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一切向钱看。爸,你就同意我停薪留职吧。我又不是要去南边大老远的地方,我就在家门口。”
黎会计转头对着厨房里的黎夏妈大声道:“都是让你给惯坏了!”
黎夏妈拿着锅铲道:“我一个人惯的啊?”
大哥、大嫂还有二哥都不理解黎夏在闹什么。倒是二嫂有几分理解,“其实我也觉得自己干肯定比上班强。但是我要供远远读书,不敢冒险。”
黎夏道:“所以我得趁现在没负担多折腾啊。”
半个月后,大哥、大嫂、二哥果然都评了先进个人,有奖状和奖品拿。黎夏就只能算不功不过。
而且,她年底都不挣表现,已经在厂长那里挂上号了。上次厂长从门口过,还暗示了黎会计几句。
黎会计看黎夏一脸无所谓,“你还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你以为开餐馆像摆个烟摊这么容易啊?进个货就好,什么都不操心。”
黎夏当然知道不是啊,“爸,你就让我停薪留职尝试一年。我要是亏了,肯定老老实实回去上班。”
黎阳道:“爸,要不你就让她试试?她前段时间摆摊挣了钱。在家时不时哼个歌,脸上也笑吟吟的,看着都舒心。这半个月成天把脸丧着,天天在家里晃来晃去的。我就是心情不错,看到她都晴转阴了。”
黎夏眨巴眨巴眼,看着她爸。竖起一个手指头,“爸,一年,就一年。”
黎会计想起她这半个月都是一张丧丧的脸,松了口。
“停薪留职,回来可未必是原岗位。也许回来只能去车间当普工,一天站八个小时。”
他倒是有办法,到现在不能告诉她。不然她就更胆大了。
“那我也要停薪留职。”谁还回去啊?再有三年就只能发一半工资,五年就要破产。
最后,黎夏争取到了一年停薪留职的机会试一下。
用黎会计的话说,“反正心思都不在工作上了,就让她试一年。不知道好歹!”
他领着黎夏趁着还在上班把停薪留职手续办了。
这是改革开放后兴起的新的方式。有人想下海,但又想留退路。厂里也乐得少发一份工资。于是有了这样的变通政策。
还有人甚至花钱保工龄。这样以后回来,工龄接着算。
黎夏就不用了,她本来就只上了八个月的班。
出了办公室,黎夏一把挽住黎会计的胳膊,“爸,陪我去租房子。”
她每天都要来问下房子租出去没有。前几天又和回来看母亲的钟家姐姐说了自己要租这个房子开餐馆。
先开个面馆,干熟了再开始卖饭菜。
钟家姐姐看她说得认真,答应元旦前不租给别人。反正她也是准备元旦后来给母亲搬家。
今天已经是十二月二十八号了。
黎会计很少被女儿挽胳膊,有点不习惯,“不要拉拉扯扯的,好好走路。”
黎夏挽得更紧,“我是你亲闺女,又不是别人。”
父女俩挽着胳膊在厂里这么一走,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大家当面都和黎会计热情的打招呼,背过身就说:“你们说黎夏是不是这里有毛病啊?”边说边指指自己的头。
“是啊,她的工资不算低,活儿又轻松。倒是便宜小毛了。”
黎夏给了钟大孃三百块钱,租房合同写了自己的名字。白纸黑字租期三年。钟家大后天搬完交钥匙给她。
旧房子不打算住了,钱也给得到位。钟家姐姐说随便黎夏改造。
她和钟姐夫都是国营茶厂的,单位比纸厂好。已经分了福利房,底楼带一个院子。
反正是知根知底的,黎夏也不至于糟蹋房子。
中午的时候黎夏掏了二十块买了一只鸡,一半清炖、一半红烧。
黎会计道:“倒搞得好像是什么值得庆祝的事一样。”
黎夏道:“有鸡吃就是好事,是吧远远?”
黎远正啃鸡翅膀呢,闻言点头不已。
魏容道:“小妹,你是怎么打算的啊?”
“哦,准备好好装修一下再开张。大哥,元旦过后,你帮我找一下泥瓦匠还有木匠。”
黎会计道:“你手头也没多少钱吧,又才给了钟家三百的房租。动作那么大!”
“这哪叫动作大啊?”黎夏看了眼二嫂,“到时候烟摊我也挪过去。”
魏容低头撇撇嘴。挪走了她也不可能隔二三十米再开一家。生意不会好不说,还显得一家人不和睦。
黎阳满口答应,“好,找人的事交给我。大概一个月全部给你弄好。你再放一个月,出了元宵开张正好!”
黎夏摆了快三个月烟摊了,连工资存了八百块。借给表哥一百块,给钟家三百块房租。现在手头还有四百块。做这些应该够了!
而且到开张烟摊还能给她挣了三百。还有两个月到元宵,但只有三百。因为过年厂子里也要放半个月假。
过了元旦节,一月二号起黎夏就彻底不上班了。
黎会计一早看到她,没好气道:“无业游民!”
黎夏道:“谁说我无业游民啊?我马上就要有自己的餐馆。我这就去工商局办营业执照。”谢天谢地她满十八周岁了。
以后,谁都不能替她做她生意的主了。
半晌,黎会计后知后觉的回味过来,“她还防上我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