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芷芸点点头:“我也是这般想的,要不这一次还是让相公出面,在那个人准备把布放进罐子的时候当场把他给逮着,看他以后还敢不敢打坏主意。”
不过姜芷芸觉得这一次的问题倒是好解决,主要是以后要怎么办,有了一次就会有二次,这一次使坏没成功,那买面条的心里肯定还会惦记着第二回 。
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他们是有瑾哥儿做梦提醒,但是万一哪一次瑾哥儿没有梦到,那岂不是就要让那些黑心肝的如愿。
想了想,姜芷芸有了一个别的想法:“娘,咱们家米线的生意好,只摆摊的话不够稳定,遇到下雨就没法出摊,我在想等大哥他们今天回来同他们商量一下要不在县城里买一个铺面,在铺子里卖米线生意肯定会更好。”
“弄一个铺面?”黎老太皱起眉头,铺子可不便宜,家里恐怕没有那么多钱买,如果换成租那就是一大笔开销,她觉得不太划算。
“铺子的事等大哥他们下午回来再说,当务之急是赶紧去县城阻止火烧起来。”姜芷芸看着黎老太不太同意的样子,转了个话题。
姜芷芸觉得大哥是个有主见有魄力的,同娘说不如等大哥他们回来了同大哥和大嫂直接谈,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说起等会儿会烧起来的火,黎老太的注意力就被转移了,她想到了上次老三回来说的他这段时间会有些忙。
因为临近年底了,手上没钱的小瘪三、混混们会开始想办法挣点钱花,他们县衙的人最近都要忙着县城的秩序维护,还有不少返乡的人要记录在册,黎老太觉得为了家里摊位的事去找老三,万一耽误了公事可不好。
黎老太把她的顾虑同姜芷芸说了之后,姜芷芸也想起来相公说过的他最近会有些忙,米线摊位的事确实没有必要非要让相公去。
想了一番之后,黎老太决定就让自家老头子去一趟县城,就在那附近等着,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盯紧了自家摊位,等着抓那个卖面的。
婆媳两人达成一致,姜芷芸去到灶房忙活早饭,黎老太则拉着黎老头将刚才姜芷芸过来找她说的事说出来,重点是让黎老头等会儿出门去县城里,在一旁等着把那个准备使坏的卖面的给抓住。
黎老头听了这件事之后比黎老太更生气,这是因为在对待孙子读书的问题上,黎老头和黎老太两人的想法稍微有一点不同。
刚开始是黎老太提出的送两个孙子去读书,她只是想让孩子们识字长见识,有能耐考童生、秀才就去考,家里支持,没有能耐学差不多了就留在县城里,在某个铺子做学徒谋生。
后来黎明德和黎明礼两人都考上了童生,黎老太觉得挺好的很满意,当黎明礼提出他不读书了要去书店做学徒,她没有反对,对黎明德的期望也没有因此变高。
黎老头一开始也是抱着和黎老太差不多的想法送两个孙子去县城学堂的,但是当两个孙子都考中了童生后,他就对两个孙子的期待高了起来。
当黎明礼说出他不愿意读书后,黎老头失落了一段时间,然后就把希望都放在了黎明德身上,希望黎明德能够好好读书,让老黎家有机会改换门庭、光宗耀祖。
黎老头对黎明德的期望源于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女人家通常只会计划、考虑一家人的日子,能够和和美美地过下去、手上有田有房有钱她们就满意了,而男人们会想要有更高的成就。
种地是为了填饱肚子,在黎老头看来是最重要的事,而老大一家出去卖米线挣钱是他们家重要的银钱来源,有了钱才能送大孙子去读书靠科举,这是另一件对他而言同样重要的事。
如果没有了米线摊位,他们这些泥腿子想要供一个读书郎一路靠科举很难,不说每次去考试的路费,就是每场考试要交给朝廷的银子都很难凑出来。
所以当黎老头听说有人想要破坏他们米线摊位的生意,他恨不得立马就去县城,把那个使坏的人给揪出来。
黎老太把他给拦下来:“这会儿时间还早,都说了是快中午才出的事,你去早了没用,等吃了早饭再出门,正好我收拾一些东西你背去县城给老三和明礼,天这么冷,他们两在外面得多注意。”
在着急的心情中匆忙吃了一顿早饭,黎老头就迫不及待地背上黎老太给他收拾出来的一背篓东西出门了。
这个背篓里的东西有两样,两件新棉花做的薄夹袄和四双厚鞋垫,黎成石和黎明礼一人一半。
黎成石在县衙做事要穿县衙发的统一衣裳,黎老太如果给他做厚厚的夹袄,不管是套在当差的衣服里面还是外面都不合适,她只好同姜芷芸一起用今年的新棉花做了一件足够暖和的薄夹袄,让黎成石穿在当差的衣服里面,好歹不会把人给冻了。
而黎明礼是在书店做事,迎来送往的都是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他自然也要穿得文雅一些,不能像乡下小子一样乱七八糟地穿几层衣服像个球一样,他的夹袄也是用新棉花做成的,薄薄的比又厚又板的老棉花更暖和不说,看着还更轻巧。
不仅黎成石和黎明礼两人有新夹袄,黎明德和黎老头、黎老太也都有新棉花夹袄。
黎明德是薄款的,同黎明礼差不多,因为他基本天天都要去章老先生那边读书,家里没有穷得做不起看着更体面一些的衣裳,自然要给他做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