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果然来了!
端木绯心头暖暖的,她今日来千枫山就是特意想见一见楚太夫人。
从前每年的九月初九重阳节,她都会和祖母楚太夫人一起来千枫山,可是她自小身子不好,不能劳累,所以她们从来没去过明净塔,每一次都是来此处登高赏景,从这个望景亭俯瞰四周的美景。
今年的重阳节虽然楚青辞不在了,但是楚太夫人果然还是来了……
想着,端木绯的眼眶一阵酸涩,心里无声地唤着“祖母”,此刻急促的呼吸正好掩饰了她的异样。
她深吸一口气,若无其事地走进了凉亭里,对着楚太夫人福了福身,笑吟吟地问候道:“楚太夫人,您近来可安康?”
楚太夫人愣了愣,在端木绯可爱精致的小脸上流连了一番,然后就想了起来,含笑道:“小姑娘,原来是你啊。”
说着,楚太夫人对着身旁的那个老嬷嬷道:“阿梅,五月我进宫的时候,手串不慎散了,就是这小姑娘帮我找到了最后一颗。”
这个老嬷嬷是楚太夫人身旁最信得过的俞嬷嬷,自然知道那散了的红珊瑚手串是早夭的大姑娘亲手打磨的,对于楚太夫人而言,重要性可想而知。
俞嬷嬷笑容满面地又谢了端木绯一番。
“不敢当。”端木绯笑着摆摆手道,“楚太夫人也帮我找到了纸鸢,我还没好好谢谢您呢……对了,我刚去锦食记买了几盒重阳糕,楚太夫人,这一盒就送给您吧。”
端木绯从碧蝉手里接过一盒重阳糕亲手递了过去。
楚太夫人怔怔地看着纸盒上“锦食记”三个大字,神色更为复杂。往年重阳节,她和辞姐儿也会去买锦食记的重阳糕,再到这里一边吃一边赏景。
楚太夫人的眼眸微黯,很快就展颜道:“小姑娘,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又笑着夸了一句,“真是个知书达理的小姑娘。坐下陪我说说话吧。”
端木绯一边在楚太夫人身旁坐下,一边笑眯眯地说道:“我姐姐也常夸我乖。”她笑得活泼可爱。
见状,楚太夫人神色一松,眼角眉梢都溢出了笑意,与俞嬷嬷含笑对视了一眼。
像端木绯这么一个五官精致、笑容甜美的小姑娘,在老人家眼里,看着最是讨人喜欢。
楚太夫人看着端木绯,感觉仿佛回到往昔,脸上露出怀念之色,含笑吩咐俞嬷嬷上茶。
俞嬷嬷赶忙打开了一旁的食盒,取出一个水囊,用竹筒杯盛了两杯茶,一杯呈给了楚太夫人,一杯则送至端木绯手中。
茶水犹温,菊花的香味袅袅地四溢开去。
她轻啜着茶水,那熟悉香甜的味道让她心口一酸,却是笑道:“楚太夫人,您这茶煮得可真好喝!”说着,她欢喜地又抿了一口。
茶水一沾唇,她就知道这是祖母亲手煮的花茶。
带和清香的温热茶水自喉间滑落,甘爽纯润,一瞬间,她仿佛又回到以前她与祖母一起品茗下棋的日子。
清澈的茶汤上倒映出她闪着泪光的眼眸,她不敢抬头,努力压抑着心口的汹涌。
楚太夫人怔了怔,方才道:“我的大孙女煮得更好,明明她也是跟我学的,却是青出于蓝……她啊,无论做什么,都用心。”学会不难,想要青出于蓝,就须得用心。
楚太夫人似乎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一句接着一句地说着楚青辞的事:
“她总说,她反正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写写字、下下棋、看看书也是消遣时光……”
“还总是把她祖父那句‘技多不压身’放在嘴上……真是拿了鸡毛当令箭。”
“她还喜欢亲手下厨,说民以食为天,要是连吃什么都不在意,那活得岂不是太过无趣……”
“……”
说到楚青辞,楚太夫人的声音透着一丝干涩,眼神渐渐恍惚,仿佛整个人已经不在这里。
端木绯只觉得心口发紧,很想握住祖母的手,很想告诉她,自己就在这里……但终究还是没敢动。
第106章 提醒
好一会儿,楚太夫人骤然回神,发现端木绯歪着脑袋认真地听着,心里更喜欢了,笑着再次夸道:“好孩子,你真乖!”
她年纪大了,只想与人说说话,可是家里人似乎都怕她触景伤情,根本就不敢在她跟前提辞姐儿……
“楚太夫人,承蒙您抬爱。”端木绯笑容灿烂,欠了欠身。
楚太夫人目光更加柔和了,感慨道:“你祖父母真是好福气。”有这么一个乖巧的孩子相伴。
“您也好福气。楚三姑娘既孝顺又心善。”端木绯一副自愧不如的样子。
没想到端木绯会突然提起楚青语,楚太夫人笑意一收,眸色微黯,随口问了一句:“小姑娘,你认识我家语姐儿?”
端木绯就笑眯眯地把前些日子在京郊的庄子里偶遇了去给祖父寻菊的楚青语的来龙去脉给说了,接着又“顺其自然”地说起了楚青语好心收留了流民的事,钦佩地叹道:“《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楚三姑娘真是心善!”
当她话落之后,凉亭里就静了一静,只听不远处传来阵阵清脆的雀鸟鸣叫声与振翅的扑棱声。
楚太夫人若有所思地打量着端木绯,忽然拔下了腕上的一个翡翠手串,递给了端木绯,语气温和地说道:“好孩子,我与你既有缘,也投缘,这个就赠与你当个见面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