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就算是要打仗,也得五七八年之后了吧?
要是运气好的话,估计下一代都没战事发生。
开了榷场之后,杨大庆特意查过,有好几个榷场,百年之内都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事,那里的人,不管是哪儿的都很和睦。
所以他才想着,送孩子去军中,凭借俩孩子的努力,总有一席之地,还有就是肖伟是大将军,邵小波跟李军也是将军,都是一个村儿的人,不说给开个后门啥的,但是照拂一二,总是可以的,不求俩孩子能“百战穿金甲”,只求当个小官儿,以后不会被人欺负,照顾照顾他们树林县,或者是榆树村,就够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笑哥儿能说啥?
他只能是将此事记在心里头,然后有机会找他大哥说一说,也不是啥大事儿,不求在军营里横着走,只求在军中能不被人欺负。
杨家大嫂也是无奈,她家的俩小子,真的不是读书的那块料,要不然的话,他们家出身良籍,肯定能供得起俩孩子念书科举的。
铁青回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的早上了,见了夫郎,抱着孩子,拉着一家大小去吃了一顿早饭,然后就回村里头了。
“你这次去,也没见有啥动静啊?”笑哥儿看着他相公,这可不太像相公平日里的脾气。
“你放心,我不报复就没动静,要报复,就连根拔起,不留后患。”铁青淡然的很,那种悠然的态度,让人觉得,他真的是心胸开阔。
可惜,笑哥儿作为他的枕边人,太知道他相公的脾气了。
“好吧,你尽管报复。”他是不管的,也不会觉得有啥不妥,那些人肯定是惹到了相公,相公才会如此报复回去,连根拔起,看来相公这次是要下狠手了。
铁青见笑哥儿一如既往,没有追着他问这问那,不由得松了口气,他不想瞒着自己的夫郎,但是那些事情又太复杂,他不想让夫郎跟着瞎操心。
倒是山哥儿他们的学堂,这次扩建了一下,修了个小广场,铁青还支持了一批健身器材和玩具。
其实也就是简单的高低杠,双行杠,小滑梯以及几个可以踢着玩蹴鞠的牛皮胆包。
老郭家的房子也盖好了,正好是赶在铲头一遍地之前,他们家办了个乔迁之喜的席面儿,然后就搬了家。
但是他们家没分家,却将新盖的房子,租赁了出去,整体租赁了出去,一年要价一百两银子。
虽然是新盖的房子,但是要价这么高也是没谁了。
偏偏有人租了他们家的房子不说,第二天就有人来住了,的确是个商队,吴河大管事带着的七八个人,以及他们家的三少爷,入住到了老郭家的新房里。
铁青还不知道这件事情,但是第二天,山哥儿被三位爷爷领着去学堂,发现学堂门口有人堵着大门了。
榆树村的学堂不大,只有三间房子,一个院子而已。
这不,今年扩建了一下,分为一个大院子,然后是三个小院子,每个小院子里三间房子,两边的耳房,一间是柴房,一间是茶房,烧热水的地方。
还能没事儿熬个汤啥的,冬天的时候,孩子们中午都有一顿羊肉汤,或者牛肉汤。
一个给孔老先生,作为启蒙班;一个是关大刀的武艺班。
最后那个是三个人的休息之地,平时没事儿,周汝生老先生会在那里看看书,练练字啥的,偶尔也会看着孩子们玩耍。
前头的大院子则是在角落里摆满了各色健身活动用的东西,还有滑梯,周围种满了杏树和李子树,美其名曰:桃李芬芳。
门口也修建的很漂亮,可以通过一辆马车呢。
而且还雇佣了邵小可和杨大生做小学堂的门卫。
其实是因为他们俩会那么几下子,平时也就看看大门,忙的时候就不来了,邵小可如今跟着父亲和爹爹,住在他哥邵小波的将军府,一些农活儿啥的不用他做了,他就守着小学堂的大门。
杨大生平时忙的时候不过来,但是一早一晚上学放学的时候,他会过来帮忙,这个活儿,一个月给二百个铜钱,就是那么一个意思。
他们两家谁都不缺那二百个铜钱,缺的是那一份荣耀。
能给学堂守大门,在他们看来,那是个荣耀的活儿。
再说了,以他们俩的身份,一个是将军的亲弟弟,一个是县尉的亲弟弟,还有啥人敢在小学堂找事儿?
这是拦着一些乱七八糟的人,找事儿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好用的身份,毕竟县官不如现管啊。
毕竟院子里头当人先生的三位老大人,身份一个比一个高。
这两年在村里头混熟了,一个个还觉得挺好,在铁家住着就不想走了,现在已经开始想在铁家客院里开个菜园子,也种上点啥了。
话说,铁家的客院里没有菜园子,倒是为了体面一些,种了一些杏树李子树,沙果树啥的,还有一些矮小的山杏树与丁香树。
这几天三个老人总惦记着要将那些山杏树跟丁香树挪到学堂这边来,然后剩下的地方,他们想种点小菜啥的……。
铁青赶紧给他们将扩建的小学堂里头,整了那么几垄地,希望他们能在学堂里,种田快乐。
他们家的客院就别动弹了。
今天是扩建后的小学堂开学的日子,结果大门口却被堵了,好几个孩子看热闹呢,乡下人家没那么多讲究,没大人送孩子来上学,都是孩子们自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