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0页
    见萧攸说得笼统,似乎还有什么事情,所以没有耐心回答这个问题的样子,陆想容便也不再多言。
    他也不再说话,两人就这样静静躺在一起,屋子里的气氛也逐渐变得暧昧起来。
    他三下两下除掉衣裳,欺身压了上来。
    也是这会儿,陆想容才终于体会到,人们常说的“小别胜新婚”是有道理的经验之谈。
    而他今天的所做所为,已经不是简单的小别胜新婚可以解释。
    就像刚才接吻一样,带着一股子难以言喻的狠劲儿。
    狠狠折腾了将近一个时辰之后,他才起身去沐浴,临走前丢下一句话来。
    “楚池明天还来不来教衡哥儿念书?正好让我看看。”
    陆想容裹着被子卷在那里,只觉得自己的大脑已经迷糊了,听了这话不由开始努力思考起来。
    楚池这名字听起来好熟悉,究竟是谁来着?
    第62章 入宫 信息量太大了。
    萧攸一早就起了身, 匆匆用过早膳后出门。
    今天要去宫中去跟皇帝复命,再去东宫那边和太子说话,汇报事情的进程。
    听着萧攸起身出门的声音, 陆想容迷迷糊糊地想, 这男人可真有精力。
    昨晚那样的折腾,今儿一大早就起身出门去了。
    果然要当皇帝的人都是需要有精力的。
    萧攸过来拜见皇帝,从乾清宫外守门的太监庞富口中得知,今天不是上朝的日子,皇帝歇在了舒妃处, 这会儿正在和舒妃下棋。
    庞富记得,上次四皇子和四王妃过来敬茶请安的时候,皇帝歇在如今已是嘉妃的许贵人那里。
    四皇子脾气上来了, 并未和王妃去延禧宫请安,而是直接在乾清宫外磕了头。
    只是不知道这会儿得知皇帝在舒妃处, 四皇子将如何处置。
    四皇子也是今时不同往日了,王富那时候还能随着旁人不顾对方感受为难上一番,这会儿却生怕对方不满意牵连到自己。
    “那我去长春宫便是。”萧攸这次倒是很好说话,“正好, 也许久没去长春宫给舒妃娘娘请安了。”
    看事四皇子离开的背影,王富大大舒了口气。
    谢天谢地。
    = =
    萧攸赶到长春宫之时, 皇帝正在和舒妃下棋。
    萧攸微不可查地撇了一下嘴。
    皇帝那个棋艺, 说白了都是花架子和套路, 没什么真东西在里面,偏生还喜欢找人对弈。
    宫妃和皇子们为了叫皇帝赢得看不出破绽来,还要变着法儿的想法子配合演戏,实在也不容易。
    皇帝自然不知道萧攸在想什么,他甚至没有正眼看他一眼, 而是坐在那里紧盯着棋盘,自顾自纠结着下一步该要怎么走。
    还不待萧攸说话之时,陈年进来对着皇帝禀报,承乾宫来人了。
    皇贵妃和舒妃都是体面人,不会有请人将皇帝从舒妃叫走,做出让他为难的事情。
    所以一听这话便应了道:“让他进来便是。”
    进来得人正是皇贵妃身边的成姑姑,对皇帝道皇贵妃昨日感觉肠胃有些难受,今天早上就高烧了起来,断断续续一年的时间身体都不算好。
    皇贵妃吩咐成姑姑来找皇帝,说是自己这段时间有些精力不济,所以想找个人帮着自己协理六宫。
    皇帝不是什么坏人,只是优柔寡断,耳根子软,稍有不慎就会被权臣和太子等人压制。
    况且皇贵妃只不过是这段时间身体不适,等过了春天大概也就好起来了。
    如今舒妃就在自己的身旁,皇帝正握着她的手在这里坐着,便再说不出其他人选来。
    他当即对着成姑姑道:“回去告诉你家主子,就舒妃罢。”
    毕竟年龄摆在那里,资历在那里,也有子嗣,老四也相当于人家半个儿子,还不涉及到太子和大皇子的党系之争,提了她后宫势力也能一直维持在稳定的平衡,想来是能服众的。
    舒妃都听愣了。
    她这么多年与世无争,虽然身居妃位,但一直不受重视,突然间这样好大一个馅饼掉下来,简直要砸晕了她。
    舒妃起身推辞,皇帝看她开始有些慌乱,想起当年她第一次进宫时候看到她,还是个十七八岁小姑娘,也是一样的懵懂可爱。
    就在这一瞬之间,皇帝的怜惜和爱意涌上心头,对萧攸问道:“老四你觉得如何?”
    萧攸淡淡一笑:“父皇英明。”
    这似乎是萧攸这辈子第一次拍自己的马屁。
    皇帝瞬间高兴了起来。
    如今他又犯了养成的瘾,现在只想手把手教舒妃怎么协理六宫,也难免嫌萧攸处在这里碍事。
    皇帝搁下了棋子,转头对着萧攸问道:“你可是还有什么事情?”
    萧攸说自己刚从江南回来,是过来复命的。
    皇帝很明显对这件事没什么心思,直言道:“当初你出门去江浙的时候,也是太子提出来的,这会儿你去跟太子商量就是。”
    萧攸自从成婚后,在男女之事上也算上道了一些,大概知道了皇帝想要做什么。
    舒妃能够协理六宫,对他和陆想容都不是坏事。
    萧攸也没有多言,只是应了声“好”便退了出来。
    = =
    东宫。
    太子这段时间的日子的确不大好过。
    这次战争实在是意料之外,大大的壮大了大皇子和郑国公的势力,也让大皇子在皇帝跟前越发有了话语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