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5页
    “对了,木槿如何了。”萧翌关心道。
    “生产还算顺利,是个女婴。木槿第一次生孩子,有些虚,还在坐月子休养。妹夫高兴得很,过几天还要大摆筵席,给女儿庆祝满月。”
    “好,甚好。”萧翌听到母女平安,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陛下,孩子满月宴,您来吗?”木棉邀请道,“杜涣和杜老爷,都盼着您和大哥能来呢。”
    “那必须得去贺喜啊。”萧翌说道,“只希望沈嘉那边,能够尽快结案。”
    第168章 谒金门(二)
    有了人证物证,魏将军带着手下和衙役立刻出发,很快抓来了赵家分店的掌柜的和伙计,并抄了杭州赵家的府邸。但正如杭州知府所料,赵家当家做主的赵二爷,不在此地。
    许知府连夜提审被抓来的人,但他们都是下面办事的,只会听从当家的命令,机密的事情一概不知。沈嘉和许知府拿这些人没辙,只能暂停审问,先关起来。
    一夜过后,沈嘉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客栈,萧翌正好起床了,问他事情办得如何了。
    沈嘉摇头道:“我怀疑赵家当家的听到了什么风声,明明我们速度够快了,还是被他溜了。”
    “很有可能此人和被杀的那个谋士经常通信,一旦二人失去联系,那位当家人肯定心生怀疑,提前躲起来了。”萧翌分析道。
    沈阁老和尉同知在海边被俘之事,萧翌让谢将军对外封口了。而且,海上这次小动乱并未登上邸报,按说消息应该还没传到杭州。
    沈嘉一拳砸向桌面,愤愤道:“可恶,让他逃过一劫。”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萧翌安慰道,“让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去搜,杭州没有就在浙江搜,我就不信找不到一个人。”
    锦衣卫和东厂的势力遍布各地,有这些暗探在,迟早能找到赵二爷。
    “对了,木棉来过了,请你参加满月宴。”萧翌说道。
    “好啊,那没几天了。”沈嘉怎么可能不答应,“等忙完了,我也正想见见我的外甥女,到时候咱俩一起去。”
    萧翌笑笑,点了点头。
    而此时的杜府,可是真真热闹非凡。家有喜事,不仅老爷夫人喜气洋洋的,连家里的下人们都面带红光。最近府中添了新主子,夫人给下人们的打赏都多了一倍。
    而木槿还在月子中,不能出去乱走乱逛。不过有夫君和姐姐的陪伴,她坐月子也不算寂寞。
    木棉见过陛下后,第二天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妹妹。木槿听后果然开心,“陛下和大哥,来得真及时。”
    “不过大哥还有事要忙,一时半会没法过来看你。”木棉没有告诉沈嘉遇险之事,只是淡淡道,“陛下说了,等到孩子满月宴,他们抽空过来。”
    木槿望向在小床里熟睡的女儿,点点她的小脸蛋,“你看你,多大的面子啊,连陛下都要来参加你的满月宴了。”
    “对了,孩子的名字,你们想好了吗?”木棉问道。
    “都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小名叫暖暖。至于大名,我和杜涣商量过了,想请陛下赐名。”
    “这样,甚好。暖暖能得陛下赐名,真是有福啊。”木棉不由想起陛下此生无子嗣的悲哀,心道如果有个孩子让他赐名,也算弥补了点遗憾吧。
    木棉陪着妹妹说着闺房密话,而杜涣却被困在了前院,想脱身也脱不开。
    这几日杜府来了很多“亲朋好友”,打着恭喜杜状元喜得贵子的名义,实则是想和杜府增进感情,傍上大腿,将来也来捞点好处。
    毕竟全杭州的人都知道,杜涣现在是块香饽饽,既是状元,又是圣上身边的大红人,还和沈阁老攀上了亲。
    人们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心道全天下的好事,都让杜涣占尽了。
    “杜状元,恭喜恭喜。”又有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亲戚”,凑到杜涣的身边,拿出了一张银票,“一点小意思,给孩子的红包。”
    “不可不可。”杜涣对此一概拒收,“心意到了就好了,不必破费。”
    见杜涣软硬不吃,送礼的人只好作罢,讪讪道:“听说过几天,府上办满月宴?”
    “什么宴不宴的,不过是家人小聚而已。”杜涣打消别人想来参加宴席的念头,否则他们杜府恐怕摆不下那么多酒席了。
    “哦,这样啊。”那个人脸色更不好了,只好自嘲道,“看来我是吃不上杜府的宴了,听说沈阁老最近来杭州了,他应该会来吃席吧。”
    “沈阁老日理万机,岂能为区区一孩子的满月宴耽误?”杜涣打定主意不让他们刺探出任何消息,冷漠道,“总之,我替孩子谢谢您的好意了。”
    “呵呵,不、不用客气。”来人没送出礼去,还碰了一鼻子灰,只好离开了。
    到了十月初三,杜府张灯结彩,为孩子办满月酒。而此时木槿刚出了月子,站在廊下看下人们忙忙碌碌的布置着。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木槿的脸上充满了笑容,养了一个月,还长胖了一点。
    作为今日宴席主角之一,木槿穿了一件红色的袄裙,打扮的光彩照人。此时有婢女过来请示,并给她了来客名单。
    木槿接过婢女写好的单子,看着上面要来的客人名单,第一眼就看见了沈嘉的大名。
    虽说杜老爷说要小办,但嫡亲的亲戚和生意上的朋友却不得不请。于是那名单写了长长的一溜,即使一桌坐十个人,也得摆上几十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