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黎夏买得那么起劲,他们能坐得住干看着才怪了呢。
就是黎夏公公说的,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吧。他们也实在是帮不上忙。
而且,他们仨都不是只有地产,接下来几年大不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比他们六七十年代的一穷二白还是要好多了。
这么一想,老人们的担心也渐渐放下了些。不放下也没办法啊!
刚走出别墅大门,就看到郭淮从他的迈巴赫上下来。
看到这群人他笑道:“各位老人家还有大哥、大嫂,出去转转啊?”
黎会计点头,“他们都在里头。”
郭淮算是里头三人组的编外成员,也是跟着买了十亿地皮的。
这会儿自然是来找他们商量对策的。进去一看,那三人就坐在客厅里呢。
郭淮也不用人招呼,直接在彭志杰旁边坐了下来。
黎夏都能当甩手掌柜,郭氏这样运转了上百年的大集团公司自然也没有问题。
黎夏看看她们三个,都有些丧。
这损失都是以亿来计算的,老人们都不在跟前了,大家也维持不了笑容了。
她呼出一口气,“明哥之前揣测的中央政府因此出手是最好的发展。不过我们现在需要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如果政府当真不出手,我们要怎么度过眼前的关卡,我们最长能撑几年。”
黎夏觉得她应该没有问题。她其他产业都是健康发展的,互联网业如今也只是股价低迷,但这是受外部环境影响。KK自身其实真的发展得很不错的。
不过,出了眼前这桩事,之前肯帮她垫钱修广场的工程队估计会找一人房地产公司要求先期付款了。
按规矩,本来也只需要个首付,余款修好后结清。
那就算30亿吧。按合同办事,也没有全款预付的道理。
不过,一人房地产公司账上没钱了。一丁点都没有了!
160亿花光了,之前积攒的租金也全都贴进去买地皮了。还欠着银行百多亿贷款。
而且,黎裳还押在银行呢。
而广场和地皮如今在贬值中,要拿去银行抵押,会比较麻烦。
之前抵押的广场贬值了,银行恐怕也很快要追加抵押品了。
这时候再让集团公司拿30亿出来也不现实。
出了这个事,集团公司也是一脑袋的包啊。毕竟集团公司的房地产子公司也买入了一百多将近两百亿的地皮和建材囤在那里。
如今账上200多亿,集团公司欠银行的200来亿倒是能还上。但也就剩下几十亿了。
一千多所超市也大都在银行押着呢,这倒是没有贬值不用再追加抵押品。
集团公司的钱先不动了。要是她抽多了,农行有所担心,让她把贷款提前还上又是个麻烦。
她想了想开口道:“我预备拿香港的民俗园区的地皮去萧子宸那里抵押。那我的问题不大。”
当时买成60亿,但这两年涨了15%左右。所以抵押60亿不成问题。
这次全球经济危机,香港的地皮不降反涨。这是优质资源,可以抵押贷到款的。
除非后续事态发生了变化,那萧氏才会让她追加抵押品。
彭志杰想了想,“我目前就是之前欠的20多亿,还有三年到期。我的资产是能抵消这个债务的。陆家嘴的房子虽然也跌了,但只跌了10%左右。”
上海本来就没深圳和四川跌得厉害。陆家嘴的地段又实在太好,所以只是微跌。
他陆续降了一成半房租,租客流失得不算严重。毕竟还没有大规模的裁员潮。
虽然大多金领减薪了,但房租也减了。所以退租的人控制在一成以内的。
就这个房租就够他贷款的利息钱了。
所以银行应该是不会提前收回他的贷款的。他还有三年的转圜时间。
三年啊,政府能眼睁睁的看着经济衰退三年?
大不了就学香港的地产商,好好蛰伏几年。
当然,真到了必须卖楼还债的时候,他肯定也不会卖陆家嘴这块楼盘。
深圳他还囤了不少地皮呢。如今武校那60亩地皮也能值得起将近20亿的。不过当初他是24亿买的啊。确实是损失惨重!
彭志杰呼出一口气,至少他不会资金链断裂,没有生存危机。
郭淮没吭声,一共百多亿地皮囤着而已,他要是肯出手15%郭氏的股份,完全不是问题。
那不是做最坏的打算么,卖股份就是最坏的打算了。
但应该是走不到那一步的。再说他还有别的资产呢,香港他也有几处房产和私人产业。
他只是忍不住抱怨了一下,“98年金融风暴之后,如果不是我力主到深圳开发房地产,公司哪可能那么快回复元气?那些老东西就光看着囤的那百来亿地皮、楼盘腰斩了。”
公司在内地的房地产市场赚了一两百亿他们怎么不说。就记得这次腰斩亏了50亿。
黎明道:“你别歪楼啊。郭氏的内部问题,这次事件过去你再想办法解决。大不了那会儿大家都熬过去了,有需要给你站站台。”
大家现在自然不是说着好玩的。他们现在算一个小型的联盟,如果谁有问题,其他人是可以力所能及出手的。
这也是为了将来自己出事的时候有人能给搭把手。
黎明想了下,“我现在欠着萧氏银行贷款50亿,工行12亿。一年利息五六亿。经济危机之下物流公司的生意受了些影响,但还上利息还是不成问题的。而且物流也算优质资产,两边应该都不会催我提前还贷。我的问题在四五年后。万一房价还是这么疲软,我不卖地、卖楼很难还得上本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