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自家孙子那么缺德,能骗个这么好的,简直是祖坟上冒青烟儿了。若有个闪失,肯定要他陆景好看。
别说了,他陆景已经在害怕了。
起身,乔乐紧了紧身上的披风,这才用手去拂城墙上堆积的白雪。
这虽是个极其简单的动作,但君晏却发现她的手抖了一下。
显然是冻到伤口了。
于是乎,乔乐发现自己的手都还没碰到积雪,那雪便自己掉下了城墙。
哇哦,她这是欧了吗?
不过欧没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城墙什么情况,她已经彻底清楚了。
乔乐:“周全,你跟我说过,北关的建造先于子关,而子关又是以北关为原型缩建。因此,两者所用的工艺与手段应是大同小异的,对么?”
周全:“没错,郡主。”
点点头,作为北关百事通,周全可没少给乔乐讲课。
乔乐:“那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北关的建筑工艺,实际上还比子关要差一些。毕竟工艺会进步,工匠们的技术也会越来越成熟,子关自然也建得更好一些。”
这次不用周全开口,一众高级将领已默认的点了点头。
北关与子关都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而子关至少比北关晚了十年。有技术进步是肯定的。
不过这跟他们想修好北关城墙,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难道……
岳妙妙:“郡主,您不会是打算把子关切下一块儿,拿去北关补墙吧?”
乔乐:“你闭嘴!”
岳妙妙:“好嘞。”
扶额,乔乐心说她只是想确定书中的建造水准,神特么拿子关补北关。
先不说这可不可行,就是可行,你把这城墙运过去的时间,也够你再修一个了吧。
侧眸让周全拿笔来,乔乐这才颤颤巍巍的在纸上画出了一样东西。
虽然她这直线画得歪歪扭扭的,但大家还是认出了此物——青砖。
用乔乐的话来说,就是砖头。
古代建筑大都用青砖,而现代大多用红砖,青砖比红砖庄严,却也比红砖麻烦。怎么说呢,就是贵族用的玩意儿。
她记得她曾看过的电视节目里说,砖在古代出现的很早,但它的广泛运用实际得追溯到明朝。
比如明长城。
而再看看她面前的子关城墙,这工艺显然是赶不上明长城的。不,准确的说是差得天远。
她也不知是作者没花心思在城墙呢,还是这架空背景实际是秦汉时期,又或者是两百多年的古董城墙,已经开始跟不上时代了。
反正,子关城墙是用片石与巨石堆砌,再用黏土砂浆反复夯实而成的。
这是很原始的工艺,在冷兵器时代,自然也是坚固的。可坚固之下,却藏不住费时费力与久了容易风化的弊端。
想来,这也就是蛮子为何能找到北关破绽,趁机推倒一片城墙的原因了。
由此,想要以这种工艺来修复城墙,别说十天半个月了,两三个月都不一定能成吧。
乔乐:“所以,我们用砖吧。青砖不合规矩,那我们就用红砖,至于颜色不好看的问题,我可以解决。”
她看过京城那些青砖建筑,所以知道烧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只要人力物力拉满,烧出砌好北关城墙的红砖,那也就是几天的事儿。
他们完全可以提前准备,再迅速运往北关。
毕竟征北军最不缺的就是人,砖也比石头好搬多了。
然而听了乔乐之言,众人的表情却依旧凝重,没有半点惊喜。因为这一点,其实他们很多人都想到了。
要把城墙修好,最快的就是用砖。
岳无双:“郡主,砖是比石头好,可用它依旧解决不了我们修得慢的问题。”
终于,岳无双有些为难的开口了。
原来,北关城墙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建它的时候,青砖才刚刚出现,十分匮乏。
因此整个北关是由无数石匠夜以继日,以一块块巨石堆砌,外加黏土砂浆反复捶打夯实,历经十五年才建造完成的。
如今他们是要修补城墙,而非重建城墙。也就是说,是让石与砖共存,相互接壤。
石头有大有小,有棱有角,砖方方正正,工工整整,两者想要和谐就必须填补空缺,那么要怎么填补呢?
用黏土砂浆吗?
那得反复捶打夯实,才能达到北关原本的效果。
所以,依旧得花很长时间。
那如果不捶打不夯实呢?
得,豆腐渣工程,用不了多久又得垮掉。
周全:“郡主,北关毕竟是抵御外敌的城墙,可不比那京城贵族们享乐的地方。他们等得起,可我们等不起……”
皇宫大院,王府花园,那可都是要修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地方。
所以这说来说去,依旧很费时间。
毕竟黏土砂浆的黏合力,还是太差了一点。
可就在众人因此失望,君晏再次思考要不要请人,沐鸢则伸手按住乔乐的肩膀,想要把这个不安分的伤员拖走的时候,乔乐开始叫了。
乔乐:“你,你别拉着我啊!谁说我就只想到砖头了啊?”
挣开沐鸢,乔乐赶紧又在宣纸上画了几笔。
也就是这几笔,画出了几坨众人完全看不懂的不明物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