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0页
    时九一剑挥向地上的圆形凹坑,阵法被暴力破坏,浓重的血腥味瞬间涌出,熏得人几欲作呕。
    第132章 被迫迁徙 瞎猫碰上死耗子
    阵法破坏之后, 圆形凹坑里的血液从浓丽的艳红转变为暗沉的深红色,因失血过多而躺在地上的人挣扎着爬向阵法,伸出被割得皮肉泛白的手腕。
    几滴血珠缓缓从伤口处渗出, 滴落在圆形凹坑中,原先脸色就不太好看的明心教教众们在爬行和放血的过程中, 面部越发苍白如纸, 有几个人已经奄奄一息,随时有可能永远闭上眼睛。
    这些教众的疯狂令人惊骇, 即使知道自己可能会死,他们仍从身上挤出血液填进凹坑中。
    玩家甲:“这个场面怎么看我得起了一手的鸡皮疙瘩。”
    玩家乙:“确实有点惊悚,明心教的洗脑能力也太可怕了,这些人都快死了还惦记着阵法里的血。”
    玩家丙:“这就是邪.教的可怕之处了, 他们把这些所谓的‘神’看得比自己还重要。”
    这些明心教教众不全是普通人,还有半数是修士, 实力高低不一,但同样和普通人一样被洗脑, 甘愿成为魔剑的养料。
    一百来人全部面朝圆形凹陷, 脸上的神情略显癫狂,像是感受不到近在眼前的死亡威胁,以各种扭曲的姿态靠近圆形凹陷,狂热得就好像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那份理智。
    玩家丁:“这些人怎么办?”
    “先弄晕带回去吧。”时九有点头疼。
    这里大概率就是明心教的老巢, 各种用处不明的工具和刻着献祭阵法的玉简都放在旁边的房子里,浓郁的魔气也证明霍娇确实拿着魔剑在这里停留过一段时间。
    可惜她追到这里的时候,霍娇已经先一步跑了, 走之前还吸了血祭阵法的大半力量,留下一群半死不活的教徒。
    明心教教众被带回红星城,比起先前在红星城里传播明心教思想的教徒, 这些进行着献祭却侥幸没死的教众更加执迷魔剑,几乎无法沟通。
    先前的教众经过梁弈的“话疗”,有半数人可以清醒过来,但这一批新带回来的教众基本上没救了。
    这样的一群人留下来就是个祸患,要是全部杀了又显得手段过于血腥,最后时九简单粗暴地使用搜魂术将他们的记忆抹去。
    随着她实力的上升,对这些平均实力并不高的教众实施搜魂术并不会太困难,搜魂术本是用来探寻他人脑中记忆的禁术,毁掉记忆比查看记忆更容易一些。
    她无法精准掌控那些记忆是与魔剑相关,只能凭感觉来。
    整个过程就好像闭着眼睛拿橡皮擦在一张满是字迹的纸张上擦拭,要十分小心避免擦拭过多,把人变成什么也不知道的傻子。
    最终的结果还算是成功,教众们全部忘记了魔剑的事情,就是记忆停留的年份各有不同,导致经常能在红星城街上看到一个满脸沧桑的中年人说出中二少年才会说出的天真中二语录。
    也有个别无法接受自己十几岁的灵魂却拥有几十岁身体的这件事,以至于梁弈在学堂开展的心理课堂次次爆满,授课范围也从心理学扩大到哲学。
    明心教的老巢被找到后,玄武大陆上仍有不少明心教的教众,不过都比较散乱,构不成太大威胁。
    找霍娇的事情还在持续,奈何离明心教老巢被捣已经过去半个多月,霍娇仍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这个冬天格外地漫长,时间来到三月份,本是初春的季节,但天空仍飘着鹅毛大雪,如果不是居民勤于清理,积雪估计能把红星城给埋了。
    整片天地都是一片白色,看不见一点春季的绿意。
    即使是这样恶劣的天气,还是有灾民陆陆续续地抵达红星城。
    玩家出去救灾民的过程被录制成视频放到网上,视频里有无数灾民被冻死在路上,或死在大雪压塌的屋里,这个冬天对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一场灭顶之灾。
    玄武大陆的魔气越发浓烈,很多地方被魔气环绕,长期待在魔气浓郁的地方会让生灵失去理智,变成只会攻击的行尸走肉。
    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时九见到过一个被魔气长期污染的修士,他的五脏六腑都被魔气腐蚀到发黑,死后脑子化为一滩污水,再高明的医修也无力回天。
    一些过多魔气沉淀的地方,即使是原先生活过得去的修士或普通人也要被迫搬迁。
    没有任何一个宗门可以像红星城这样容纳这么多人,红星城就像一块海绵,看似吸饱了水,当水再渗入进去时还是会被吸收得一干二净。
    红星城一开始的定位就和玄武大陆上的所有宗门都不一样,它的存在是为了带着大家一起过上更好的生活,在危难来临之时也能够筑起一道防护墙。
    除了普通灾民之外,一些被魔气侵蚀导致无处可去的道域小宗门也搬进红星城,红星城的范围一扩再扩。
    某个清理积雪准备开荒建房的区域,几个道修一边干活一边闲谈。
    道修甲:“没想到我还有住进魔域宗门的一天,还得听魔修的话到外面来扫雪,要是一年前有人跟我说我的今天,我能笑掉大牙。”
    道修乙:“其他魔域宗门暂且不提,红星城我是真的服气,你看看那些高层弟子,有魔修、凡者、傀儡,副城主山青雨甚至还是个道修,时城主还真是完全不在意大家出身,能者居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