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0页
    这一举措自然遭到满朝文武极力反对。御史们纷纷上书谴责,言两国邦交,竟然囚禁来使,实非大国所为。
    皇上多少年都没听过如此逆耳忠言,自是勃然大怒。于是,一个早朝的面红耳赤之后,皇上更坚定了要绞杀源氏月一众的决心。
    然而就在当晚,卧病在床,久不问政的太后却突然一道懿旨,将源氏月从牢中提出,于寿安宫接见。
    源氏月受了大刑,浑身浴血,但眼神依旧淡泊清明,牢狱之灾并没有折了他的风骨。
    寿安宫的烛火燃了一夜。
    第二日午时,皇上去给太后请安,却发现源氏月早已不在宫中。太后施施然起身,告诉面爆青筋的皇上,她已将源氏月秘密送回东陵。
    皇上大怒,欲发兵去追。
    于是寿安宫的烛火又燃了一夜。
    第二日早上,皇上没精打采地回宫。
    第三日,一道圣旨传至大理寺,释放东陵使臣,澄清误会,又附赠金银珠宝无数,将其好生护送回国。
    此后,他们再未见过那个有着一双洞彻世事之眼的,年轻的东陵人。东陵山高路远,渐渐的,也再无消息传来。
    东陵使节的风波看似就此掀过,然而他们留下的余波,却将江国整整震荡了几十年。
    京城贵女们一夜伤碎了心,只觉源氏月之后,世上再无出其右者。
    一时间,元京竟兴起一阵剃发清修之风。剩下的女子们也大多不愿嫁人,生生耽误到二三十岁,才顶不住压力成亲生子。
    两年后,孝武帝因纵欲过度,于一春日夜雨中精尽而亡。他虽一生荒淫,却只有一子健康成活,便是如今的皇上。
    当时他只有五岁,懵懂间便被人扶上了皇位。然他完全不似其父,成年后甚有作为,将千疮百孔的江国又治理地有了些起色。
    第98章
    寒氏月(一)
    源氏月的鼎鼎大名,国学监众学子自也是自幼听闻。单说国学监,就是因为源氏月曾在此讲学,而再次声名鹊起。
    自那以后,皇上便将明明堂更名为氏月堂,并亲手题写匾额。
    朝廷每年也会拨放大量款项用于国学监的修缮,并将国家历代收藏的经史典籍收藏于国学监藏书阁。
    除此之外,礼部还重金从全国各地以及邻国延请名师,于国学监任教或是开办讲坛。
    五十年下来,国学监已经再不是当年那个破败的小监,而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学府。
    可以说,国学监的复兴,源氏月居功至伟。
    然而毕竟年代久远,当今的小辈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东陵使臣一行当年的风姿,以及他们在当时颓废荒唐的元京城造成的轰动。
    但元京已经上了年纪的祖辈,却都在听到东陵大儒不日抵京的消息后激动不已。
    尤其是那些已经人老珠黄的贵妇们,竟都如老木回春一般,眼睛里又重新燃起热恋时才有的光亮。
    在众人翘首以盼中,这一日终于到来了。
    一大早,元京城几乎是倾巢而出,万人空巷。使团辰正进城,但早在卯时,长街上就已经挤满了人。
    不知情的人看到这景况,一定啧啧称奇。因为站在最前排的,不是调皮孩童,而是年近古稀,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老妪们。
    她们不约而同地换上了年轻时的鲜亮衣裳,描眉敷粉,用最美的模样,来迎接她们当年未来得及表白的,共同的爱人。
    卯正时还是个大晴天,白云朵朵,微风习习,十分惬意。
    刚到辰时,天光却渐渐被乌云遮蔽,空中竟飘起雨来。雨丝细细,打在沿街的樱花瓣上,激起阵阵花雨。此情此景,一如当年。
    濛濛水汽中,渐渐有马蹄声传来,东陵使团到了。
    当远远地看到那个一身青衫的身影之时,老妇们一时都有些恍惚。
    她们之中有很多,当年都亲眼见过东陵使臣进城的情形。如今就仿佛时间倒转,又回到了她们最好的年华。
    队伍渐渐近了,有的人掌不住,已经激动地泪流满面。
    可当那人映入眼帘时,她们看到一个仪态端方,雅正肃穆的年轻公子。
    与当年那人相貌有五分相似,却是全然不同的气质。他不像那人那么自信,不像那人那么坚定,他……没有那人那一双淡然从容的眼。
    然而,她们心中的遗憾后辈们却并不知晓。一见到东陵使臣,人们就开始夹道欢庆,鞭炮锣鼓齐鸣,用欢声笑语,高歌祖辈们爱情的葬礼。
    在一路热闹之后,使团一行人终于抵达皇城。
    与五十年前不同,今上早已设宴相迎。两下寒暄,众人才得知,源氏月原本也在队伍之中,却终究因年岁太大,队伍开拔不久便生了病,又被送了回去。
    此次便由他的长孙寒氏月代为来访。皇上不禁大为可惜,又为源氏月祷告几句,便着人安排使团下榻。
    鸿胪寺原还将落脚之处设在长街官驿。没想到十日前下人打扫时,竟在主厅的廊柱下面发现了一个白蚁穴。
    众人将白蚁清出来,就发现好大一个洞,几乎把柱基吃空了。还好发现及时,否则砸坏了人岂非大祸。
    原本觉得没什么,可后来又有人在房梁上发现了白蚁,众人这才意识到事态严重。一番察看,竟在驿馆找出了二十几个蚁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