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1页
    可偏偏啊,这后头的始作俑者,是长房那头。
    而长房这一次,着重要对付的人,是沈扶摇。
    只有让沈扶摇彻彻底底的丢了脸面,失信于众人,太夫人这头才会失望。太夫人一旦对沈扶摇不再看重,那么府中中馈,便无论如何都落不到沈扶摇手里。
    至于庄眉宁那头,既然没人拆穿她,她自然不会傻到出来承认一切。
    而对于大夫人刘氏来说……
    先将沈扶摇的名声儿弄烂了,再来对付庄眉宁也不迟。
    反正庄眉宁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侯夫人,从未得到过任何实权。这么多年来,太夫人对她,也不曾表现过几分的偏爱。
    没了沈扶摇,这府中中馈的大权也不会落到庄眉宁的手上。
    再说了,太夫人又不是傻子。
    庄眉宁所做的那些事儿,一桩桩一件件,太夫人都看在眼里呢。
    太夫人不说,不代表心里不清楚。
    如此没有担当的侯夫人,都已经当了婆婆了,在关键时刻竟还将所有的罪责推到一个晚辈的身上。如此人物,怎能担得起北定侯府后院内务的大任?
    第95章 :一石二鸟之计
    呵呵……
    如此一来,就算真正的目标不是庄眉宁,却也能一石二鸟,将二房打压下去。
    至于三房那头,是没什么威胁的了。
    太夫人年事已高。
    只要沈扶摇失了宠,府中的内务大权迟早得落到长房的手里。
    那可是北定侯府莫家的中馈大权啊,不是一般人家能比的。
    只要将这中馈大权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岂不是要权有权,要财有财?
    长房庶出又怎样?没有嫡系血脉又如何?还不是一样可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吗?
    太夫人素来疼爱莫止湛与沈扶摇。
    可今日,却一直沉脸坐着,没怎么吭声儿。
    大夫人刘氏见此,越发嚣张得意。以为,是太夫人被‘空茶’一事儿气着了,对沈扶摇失了望,这才没帮沈扶摇说话。
    却不曾想,太夫人从始至终,都仔细打量着众人的神色。
    谁人怀着什么心思,她明白着呢。
    沈扶摇是太夫人属意的掌权对象,自是有心要考验她一番的。
    ‘空茶’一事儿,算不得严重。
    可若连这样一桩小事儿,她都解决不了的话,那以后如何能将整个北定侯府打理得有条不絮?
    奈何,从沈扶摇回来至今,这长房的人止不住嘴,三房的人管不住嘴。二房庄眉宁那头,又装傻充愣得太过过分。使得太夫人与沈扶摇这两人,一个只顾着听,一个还插不上嘴。
    好不容易待大夫人刘氏将自己的口水话全部吐完,太夫人这才缓缓开口,问了句:“扶摇,这件事儿你怎么看?”
    沈扶摇从进门至今,一直没提起庄眉宁。
    一来,是因为庄眉宁身为长辈,她不愿开口做那个告状的人。
    二来,是因为‘空茶’不管有毒没毒,她都没有插手害人,故而从未心虚。
    却不曾想,她没开口将庄眉宁供货的事儿捅破,却让庄眉宁在后头捅了一刀。
    如此,骨子里本就倔强的沈扶摇,心中多少有些不服气儿。
    身为婆婆,你可以不开口,让我一人承担所有的罪责。
    我不怕,是因为我相信,我们都没有害人之心。只要将事情调查清楚,把幕后操纵一切的人揪出来即可。
    但,你万万不能在别人将我推出去的时候儿,出来火上浇油啊。
    你都这把年纪了,难不成将所有人都当成傻子吗?
    这‘空茶’是怎么来的,供货源在谁的手里,人人都知道!
    对于庄眉宁的做法,沈扶摇到底是心寒的。
    在她最初嫁入莫家的时,她一直都觉得庄眉宁是个极其好相处的婆婆。
    那时候儿,她时常去青黛院走动。庄眉宁待她,也亲切得很。
    可谁知,这才过了多久?
    先是出了一件商铺的事儿,后又出了茶叶的事儿。紧接着,借茶行的事情为莫慎儿出气儿,为了一己私利终止合作。
    现在,她所供的茶叶出了事儿,最后却要将自己这个晚辈推出去顶罪。
    行!
    沈扶摇明白,茶叶的名字儿是她取的,名气儿也是她推的。所以当茶叶出了问题,别人都跑来找她麻烦,她认了。
    但认,是自认倒霉的认,而并非认罪的认!
    “回祖母话,对于方才大伯父与大伯母的话,孙媳妇儿不大认同。”
    沈扶摇心中有气儿,声音儿自然变得清冷了几分,不如以往温柔。
    她将腰杆子挺得笔直,朝长房大老爷与大夫人望去,一双清澈的大眼好不胆怯。
    “第一,扶摇承认,‘空茶’之所以在京都盛行,是因为‘青辰茶行’推广的缘故。但事情发展至今,都没有人弄清楚,那‘空茶’究竟是本身就含有慢性之毒,还是后来被人做了手脚?
    若是后来才被人做了手脚,那么这件事情,从头到尾便是一场诬陷!而我,不过是个商宦之女,纵使是莫家二公子的正妻,也是个没有实权的主儿。幕后操纵的人,总不至于是为了对付我这么一个小小女子吧?
    怕只怕,幕后之人别有用心,所要对付的,是咱们北定侯府啊。既是如此,那还不如彻底将事情闹大,最好闹到宫里,闹到皇上与熹妃娘娘跟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