬟去了供奉长明灯的佛塔下。
    寺庙与寺庙也与普通宅院一样,有奢华与简朴之别。
    昭光寺不比广济寺香火鼎盛和宝殿华丽,这里依山而建,清幽雅致,种了许多种类的竹子和淡雅的绿植。
    元若枝一路走来,白墙灰瓦,各处翠竹掩映,厚厚的箭竹像柳条一样被压弯了竹身,随着春风拂过地面,沙沙作响,十分幽静。
    小的时候,母亲郞氏不喜欢去广济寺,而喜欢来昭光寺。
    那时候的昭光寺还有一位高僧,很会讲经,一些真正喜欢读佛经的人,便喜欢来这幽僻之处,而不爱去那繁华的广济寺。
    元若枝想起来总觉得母亲那个年纪就爱佛经,实在是有些老气横秋了。
    但是现在她也有些喜欢这里的气氛,也很遗憾她长大之后,原先那位很会讲经的住持已经圆寂了。
    到了佛塔底下,小沙弥将长明灯递给元若枝。
    她接过长明灯说:“我自己上去就好。”
    玉璧和玉勾二人,便在外面等。
    元若枝提着长明灯,往二层的佛塔里走。
    一层已经供奉满了长明灯,她便直接去了第二层。
    塔内灯火通明,有三个沙弥在为这些亡者诵经,也同时看顾这里的长明灯。
    元若枝仰头看去,高高的塔顶上悬挂着明黄色的佛帆,绣着赤红的经文,佛帆底下缀着铃铛,她在塔内轻轻挪动步子,佛帆轻动,铃铛作响。
    而僧人却充耳不闻,仍旧敲着木鱼,默念经文。
    元若枝将郞氏的长明灯供奉在空余的位置,且朝长明灯拜了拜。
    等到起身的时候,她注意到,母亲隔壁的长明灯很亮,似乎是刚换过烛芯,拨过灯芯。
    应该是在她来之前,隔壁长明灯灯主的家人正好刚刚来过。
    元若枝也没多看,默默地站在长明灯前,想了想与郞氏在一起的画面,便离开了佛塔。
    来了寺庙,是一定要捐香油钱的。
    元若枝的例银不多,也大方拨出一些聊表心意。
    玉璧又扯着她去拜菩萨,她便去了离佛塔最近的一处偏殿,里面供奉的是一座睡着的观音像。
    玉璧仿佛积攒了一肚子的心愿要和观音说,噗通一声跪下去,朝着观音跪拜叩首,跪念了许久。
    元若枝觉得观音多半不会实现玉璧的愿望。
    她望着观音像,心中也缓缓地冒出一些无人可说的话。
    元若枝虔诚地跪下,双手合十。
    她刚闭上双眼,便听得身后霍氏几乎失态地质问道:“侯爷呢?侯爷在哪里?”
    元若枝回过头,很意外地看着霍氏,霍氏怎么跟来了这里?
    听她的话,魏锋程难道没去广济寺吗?
    不应该啊,前一世魏锋程去了广济寺,亲眼见了她,虽然他很快就离开了,但他回去之后,就与她定下了婚事。
    何况就算魏锋程没去广济寺,霍氏也不该追到她这里来吧!
    元若枝继续拜下去,也不搭理霍氏。
    直等到上完了三炷香,才徐徐起身,说道:“我怎么知道他在哪里。”
    霍氏此时已经恢复了表面冷静,她很善解人意地说:“若枝,今日你父亲让我带你来相看,你怎么能自己偷偷跑来跟侯爷见面?这对你的名声很不好。侯爷和昌平侯府老夫人在哪里?快让母亲出面给他们赔礼道歉,免得魏家误会了你。若因此与你婚事不成,你父亲定要怪罪于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