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3页
    贺知余这会儿正抱着婉婉,腾不出手来阻止。
    而李妩做完这件事,已越过他们,朝着小佛堂的方向走去。
    小姑娘看见贺知余耳边那朵木芙蓉花,眨巴眨巴眼睛,伸手摸一摸自己耳边的花,忍不住偷笑。贺知余垂眼看一看她,无奈把她放在古玉兰树下坐好,方取下耳边的花,信手挂在李婉的小揪揪上。
    两个小揪揪,只一朵花也不够。
    贺知余把李婉递给他的另外那朵花也挂在她头顶的小揪揪。
    小姑娘看不见“爹爹”在做些什么,唯一感觉自己头顶的小揪揪被拨弄几下,不由揪起小眉头。
    贺知余见她拧眉,仔细看一看,微笑评价:“漂亮。”
    李婉听见贺知余夸她,扬起小脸:“漂亮?”
    “嗯,很漂亮。”贺知余又夸一句。
    小姑娘便眉开眼笑。
    她点一点头,又晃一晃小脚丫,不吝惜夸奖:“爹爹也漂亮。”
    贺知余微微而笑,记起李妩说婉婉想见他,一时温声问:“不是约定好了,吃完糖盒里的糖便能见么?”从长公主府搬出去之前,他和婉婉做了约定,等她每天一颗糖将那个塞满糖果的糖盒掏空,他们还是会见面。在那之前,她要乖乖的,不吵不闹。
    提到糖盒,李婉明白贺知余正在同她说什么。
    而她……
    小姑娘不辩解,垂下小脑袋,不说话一样透出可怜的意味。
    贺知余也并非责怪,然而他最近没办法住在长公主府,总不能天天缠着要来宣平侯府找他。
    想一想李婉对他这个“爹爹”的喜爱,贺知余又不忍说些让她难过的话。
    “得空会去看你,好吗?”
    李婉听言,悄悄抬起小脑袋,眼巴巴说:“要每天看……”
    贺知余摇头:“不一定每天有空。”
    小姑娘脸颊鼓一鼓,不情不愿道:“好吧。”
    贺知余微笑,同她重新商量过这件事,偏头朝小佛堂看一看,见李妩出来,便抱起李婉走过去。
    三个人一道去后院厢房用斋饭。
    午后,李妩同李婉待在厢房里休息,贺知余则回去小佛堂。
    他们在白云寺待到日落时分,方乘马车离开。
    马车车辙一路滚过夕阳的余晖回城。
    婉婉玩闹几乎一整天,上得马车后不久便在李妩怀里乖巧睡着过去。
    却在半途,听得外面一阵马蹄声,他们乘坐的马车骤然急停,以致于马车狠狠颠簸了几下。
    动静实在太大,原本在李妩怀里睡着的李婉惊醒过来。
    李妩拧眉,听见车夫道:“请殿下恕罪,是有人肆意纵马,险些相撞。”
    也在车夫话音落下的同一刻,马车外响起另外一道清丽的、属于小娘子的声音。那人似诚恳赔罪,说:“着急赶路,一时不察,冲撞贵人,请贵人见谅。”
    李妩手指挑开马车帘子一角望去。
    只见数名小娘子皆坐于马背上,个个戴着面纱,辨不清晰容貌。
    然而京城长大的小娘子们向来规矩守礼。
    鲜有几个稍肆意跋扈的小娘子也不会认不得长公主府的马车,更不会随随便便招惹她。
    李妩目光在这几个身份不明的小娘子身上不紧不慢转一转。
    她弯唇,笑着说:“既知冲撞,还不滚开?大晋的狗也知好狗不挡道呢。”
    第44章 肆意 李妩手指抚上他胸膛,抬眸看他,……
    李妩虽在笑, 但话说得颇不客气。
    尤其言语之间她似乎怀疑这些小娘子的身份。
    因而李妩这般话语落在那些小娘子耳中,便十分不中听了。
    她的话也招来愤怒的目光。
    “你是什么人,竟这般放肆?!”
    有小娘子娇喝一声, 质问,“难道普通老百姓便应当被这样对待?”
    又有骑马在最前面的那位小娘子偏头呵斥让这人噤声。
    出声的小娘子愤愤不满却听从命令一般住口。
    “抱歉,我们这便让开。”
    为首的小娘子态度始终表现得和善,温声与李妩说着, 驱使身下大马让到一旁,以便马车通行。
    李妩没有多言, 收回手, 放下马车帘子。
    车夫也当即赶着马车重新上路。
    长公主府的马车很快越过这些骑马的小娘子继续往城里赶。
    这些小娘子却直到马车走远也没有继续赶路。
    她们久久停留在原地, 起初一直沉默看着马车走远了,后来便有小娘子的声音响起。这一次,她说的是鞑靼语:“公主, 大晋这个长公主,是不是发现我们的身份了?我们现下怎么办?”
    过得片刻,有另一道声音不疾不徐用鞑靼语回:“只是在试探我们而已。”
    “确实比想得更聪明,不过这样才有意思。”
    她仿佛兴味十足。
    藏在面纱下的嘴角翘了翘,又说:“我倒也想看一看,究竟鹿死谁手。”
    另一边, 乘马车走远的李妩忙着哄被吵醒却仍睡眼惺忪、一脸迷糊的李婉多睡上一会。
    贺知余则同她保持着当着婉婉的面不聊正经事的默契。
    李妩方才话里的意思贺知余听得分明。这些尚无证据直接下定论是否有意冲撞的小娘子们,在李妩眼里,却是她们有意为之,且她怀疑她们身份。她也不吝惜表露自己的怀疑,是以特地提起大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