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4页
    虽然他时常陪着她,尽可能地满足她的一切要求和设想,但终究还是有太多的东西都替不了她。
    如今除了陪在她的身边外,并不能替代她做些什么,如果连陪伴着她都做不到答话,那还有什么资格做孩子的父亲?
    太子也知道,王妃陆氏怀得,正是萧攸的第第一个孩子,也是他的嫡子。
    记得从前太子妃第一次有孕的时候,他也是一般的紧张关注。
    太子叹了口气,对萧攸道:“那就依着四弟的话,我再去同张大人谈谈,四弟府上若有其他用得到我这个二哥的事情,只管派人来同我说便是。”
    萧攸谢道:“多谢殿下。”
    等到萧攸回府之时,正看到太医再给陆想容请脉,周嬷嬷和钟嬷嬷两个在一旁紧张得盯着,听李太医说一切安好才放下心来。
    临到要将李太医送走之际,钟嬷嬷同李太医闲聊道:“听说黎王的王妃一次就诞下了两位小公子,说起来到果真叫人稀罕,只是不知我们王妃腹中可有双生胎?”
    李太医将药箱等一并都收拾好,对着钟嬷嬷高深道:“王妃这是头一胎,还是以安稳生产为宜,真论起来,多胎未必是好事。”
    一个孕妇身体的养分需要供着两个胎儿不说,产妇身体也好承受来自两个胎儿的挤压,还有生产时的九死一生,总的来说,对产妇本身并非是好事。
    尤其王妃自幼身体不算好,又是头一胎。
    有了就有了,若是没有也未必要去强求。
    萧攸刚刚走进来,听了这话后应道:“李太医所言极是,孩子的母亲才是最重要的,大人好好的,孩子总会有的。”
    太医笑道:“四殿下这话通透,的确是这个理儿。”
    = =
    许韵从前在闺中之时,曾多次听父母亲说起宫中皇子格局,除了太子和大皇子之外,就数七皇子萧涣最得皇帝和太后喜欢。
    当初听说要嫁给七皇子萧涣,许韵也是满心欢喜,觉得是上天厚待于她,若不是端淑长公主府中出了那些事情,这门亲事怎么也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来。
    可她当真嫁进来后,却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七皇子只顾着自己的感受,素爱风花雪月,不通庶务,对家中的事情一概不问,都要她这个王妃辛勤打理。
    虽然萧涣也一直在宫里宫外都有不错的名声,因为哲嫔家世和自身为人妥帖的缘故,很得长辈们的喜欢。可就如今的情况来看,三皇子和四皇子都封了郡王,六皇子有了差事,甚至八皇子都得了提拔。
    萧涣却跟纨绔五皇子一样,一直没有一个正经的差事。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叫她极不顺心。
    如今大王妃、太子妃、四王妃和八王妃都诞下过孩子或是有了身孕。
    三王妃是因为三皇子身体的原因,一直未得有子嗣,这些事情宫里人都知道,谁也不会在他们面前说破此事,三王妃在这件事情上也没有什么压力。
    而五王妃素来和五皇子不和,六皇子妃那边则是因为六殿下太忙了,没有孩子也属正常。
    可萧涣也没差事,身体也没问题,也就是说,她现在沦落得同五皇子妃一样不讨喜的地步了?
    许韵锁起了眉头,通过母亲的多番打听和她在宫中得到的消息来看,从前七皇子和四王妃的确有些关系在,也是阴差阳错的没有在一起。
    依着萧涣温柔多情的性格,如今对四王妃放不下也是合情合理。
    想起那日罗氏所言,七殿下为了四王妃有孕伤神之事,心里面阴暗的情绪也越发的滋生开来。
    延禧宫内,嘉妃收到了自己安插在七皇子妃身边的婢女露儿送来的纸条。
    里面的内容不多,都是这段时间七皇子妃许韵询问太医关于四王妃胎象的时间和地点。
    嘉妃眉头都蹙了起来:“她和四王妃之间又有什么纠葛?这样关心四王妃的孩子做什么?”
    露儿不确定道:“我也不清楚……”
    毕竟她如今也还没有混到许韵的身边伺候,许韵有事情也不跟自己说。
    她是来内廷司帮七皇子妃取香料的,也不宜在延禧宫待的时间过长。
    露儿离开后,嘉妃陷入了沉思。
    又过了两日后,陆想容收到了嘉妃给的一长串名单,写明了上面这个太医是许韵经常接触的,许韵曾通过这个太医,几次三番翻阅陆想容的脉案。
    而这个名单上的所有人,就是这个太医在太医院当中的交好者和关联者。
    嘉妃让陆想容提前堤防,生产的时候,从太医院情人或者请医女,一定要避开这些人和这些人的亲近范围,若有关联着的人一定要严格审查。
    陆想容觉得奇怪。
    她跟许韵往日无怨近日无仇的,唯一的解释就是萧涣那个草包,一定又做了什么蠢事,让罗氏和许韵不心里不舒服了,开始胡思乱想。
    而且这件事情多半还跟自己有关。
    陆想容在心底默默诅咒萧涣出门踩空掉坑后,开始细想起了这件事情。
    嘉嫔虽然提醒得对,但生产这件事情本身是不需要自己太过担心的。
    毕竟她生产之时陪在身旁的那些人,不论稳婆还是医女,都是齐国公府和靖海侯府找来的,都是从前府里惯用的老人,绝不会出任何问题。
    而四皇子前段时日也在内廷司和刑部都有了人手,已经仔仔细细地把参与生产的人审查了一番,恨不能往上祖宗十八代都翻个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