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3页
    封建皇朝为什么最多维持个几百年就要改朝换代?就是因为到了皇朝末期, 土地兼并严重, 吏治黑暗,大量底层百姓抗风险能力低, 稍微有点天灾人祸就会家破人亡, 轻易被士绅兼并了土地,失去了土地的农民只能成为佃农或者卖身为奴。
    士绅世家兼并大量土地,又私蓄大量奴仆家丁, 形成一股股当地豪强势力, 朝廷对地方掌控力下降, 底层百姓活不下去,就有人揭竿而起。反正饿死是死定了,造反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干脆就加入农民起义军造反了。
    皇朝末期吏治黑暗,奸佞当道,皇帝昏庸,被推翻统治之后,新朝建立,所有势力大洗牌,天下这块大蛋糕重新开始分配。
    改朝换代的战争死了很多人,新朝安定下来,新的世家还未成形,天下土地大部分都是无主土地,被新朝分给当地百姓收拢人心,于是新朝建立后百姓就待在家里伺候土地安心耕作。
    随着时间的流逝,新的豪强会慢慢诞生,得到新朝分给百姓的那些田地,慢慢的又会被权贵兼并……周而复始,直到新朝的气数尽了,又有人揭竿起义。
    所以想彻底解决百姓饿肚子问题,就要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在俞珏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土地收为国有,让百姓从朝廷手里租地,然后定死租金不能太多,让底层百姓有足够的存粮在手,自然就能减少饿死风险。
    只可惜大周朝如今已开国一百多年了,各地豪强和世家都已略成气候,这次俞珏去各地推广牛痘就有注意到这一点,想从这些世家豪族手里把土地掏出来,那绝对是要翻了天的大难事。
    所以改革这种事要徐徐图之,不然会让天下陷入震荡,最后受苦受罪的还是底层百姓。
    俞珏默默的把这些计划压在心底,打算先慢慢做准备,等日后他当了皇帝,掌握大权可以镇压整个天下之后,再行改革之事。
    而改革的先锋……俞珏将目光落到林宥身上,作为穿越男主,有男主光环在身,肯定不会那么容易被世家豪强干掉的。
    决定就是你了,改革先锋男主!
    俞珏看着桌面上只是简单用水煮熟的食物,开口道:“每人一份,都尝尝是什么味儿吧。”
    俞珏先吃的是水煮玉米,这玉米上的玉米粒稀稀疏疏的,而且一点也不甜,味道实在不怎么样,不过饿肚子的时候有得吃就不错了,也不在乎好吃不好吃。
    水煮土豆软软粉粉的,吃一口还行,多吃两口就不好吃了。土豆还是做成菜加上调味料比较好吃。
    水煮红薯算是味道最好的了,很香甜软糯,这也是他把红薯放在最后才吃的原因,不然先尝了红薯的香甜,之后再吃玉米和土豆只怕更觉得难以下咽了。
    俞珏点评道:“这玉米老了,没有甜味,口感也不好。土豆又软糯却不香甜,没什么味道,或许加点调味料要好吃一些。红薯味道最好,很香甜软糯。”
    林宥也把啃了几口的红薯放下,跟着说道:“红薯味道虽然最好,但吃多了烧心,不能每日常常食用的。像是玉米土豆红薯这些还都能磨成粉做成粉条之类的食物,换种吃法味道可能更好……”林宥又说了几种烹饪这些食物的提议。
    俞珏听得微微点头,然后吩咐左右:“可都记下了?传令让大厨按照阿宥说的做法做出几份来尝尝。”
    能进入皇子府当主厨的厨师,那厨艺必须是顶尖的,所以只是根据太监的几句转述,大厨也琢磨出了林宥说的那些菜的做法。
    做粉丝粉条之类的还比较慢,但像炒土豆丝、拔丝红薯条之类的菜很快就端上了桌。
    这个时候,刚刚还默默啃没什么味道的水煮土豆不想浪费任何一口食物的邓洑,也情不自禁的放下了手里的小半颗土豆,目光落在了炒土豆丝的菜盘子上。
    盘子里切成丝的土豆看起来可比自己手里坑坑洼洼不规则形状的土豆好吃多了。
    俞珏先动筷子夹了一筷子土豆丝,说道:“开动吧,都不用跟我客气,今天不用在意什么规矩,都尽管吃,有什么建议都大胆的说。”
    林宥和邓洑也动起了筷子,在经过大厨精心烹饪之后,味道确实直上好几个台阶,吃起来很新奇美味。
    在品尝完大厨精心烹饪的新食材菜肴后,三人都觉得还不错。
    在吃完之后,就说起了留种的事情。
    邓洑出身贫苦,因为有出海多次的丰富经验而被俞珏收入麾下重用,但他对种地还是了解的,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爹娘在地头捡麦粒了,种地经验丰富,再加上他亲眼看见这三种新粮种出土的,自然是言之有物。
    不过最了解它们种植方式的还是林宥,林宥根据自己脑海中的记忆,把玉米土豆红薯的种植方式都详细说了出来,连浇多少次水,种的时候间距多少,都说得一清二楚,倒是衬得邓洑这个真正种过地的人不如他了。
    林宥还叮嘱道:“对了,土豆发芽后是不能食用的,有毒,可能会吃死人。百姓估计会舍不得丢掉发芽的土豆,那就把发芽土豆都留着种,绝对不能吃下肚的。”
    俞珏点了点头,道:“这个在推广土豆的时候会特意说明的。”土豆发芽了不能吃,也不会浪费,可以把芽块拿去种下地,等待收获一大窝的土豆。
    邓洑从海外带回来的粮种毕竟不多,俞珏决定先把这些粮种拿到他的庄子上派人去种植留种,只有扩大规模,有足够的粮种,再摸清楚这些粮种的最佳种植方法,日后推广全国才能尽快让百姓相信朝廷,看到种植新粮种的丰收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