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父亲和大伯接连被皇帝找借口训斥,这些日子是灰头土脸,恨不能夹着尾巴过日子,哪有功夫招惹赵凤呀。
就连三皇子和外祖钱家都被皇帝敲打了一顿,不敢冒头了。
到底是相爷,一出手就打了一片,趁机报了孙女差点被毁名誉的仇。
当初就是三皇子几个皇子为了争取秦婉柔差点弄出事来,表面上看是相爷低了头默默承受委屈,其实一直记在心里。
这次借着何家的事,相爷釜底抽薪,趁机将六部里的几个蛀虫给轰了出去,安插上自己人或者中间党派的官员,只要敌人不占便宜就行。
还显得自己这个宰辅公正明理,处事公道有眼光不忘提携年轻人。
一连串的是手段让赵斌叹为观止,佩服的五体投地,他要学的还有很多。
至于开酒坊的事,十分顺利还在建造当中,就在京郊,那有一处泉水还不错,齐王直接将周围一大片土地都买了下来,省得以后有纠纷。
三皇子被打压,其他皇子以为有了机会,不过不敢再碰齐王的东西,都在背地里笑话三皇子不自量力,毛还没长齐就敢插手皇叔的东西。
齐王趁着何家倒霉的时候没少为难挤兑,李瑜把当初何洋祸害女孩的消息和一些证据交给了何家的对手。
这次引起了注意,御史开始弹劾何家了,也算是墙倒众人推吧。
不过就凭这点东西想搬到何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剥层皮。
有些事情已经有年头了,关键证据都被抹掉了,何家老奸巨猾不可能留什么关键的把柄。
皇上削了何家一顿也就过去了,人还是要用的,皇帝有自己的考量。
闹腾着天就凉了,秋天到了,赵凤做了几种不同的酒曲,试试味道,已经差不多快成了。
二哥来信了,开春进京,虎子哥已经可以出师了,稳着点不偷工减料基本没啥问题。
二哥要来,赵凤就松了一口气,她觉得不是酒曲的问题而是自己酿酒水平不过关才导致酒水不够好。
还是要等二哥来了以后才能确定酒曲到底好不好,是否可以出酒。
经过毒誓的事件后,似乎赵凤在学堂一下就打开了局面,大家对她都相当佩服认可。
静和上个月才来上学,原来在宫里休息了些日子也没闲着,帮着管理慈宁宫的宫务和御膳房还有库房的事,练练手。
学了不少本事,一来学堂就抓着赵凤和林芳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呢。
她们三人合开的胭脂铺已经开业了,有静和跟林芳的名号打头,胭脂铺目前生意十分平稳,已经度过了刚开始的热度,现在顾客相对稳定多了,稳中有升。
她们算着开春以后就能收回成本开始盈利了,这都多亏了燕子和秀儿忙里忙外的。
这次算是姐妹俩第一次在京城打拼,回家还要学礼仪规矩,不过两三个月的功夫,姐妹俩已经脱胎换骨大变样了。
赵家的两个管家互相别苗头,都在努力争取赵斌兄妹的青眼。
又给家里寻到了好些的宅院和铺子,赵凤为哥哥又买了两间铺子,自己也买了两间,直接送了一间铺子给燕子了,算是胭脂铺的谢礼。
秀儿不想留在京城,她还是想回家,毕竟亲人都在家乡呢,她自己的打算也是回县城说个人家。
家里来信,说钱氏夫妻两个给秀儿买了二十亩二等田地,比上等田略微薄了一些,日后还需要仔细养护。
对于秀儿,赵凤直接给了一张两千两银票给她,让她自己回去在县城给自己买个宅院或者铺子算她的嫁妆。
反而比燕子的铺子还要多一些,秀儿和燕子都坚决不分京城胭脂铺的钱,不让赵凤难做人,投桃报李,赵凤也在为两姐妹细心打算。
第142章 变化
赵燕想买田庄,但京城好田庄可不太好买,只能慢慢寻摸了。
天气越发冷了,京城那边又送了两船的酒水和酱料,这边酿造坊也在建造当中,三爷爷的酱料已经卖到了京城来了。
人脉和酒楼都是李瑜和许立等人去联系的,按照当初说好的拟定了契约,各占一半,剩下彼此怎么分是他们个人的事。
赵斌代表妹妹,替三爷爷联络了生意卖到京城来,给赵凤一成干股作为酬谢,里正也是百般愿意的。
而赵阳要作为京城的管事帮着跑腿张罗,也拿了一成,这个也是当初说好的,大家都没意见。
酿造坊是三爷爷家和里正家合伙干的,如今早就风生水起,不可同日而语了。
几乎本村人没有闲着的,都在酒坊和酿造坊干活赚钱,家里有孩子的,无论男女都去族学上学,下了学还是要给家里干活的。
如今村里人有钱了,自然也愿意让孩子读书认字,都盼着自家也能再出一个赵斌呢。
赵斌兄妹花钱买了不少书,自己也抄了一些,还找人抄了一些书,通过各个渠道都有借书抄书,分批送回族学。
村里人对赵斌一家子都十分佩服认可,走了那么远也没忘了根,有点好事千里迢迢的也要带着村里一起赚钱,大家都念着他们的好。
如今村里有进士夫子教读书,有武师傅教导骑射弓马,逐渐步入正轨。
赵斌和赵凤参考了秦家的族学制度,根据自己村里的实际情况进行小幅度更改,制定了更严格的族学制度,和宗族的规范送了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