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5页
    为何总是吹箫呢?
    因为一支竹箫他还用得起。
    旁的,就是再也无法支应了。
    结识了况远之后,他本是没什么功利心的,真的就是乐声相合,便也能够相通心声一般,能够奏出那样的琴声的,本身就不会是什么坏人,曾经的纪辰,是这样的念头,于是容了况远的肆意批评。
    再后来,他发现况远一边鄙薄他,一边给他东西,从日常所用到名贵的紫竹箫,他每每都在嫌弃他的所有,可每每又帮他置办了所有。
    那第一件送来的衣裳,他是不愿意穿的,甚至都不愿意再去见况远,可,有了那件衣裳之后,他能够结交的人,无形之中跨越了一个层次……渐渐地,他开始体会到了跟况远为友的好处。
    就这样,这段友情就一直在继续,哪怕他后来发现自己读书之上更有天赋,不想去当乐师了,也没彻底断了况远这个友人,依旧在被他无形资助着。
    朋友,可有通财之义,他这么安慰着自己,于是坦然领受。
    哪里想到,况远所想竟然是那般,闹翻的那一日,他震惊多于厌恶,可扪心自省,他并不能回报况远那样的感情,可他对况远的感情,又并非是普通友人那般。
    这个人,爱憎分明,直接就把自己的身影区别于其他人,让人见了之后再也无法忘怀,同样,也无法看到他真的落魄下去。
    他就像是那翱翔的凤凰,纵然有一天要落下,也该落在那梧桐树上,而非落于尘埃之上。
    那么多变故之后,纪辰终于不得不承认,“我以为我是最厌他那高傲的样子,现在却总想,若他一直那般,该多好……”
    一叹怅然,往事不可追,逝者再难回,如果他们不曾相识相知,也不曾有这些年的相伴,也许他的心中,也不会如此难受。
    眼中若有泪,不等流下,便已干了。
    “乐师不是长久之路,你还年轻,读书还来得及,幸好王府之中并未留了名字,你辞出来,以‘纪墨’之名于家中读书,他日我再为你寻一门好亲——”
    “不必了。”
    纪墨站起身来,他对着墓碑说,“我不用‘况’姓入王府,不过是为了避免麻烦,况家之事不远,徒增烦恼,可我姓况,不可更改,我也会当乐师,况家之人,哪里有不当乐师的?”
    对着纪辰,他躬身一礼,纪辰虽把他舍给了况远,可这些年,住的宅子是纪辰的,吃喝用度也都是纪辰提供的,在况远这里,并没有嫡子与之相争,庶子与之相斗,纪墨过得很平静,很好。
    他不会为此怨怼纪辰,但父子之名,就不必了。
    “我姓况,便一直姓况,不会改的。”
    再次坚持自己的意见,纪墨没有对纪辰说出什么反目之类的话来,也没有对他表示对小娘的担心,不知道纪辰当年是怎样对她说的,但已经舍出去的,就不必再回去了。
    纪墨并不是寻常的孩子,不至于对这个世界的生身父母抱有多么深刻的感情,合则聚,不合则散。
    而已经散了的,也没必要再度聚合在一起。
    “你恨我?”纪辰有些无法接受,他的头上也多了白发,时间,也没有饶过他,这一退步之间,便有些不稳。
    纪墨扶了一把,脸上并无愤恨之色,从容镇定,“没有。我只是不想辜负他,来年,还要奏一曲凤凰引,不能让况氏之音,从我这里断了传承。”
    既然要与况家传承,就不能再去姓“纪”了。
    与纪辰,亲生父子之间,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故意为之的结果,从小到大,纪墨从未称呼纪辰一声“爹爹”,同样,也没有称呼他一声“叔伯”,他于他,似乎并没有任何关系。
    纪墨想,自己是谁的儿子,况远一定是知道的,他那时候答应教自己,是怎样的心情呢?是想再一次成全纪辰所求,还是……
    第693章
    《凤凰引》。
    清晨,纪墨打开了这本曲谱,曲谱开头就是一段话:非八苦不可得五味,非五弊不可知五音……
    纪墨看得皱眉,这是什么意思?奏个曲还要跟算命的一样,五弊三缺才能算得准吗?
    后面有张夹页,是况远字迹,上面这般写着:欲奏凤凰引,必先得此世之苦,世所苦者,得其音,乐成则引。
    缺钱,少亲,短命,此三不幸也,各有其苦,缺钱之苦,欲得未得,阿辰念我,不忍去,故缺。
    少亲之苦,于除族之人,可还有亲?离家之日,父言,此生不复相见。已绝。
    短命,如此残生,何求长命?必短,何必求之?
    鳏、寡、孤、独、残,无亲无故,无妻无子,历其孤苦,不必求残……
    一生所念,已经断绝,唯有此乐难歇,往后余生,以此为念,当不负况氏之音。
    纸张有些泛黄,看得出来,写了很久了,许是早些年况远研究这《凤凰引》就写下了这一张夹页,其中说到父亲,还说“不复相见”,想到那年送别况家之人去流放的时候,那位老人涕泪横流的模样,纪墨又觉怅然。
    那之后,况远可曾还看过这本曲谱?
    可曾还试着弹奏过而没成功?
    没有另外的夹页在其中,纪墨不知况远所想,翻过篇,看曲谱正文,这一看就不由皱眉。
    曲谱之上的文字并不是现在所用的文字,却也能够看懂一些,纸张沙沙,必是经过反复翻阅,纪墨粗略一看,有些地方不是太明白,却因纸上并无多余空间,也未曾看到前人批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