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6页
    他们的考场也在同一层上。
    Z中的班级排布可考场排布颇有种小说里英雄榜的味道,强化班1班和2班永远在最上面一层,1到4考场也是这样,在最高层俯视着其他所有考场,每上一层楼都像是把自己和其他人区分开,就像纪时和姚蒙,他们一直往上走,最后还在爬楼梯的就只剩他们两个了。
    其他人就知道他们在1到4考场,是学霸级的选手。
    毕竟如果按照入校排名的话,1到4考场应该全是1班和2班的学生才对,两个班都是60+号人,比4个考场还多出几个人来。
    纪时和姚蒙挥手告别,姚蒙这次在第2考场,排名比上上次月考提了不少,他可能再高个一两分就能进第1考场了。
    考试还没开始,纪时趴在桌子上打着瞌睡。
    “你是11班的?”
    他刚闭上眼睛,前面桌一个胖胖的男生就来敲他桌子:“11班的纪时?”
    纪时点头:“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问问,你上次数学考了149分?”
    “嗯,对。”
    “我才考了138,你怎么考到那么高的?”对方指着自己,“我是1班的丁伟伟,我们班好多人都聊过你。”
    纪时笑了笑:“我物理和化学都不太好。”
    “有A不就行了吗?”
    “是啊。”
    这其实也不是纪时的真心话,俗话说,能A+不A,能A不B,嘴上大家都说能拿到A等就行了,真考到清京的分,选课考两个A那人保准要哭。
    当然,清京约等于做梦,那是只有最顶尖的一小撮学生才能考到的分数,纪时倒是可以畅想一下,等哪天他语文上130,数学上150,附加分满分,加上英语上110可以想想,这样总分就有430了,清京不是梦。
    前提是物理化学搞到两个A+,一个A+清京未必稳要。
    谁也说不准,纪时高中的时候,强化班成绩最好的那个男生经常考年级第一,据说初中在Z中附属的时候他就是第一的常客,但是中考他就没考上Z市第一,高考也是这样,他经常考年级第一,可高考还是没上成清京,后来去西北省的top学校读了本硕博连读专业,当然,那也是一般人考不进去的。
    等了一会,两位监考老师才终于来了。
    他们学校的考场里已经装过监控了,有阵子据说监控会看学生在教室吃东西,被发现了就要挨罚,这个消息出来之后,他们早读和课间吃东西的稍微不那么猖獗了,时间一长他们就发现这监控完全是个摆设,平时该干啥干啥,反正从来没有被教务处或者某个老师找过。
    两个监考老师的配置就是一前一后特工一样坐着,其实老驴这人往讲台一坐就相当有威慑力了,他毕竟教2班和11班两个班化学,在这个考场上2班的学生可不少,一看到他都是一副尾巴被夹了的模样。
    纪时倒还算平静,他平时就不太怕老驴,具体来说——他尊重每一个老师,但并不畏惧。
    数学试卷发下来之后,纪时只看了一下题目的数量,和上次考试没区别,附加分的卷子是要等他们把160分的考卷做完之后再发的,现在只要先把一套正常试卷的题做完就行了。
    数学题和语文题不一样,不需要细看,每道题花的时间都不少,也没有一眼就能解出来的题目。
    纪时表情很谨慎,数学题的分值都太高了,由不得他不仔细,虽说数学只要中间步骤对了,后面的结果一般不会错,可他也犯过过程对了把答案抄错的蠢事。
    这种情况绝对要杜绝再杜绝。
    这次的联考卷,内容难度果然比上次月考要小一些。
    这种情况其实对纪时这种数学好的学生不友好,上次月考他主要就是考数学拉分,同考场的学生数学不少都比他低个10分以上,因为按那张卷子的难度,能考到130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但如果年级前100名都能考进140+,即使纪时考150+,优势也未必会很大,毕竟大家普遍分数都高,到时候会冒出一堆150+。
    他觉得压力还挺大的。
    但试卷的难度毕竟不是他来定的,虽然他知道,等他高考的时候,数学帝的试卷会成为苏省高考历史上不朽的传说,可这一点除了他之外没人知道,所以他只能尽量让自己维持高水平的状态,不管卷子难易,他都至少能和其他人产生一定的分差,不管是5分还是10分,至少他是优势的保持者。
    这种事情也并非说说就能做到的。
    纪时盯着第一道数学题,视线专注,笔在草稿纸上飞速运算着,视线不时看向试卷和草稿纸,以防运算的过程中出现任何困难。
    算了几道填空题他就知道,这次试卷的难度比上次月考的确小得多,填空题一直写到第10道,他才感觉运算需要多花一点时间,上次考试几乎是一开始他就感觉到试卷本身的难度了。
    当然,也未必是试卷难度低了太多,有可能是他的数学水平又提高了。
    一定是这样没错!
    第56章 数学考试 考试进行时
    纪时一直做到填空题的第13题,才稍微多花了点时间运算,他做这张试卷到现在,只感觉考的题目基础性和综合性比较强,没有什么偏题和怪题。
    做这样的试卷最重要的是要细心。
    时间还够,他把速度稍微放慢了点,回顾自己已经写过的题,确认没有犯抄写错误之后,才把目光转向了计算大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