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0页
    只是,大理寺的案卷众多,一时之间难以审理完。
    进展最慢的便是户部那里,姚思礼亲自赶往京郊各县查办,但那里的商户早就收到了口信,铺子里的粮仓空无米粮,有的干脆挂出牌子关门歇业。
    找不到他们藏匿米粮的证据,即便是官府贴出告示不许米价上涨也是无用的。百姓无粮可买越发不安,反倒是对负责查办此事的姚思礼生了怨气。
    张首辅的人便在朝堂上书,反诬姚思礼办事不利扰乱民生,请求皇上立即查办他。
    第105章
    转眼已至谷雨时节, 春日将尽,正是万物生长之时,可是雨水迟迟未至。
    日头一日比一日烈了起来, 人心更是浮躁难安。
    朝堂上的争论越来越激烈, 皇上却称病不上朝,任由张首辅一系的官员和朝中的清流一派吵翻天。
    京中也是谣言四起, 甚至有人谣传皇上龙体抱恙,如今有奸佞之辈蒙蔽皇上故意在京中挑起事端。
    这些谣言矛头直指景王, 在不明真相的百姓眼中,景王俨然成了野心勃勃之人。
    景王心知肚明谣言的传播肯定和张家有关,甚至以徐家为首的一些文官也参与其间。只因皇上如今将他留在京中,又让他参与政务,这些人便警惕起来。可是景王一心忙着清查旧案, 根本就顾不上这些。
    很快, 景王这里就发现了几宗旧案案卷不清, 证据不足,嫌犯恐有冤屈。其中有一宗冤案, 嫌犯许仲恒还曾是国子监的学子,牵扯到一起奸污杀人案。
    此案中遇害的女子乃是太医院中一位曹太医的次女, 年方十五岁。她和丫鬟被人发现死在了京郊的一座破庙里, 仵作验尸后发现二人皆非完璧之身。
    在曹小姐的身上还发现了一封书信, 信中所写的是一首情诗, 署名便是许仲恒。
    衙门将许仲恒捉拿到案后, 他直呼冤枉,一口咬定和曹小姐并不相识。后来衙役在曹小姐的闺房又搜出几封书信, 有许仲恒所做的诗词也有一些暧昧之语。
    衙门里在国子监找到许仲恒的一些旧文, 查验字迹后, 发现这些书信确实和许仲恒平日里的字迹相符。
    但许仲恒拒不认罪,他家人也在京中四处打点为他喊冤。此案审理几次后拖了大半年才结案,许仲恒被判了斩刑只待秋后处决。
    仅凭几封书信就认定许仲恒杀害了曹小姐,景王觉得证据有些不足。
    他亲自提审许仲恒,见他在狱中被折磨得有些不成样子,整个人瘦骨嶙峋但眼神却依旧坚定,得知景王来查旧案,他便再次为自己喊冤。
    明蓁听陈霖淮说起此案也多了几分兴趣,“除了那些书信,便再没有其他的人证物证了?”
    “没有,此案距今已有一年,案发之地早就已经找不到什么痕迹。至于人证,曹家小姐的贴身丫鬟也一同遇难,曹家其余人都不知二人通信之事。”
    曹家这里找不到人证,那便只能从国子监这里入手,兴许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陈霖淮和明蓁一起去找了周家表哥,想从他这里打听些消息。
    周凡庭如今在翰林院入职,平日里事务并不多,听闻明蓁夫妻要来,早早下值在家中等候。
    众人见过礼之后,陈霖淮没有隐瞒,直接问起了许仲恒之案。
    周凡庭是认得许仲恒的,虽是交情不深,但也不敢相信他当初会做下那等禽兽之事。
    “许仲恒颇有才气,尤爱做诗文。再加上他相貌堂堂颇为俊秀,在京中小有些名气。他为人有些清高自傲,曾言要待高中之后再寻佳人为妻。曹小姐遇害之时,衙门也曾到国子监来查问。我们大家都想不明白,若他真是爱慕曹小姐,大可光明正大上门提亲,为何要私下行那苟且之事?”
    他们一众学子也曾力挺许仲恒,后来在公堂上看到那些诗文便不确定了,因为其中有些确实是许仲恒所做。
    “表哥,那些诗文既然在国子监里传诵过,那也有可能是嫌犯冒用了。”
    “有这种可能,但字迹也相同便不得不让人起疑了。”
    陈霖淮沉思片刻问道:“表哥,当初在国子监还有何人同许仲恒交好?”
    周凡庭认真回想了一下,“当初和许仲恒交好的几人有两位在今年的春闱中都考取了功名,外放为官了。还有三人未曾中举,继续留在国子监读书……”
    周凡庭说的这些陈霖淮也都查到了,并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
    “还有一人……”
    周凡庭忽地想到什么,眼中多了几分厌烦。
    “如今和我同在翰林院任职的贺显荣就曾与许仲恒同寝而居,当时衙门曾来查问案发那几日许仲恒是否在晚间离开寝院外出。因着贺显荣有事去亲戚家借住无法替许仲恒作证,衙门里便更怀疑许仲恒私下与曹小姐私会。”
    “贺显荣?”陈霖淮没想到这件案子居然还能牵连到他。
    “贺显荣所说的亲戚家便是张家了吧?”
    周凡庭点头,“正是!同寝之人无法为他作证,许仲恒一直坚称夜间在寝院不曾外出,衙门便不采信。”
    明蓁脑中有一个念头闪过,“夫君,我觉得当初衙门侦破此案时的思路错了。若是有人冒用许仲恒的诗赠与曹小姐,那此人肯定是对许仲恒甚为熟悉的人。不止要查许仲恒有没有在晚间离开寝院,更应该查他身边之人有没有离开寝院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