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今年已经是六十五了,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七十已经算是福寿双全。这几年林嫤看李氏,每一次见她都觉得一次老似一次。
庄氏点了点头,道:“放心吧,你祖母有我们呢。”
说到这里,庄氏又想起了什么,与林嫤道:“对了,承良和李氏的婚期已经定下来了,在明年三月。还有幼玉的亲事,我们打算就定下王家大郎,你觉得如何?”
林嫤问道:“幼玉的心意如何?”
庄氏道:“我看她也不讨厌王家大郎,上次她想找一支合适写字的毛笔,王家大郎替她找来了,让承良交给她,她不也收了。问她乐不乐意嫁给王家大郎,她又一直嫌弃人家嘴巴太厉害,说以后吵架肯定吵不过他。”
说着叹了一口气,又道:“还是年纪太小了,还没开窍。”
林嫤则笑了起来,幼玉不是随便会收人礼物的人,既然肯收下王家大郎的东西,还是在议亲这样敏感的时期,那便是心里对王家大郎还是有些好感的。
林嫤道:“母亲不如再等等看,让幼玉想清楚了再说。王家大郎年纪也还不大,顺便也试试看他娶幼玉的诚心。”
庄氏想了一下,道:“也好,干脆等到明年再说。”
若是王家连这点时间都等不了就急着另聘她人,那说明他们王家对幼玉也不够重视,这个亲家不结也罢。
林嫤笑着点了点头,又与庄氏说了一会儿的话。然后看了看将近到中午的时辰,便留了庄氏和徐氏在长坤宫用午膳,道:“母亲和蕴娘留下来陪我用午膳吧。”
说着又嘱咐了慕枝一声,道:“你让叶公公去勤政殿走一趟,跟万公公说本宫中午留国丈夫人和国舅夫人用午膳,让万公公跟皇上说,中午不用回来陪本宫用膳。”
慕枝屈膝道了一声是,然后出去了。
徐氏听着却有些惊讶,她虽知道皇后娘娘在宫里得宠,倒是没有想到皇后与皇上的感情好到了这种地步。皇后甚至可以自己随意决定让皇上在哪里用午膳,这跟普通的夫妻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就是庄氏也有些讶异的问道:“皇上现在会常回来陪着你用午膳?”
林嫤道:“以前倒是不常,我怀孕之后回来得勤一些,晚上一般还是回长坤宫陪着我一起用的。”
庄氏一边为女儿高兴,另一边却又有些担忧,对林嫤道:“皇上待你好,你该感激,但也不可恃宠而骄。像是用午膳,皇上既然要回来陪你一道用,你就不应该拒绝皇上的好心,我和蕴娘先出宫就是。”
她并不想元元因此惹得皇上心里不高兴,更不想挤沾女儿与皇上相处的时间。
林嫤笑着道:“娘,我心里有分寸的。不过是用个午膳而已,皇上天天都可以陪我,倒是您们,难得陪我一次。”
庄氏张了张口,还想说什么。
林嫤先打断她,笑道:“好了,皇上不会因此生气,他没这么小气。”说着还扯了扯庄氏的衣裳,带了点撒娇的意味。
庄氏只好什么都不说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处置(9月月票120的加更)
勤政殿里。
皇帝看着太子交给他的一道折子,眉头紧蹙,但脸上却看不出喜怒。
而太子则恭谨的站在一边,并不开口说话。
那折子上面所书的,是中山侯府强占良田一案调查的结果。
而这调查的结果里面,却还牵涉了宣国公府。
中山侯府在豫州一帯强买良田是真的,中山侯夫人在豫州买田是干什么呢?这些强买来的良田并没有记在中山侯府的名下作为中山侯府的产业,也没有变成中山侯夫人的嫁妆,而是记在了一个叫“董二”的名中。
而这个董二与本该还在流放的江二郎长得十成十的相似。
事情不难查出,中山侯府买通了江二郎被流放地的地方官,找了个人代江二郎服刑,然后将江二郎悄悄弄了回来。
中山侯夫妇还没有胆子大到让江二郎回京城来,于是将江二郎送到了豫州,变名改姓变成了“董二”。中山侯夫人怕小儿子受苦,加之知道小儿子这辈子前途什么都已经完了,于是置办了大片的良田打算给小儿子以后有个着落。
中山侯夫人在豫州买良田是真的,动用了点关系逼一些田主出卖田产也是真的,但并没有打算低价强买。只是帮中山侯夫人去豫州置办田产的这个人打着中山侯府的招牌,八两九两银子一亩的良田只愿意给五两银子,万亩的良田倒是昧下了好几万的银子。
而这个人之所以会起这样的贪念,完全是因为听从了他人的唆使,这个唆使他的人最近才跟他相识,两人却一见如故,马上称兄道弟,这个人还给他出主意怎么利用中山侯府的招牌低价强买良田中饱一部分私囊。而这个人恰好还是宣国公府的管家的夫人的远房侄儿。
最后护着这被侵占了良田的田主一路上京告御状的人,也还是宣国公夫人一个在外做官的表兄…
若说这里面没有一点宣国公府的手笔,不管是皇帝还是太子都不大会相信。
百姓的心理,向来是民不与官斗,普通百姓虽然良田被强买,但给足了我与市场一致的银钱,忍忍也就算了,但现在你却只用一半的价格卖了我的田产。狗急了还会跳墙呢,更何况后边还有了一个愿意给他撑腰,怂恿他去上京告御状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