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0页
    林嫤道:“但皇上别忘了,商人也最重利益,只要许之以重利,商贾们自会乖乖主动的送上银子来。”
    皇帝道:“想要他们拿出这一大笔的银子来,那这利许得可不会一般的小。”
    林嫤道:“那皇上想想,这商贾最想要的是什么。士农工商,商贾最末一等,他们最想要的是抬高自己的身份地位。皇上许以他们高官厚禄,他们必会愿意献出银子。当然,这或许还不足以让他们献出这么大的一笔银子,那皇上能不能用做生意的方式,让朝廷与他们合作呢?”
    皇帝动了动眉毛,道:“你的意思是?”
    林嫤笑道:“以前臣妾看话本或听戏,凡遇上山贼劫财,必有一句‘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若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这话虽然强盗了一些,但臣妾却觉得的确有些许的道理。”
    皇帝继续挑了挑眉,等着她说下去。
    林嫤继续道:“直道开通之后,必有行客从此经过,从过路者中收取一定的过路银子。皇上让商贾投入银子修建这一条直道,然后许以直道修好之后一定时期的收益权。这就将修建直道变成了一桩生意,虽然收益慢,但却是一桩一定会赚钱的生意,到时候商贾只怕会抢着出银子。”
    皇帝却皱了皱眉,摇了摇头,道:“普通百姓的日子清贫,若是过路还要交银子,必会激起百姓不满。”
    林嫤道:“那皇上就制定一个规矩,只从路过商贾、乡绅等富户手中征收银子。特别是商贾,以货物多少来计算过路银,而商贾走南闯北,也最可能会走这条直道。再比如骑马乘车者才需交银,走路者免费。能骑得上马坐得了马车的,家中日子一般都不会清贫。”
    皇帝凝思思索了一下,突然笑了起来,对林嫤道:“朕早说过,元元你若生作男儿,必会是朕的股肱之臣。”
    元元想出的法子未必成熟,也还有许多不周全之处,但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法子。
    有时候他就觉得元元是一个宝藏,明明他将这个宝藏的门打开了,以为看清楚了里面的宝贝,但再往里面走几步,他总又能发现新的宝贝,令人惊喜不已。
    林嫤捧了捧皇帝的脸,也笑着道:“臣妾可不愿意做皇上的股肱之臣,臣妾更愿意做皇上的皇后。”(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三章 献银
    皇帝只在长坤宫留了一会,然后便又离开回勤政殿去了。
    他走的时候静悄悄的,连瑞公主都不知道,事后跟林嫤嘟着嘴碎碎念抱怨道:“父皇走了怎么不告诉我!”
    而林嫤也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发了半天的呆,小半天之后,才将慕枝叫过来,道:“本宫写封信,你帮本宫送回国公府,将信交给本宫的外祖母看,然后再将信送给庄家。”
    慕枝道了声是。
    林嫤将信写好后,加上自己的小印,将信火封好,交给了慕枝。
    等慕枝走后,林嫤坐在榻上,嘴角慢慢的翘了起来。
    这大梁最富的是宣国公府,若是能趁此机会让吴家掉一层皮就好了。
    林嫤又叫来穆清,低声交代了她几句。
    穆清有些不解,看着林嫤道:“娘娘,您这是打算做什么?”
    林嫤没有说话,只是微微抬了抬眼和下巴,看向昭阳宫的方向。
    这一次,就看吴氏和宣国公府能不能上当。
    穆清也并不多问,微垂下头道:“奴婢明白,奴婢会按娘娘的吩咐办好的。”
    过了几天,昭阳宫里吴氏便听到了皇帝想要修建南北直道,但苦于朝廷银子不足,皇后向皇上提出了向商贾募捐的主意,将主动表示愿意说服江南庄家首先献白银百万两的消息。
    吴氏听到消息后凝眉沉思了一下,然后将二皇子叫进了宫里来,将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二皇子,然后与二皇子谈起道:“你说这消息是真是假?皇上是真的打算修建南北直道。”
    二皇子越长大,在朝中的声望也越来越高之后,吴氏已经越来越习惯于依赖二皇子的意见。
    二皇子道:“修建南北直道倒是父皇一直以来的心愿,最近上朝时也多少透漏了这个心思。儿臣看这个消息,恐怕未必是空穴来风。”
    吴氏忍不住抱怨了一句,道:“这皇上也真是的,开埠的事情还吵得闹翻天呢,现在又想修直道。现在户部是空荡荡的,哪里来的银子。”
    现在的户部尚书是吴氏的父亲宣国公,所以吴氏自然清楚。
    二皇子又道:“母妃再着人打听清楚一些,倘若皇后那边真的打算借助庄家献上这百万两的银子,那吴家也不可不献,且要比庄家更早行动,献得更多。修建直道是惠民之事,献银必能加大吴家和儿臣在朝中的名望。儿臣不占嫡不占长,想要与太子一较高下,惟有在‘贤’字和民心上下功夫。倘若这件事让太子那边占了个先,那只会让太子的名声压过儿臣。”
    到时候太子既是长又是嫡还有名声,他这个二皇子还怎么跟他争。
    二皇子再道:“儿臣等会也去趟外祖家,与外祖父和舅舅们商量此事。皇后若要做成这件事,必会通过武国公府和庄家,儿臣会让舅舅好好留意宫外的武国公府和庄二爷府上,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行动。”
    吴氏点了点头,道:“宫里你不用操心,我会着人好好打听皇后那边的动向。“说着心里哼了一声,皇后想用银子讨好皇上,帮太子挣名声,要比银子,就是庄家也比不上吴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