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3页
    虽然她不懂两个月前自己为什么忽然从裁判的宠儿变成弃子。国际滑联里相熟的人表示联盟里从上到下也是一头雾水,看起来像裁判们自发的行为。
    联盟发了好几道文件都拉不回这种风向,且经调查无迹象显示其中有人牵头、组织、策划。
    未婚夫托人去向有往来的那些裁判们打听,结果没一个约得出来,一个个讳莫如深。
    这可真是活见鬼啊!
    她本打算在冬奥夺金后风光退役,可眼下这种局面,尤其是某人从眼下这种风气中大大得意的局面,让她不得不怀疑某人是使用了某种转移运势的巫术。
    为此,她一方面也联系各种民间“打小人”的巫术,另一方面则疏通国内冰协的关系网,力求让自己在奥运团体赛中出场。
    席丛柔可比她的粉丝还务实。
    当她的粉丝着急席宝虽然在团体赛短节目名单上,却被冰迷们不信任时,席丛柔想的却是,只要她能参加团体赛,以华国军团的实力,至少一块团体赛金牌就在她手里了。
    团体赛金牌也是冬奥金牌,在目前的情况下先抓到碗里再说。
    花滑是小众项目,普罗大众分不出那么多的弯弯道道,等她比完团体赛就借伤退出个人赛,然后进军娱乐圈,照样有世界冠军+冬奥会冠军的招牌,接下来就看营销了。
    当吴妤得知这份名单的时候,纯纯的无语,一看就知道席丛柔上下疏通花了不少功夫。
    不过作为体制外的运动员,冰协的决定,她没有意见。
    甚至她一眼就看出来了席丛柔想蹭团体金牌。
    还是那句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看过《冰上精灵》这本小说的人士才对席丛柔最为了解。
    于是冬奥开幕前几天没她的事,吴妤就在冬奥村里快乐享受运动员生活。
    冬奥村两个人一间,她自然不可能与席丛柔住一块儿,当然席丛柔本来也不住冬奥村。所以吴妤和乔思莹住,这样一来,就不方便到处开随心门了。
    由于之前米国站和法国站的奢侈品项链大放送,如今在女单选手中吴妤是新晋人气王。
    昔日席丛柔的小弟们像什么米国的杰奎琳,意大利的梅根之类的,只要在冬奥村看到吴妤就超热情,恨不得贴上来。唯一跟进冬奥村的“小”字辈元老小克就出面来挡,一来二去,这些选手竟然对小克的一身肌肉发生了兴趣,成天对他眉来眼去。
    吓得小克像棵蔫儿掉的菜跑来对吴妤诉苦。
    吴妤开导他:“你不会是基佬吧?怎么还不会接女生的秋波呢?”
    小克连连摇手,说话都结巴了:“不不不是。”
    冬奥第三日,女单短节目决出:
    萨沙代表毛俄出战,排名第一,积10分;日本坂井直美出战,排名第二,积9分;韩国崔允淑第三,积8分;米国杰奎琳第四,积7分;华国席丛柔第五,积6分……
    比赛结果一出,外国冰迷弹眼落睛,华国冰坛上下大乱。
    本来,席女士是不至于第五的,但见鬼的是,在其他选手纷纷CLEAN的时候,她开场第一个3A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后面3Lz被抓存周,后半3F3T被抓错刃+存周+第二跳降组……
    这下,连吴妤也看不懂了。
    她本来以为席女士的稳定性类似于某种玄学,如今一看,竟也不是。
    在女单短节目比完后,各国积分前四分别为:
    1、毛俄和米国同积33分,并列第一;
    3、华国积32分,暂列第三;
    4、日本积29分,暂列第四。
    随后进行男单自由滑的比赛,经过一番角逐:
    日本一号鹤见遥人发挥出色,为日本积10分;德瑞克·马汀超水平发挥,为米国积9分;华国小将全扬基本完成任务,积8分;毛俄小将阿纳托利·诺维科夫出现两处严重失误,积6分。
    冬奥第三个比赛日结束,至此积分前四为:
    1、米国积42分排名第一;
    2、华国积40分,排名第二;
    3、日本与毛俄积39分,共同暂列第三。
    这下事情真的变得有点大条……
    小说里,女单短节目华国是拿了10分的,现在只拿到6分,在每一分都咬得很紧的团体赛中,丢了4分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夜过去,冬奥第四个比赛日,双人自由滑:
    毛俄第一,积10分;日本排名第二,积9分;华国排名第三,积8分,米国排名第四,积7分。
    冰舞自由舞:
    米国第一,积10分;毛俄排名第二,积9分;华国排名第四,积7分;日本排名第五,积6分。
    至此,花滑团体赛只剩女单自由滑一项,华国的排名已下落到第三:
    1、米国积59分,排名第一;
    2、毛俄积58分,排名第二;
    3、华国积55分,排名第三;
    4、日本积54分,排名第四。
    这下,真的,大条了……
    团体赛这玩意,就在于四个项目的选手打配合,单人强到冲出太阳系也就给你个10分。
    但如果有人拉胯丢个几分,那拖起团队的后腿也不是盖的。
    弱项的选手们已经非常努力地力争上游了,华国女单称霸冰坛三年后,冬奥团体短节目来个积6分,这是怎么想的呢?
    对于团体赛这种焦灼且出乎意料的发展,各国冰迷都进入了精神高度亢奋状态,而观看冬奥会的路人观众们也被这个项目吸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