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印听得出他语气中的担心。
温印说道,这次京中变故,除了御史台的霍老大人在殿上死谏之外, 在大殿上斥责李坦最厉害的便是赵国公, 朝中上下有目共睹,以至于霍老大人都血染金殿之上,李坦还是将赵国公关进了大理寺牢狱。
李裕仰首靠着墙, 叹息道, 赵国公是朝中老臣, 年事已高,在朝中又素有威望,不这么做,李坦很难收藏。赵国公刚正不阿,若是当时没有下狱,兴许会做第二个霍老大人,血溅当场
温印继续道,赵国公还没有痛斥李坦的时候,没有人提到赵国公同陶家结党一事;赵国公一开始斥责李坦,当即就有人站出来指认赵国公同陶家一道通敌叛国。虽然确凿的证据拿不出,却足以让赵国公下狱收审。这些原本就是可有可无之词,可以信,也可以推翻,所以赵国公虽然下狱,但国公府的其余人还只是被软禁在府中。赵国公在大理寺牢狱关押的这月余两月,李坦一直没提如何处置赵国公一事,朝中上下都在猜测,但谁也不敢多问,昨日却忽然传出消息李坦的人,以大理寺的名义上了折子,奏请赵家一门男丁斩首,女子流放或充为
温印点到为止。
李坦的人上的折子?李裕眸间诧异,不应该,李坦不傻,才出了逼宫之事,好容易京中局势才微妙平衡,这个时候他犯不上同国公府对上。赵国公是老臣,在朝中门生众多,怕一个不慎,引得朝中群情激奋,将朝中逼反。所以之前他即便将赵国公关押下狱,国公府一门也遭软禁,但实质上,李坦并没有动国公府的人,因为他也投鼠忌器。他如果要想处置赵家,早就同舅舅那个时候一道处置了,没必要拖到这个时候给自己添麻烦
李裕仰首靠在墙上,转头看向温印,而且,旁人可能并不知晓,赵国公对待李坦其实很好,李坦也一直敬重赵国公。所以即便李坦逼宫,软禁父皇,倒行逆施,赵国公同他在大殿上冲突,让他下不来台,他也只是让人将赵国公羁押在大理寺牢狱中,没有做旁的。他想要的,是赵国公对他服软,他不会大动赵家。于私于公,李坦都不应该,确定是他的人上的折子?
是傅载时上的折子。温印点破。
傅载时?
傅载时的确是李坦的人,李裕短暂噤声。
温印也跟着沉默没作声。
又隔稍许,李裕才沉声,也是,李坦这样的人,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我以为赵国公对他多有照拂,他多少会念及赵国公的赵府,对赵家上下网开一面,但最后还是想错了,他还是拿赵家杀鸡儆猴了
李裕说完,两人一道靠墙仰首,各自想着各自的事。
温印,你怎么了?李裕先看她。
听他说完方才的话,温印眸间便似染了一层黯沉。
温印低声道,赵暖是我表妹
赵暖?李裕意外,赵国公的孙女赵暖?她母亲不是江洲云氏吗?
他对赵暖有印象,是因为赵暖同他年纪相仿。
母后在世时,他有一次听父皇与母后商议立太子妃的事,他听到过赵暖的名字,所以留意过。
但只是留意,知晓的不多。
譬如,只知晓赵暖的母亲是江洲云氏,但同温印有什么关系,他没听说过。
温印轻声道,云家老夫人同我外祖母是亲姐妹,云家到赵暖母亲这一辈全是儿子,一直想要个女儿,但一直没有。我姨母从出生后身子就一直不好,时常生病,看了许多大夫都没起色,后来不得已,外祖母找算命的先生替她算过一卦,说姨母的命理同娄家命理相冲,除非抱养给别家能解,但我外祖母一直舍不得。
温印轻叹,再后来有一年,外祖母正好带了我母亲和姨母去江家小住了一段时间,就是那段时间,姨母的身子真的好了很多,还能跑能跳,不像早前在家中,迎风咳嗽,连风都见不了,虽然未必是算命先生说的命理缘由,但江洲水土适合姨母,外祖母就同云家老夫人商议,把姨母抱给了云家做女儿,也就是那个时候的事。后来姨母一直养在云家,也改了姓氏,又从云家出嫁,所以,其实我和赵暖是表姐妹,小时候也都在外祖母身边呆过,也都同外祖母亲近。前两年外祖母病了,母亲和姨母又都不在了,我和赵暖在定州陪了外祖母一段时日,后来赵暖先回了京中
如果国公府出事,赵暖出事,外祖母那处
温印没再说下去。
李裕也是第一次听说其中缘故,但见温印是真的神色不好。
李裕想宽慰,温印
温印摇头,没事,我就是忽然想起。
她也知晓担心并无作用,眼下的永安侯府也好,她同李裕这处也好,都在李坦的耳目之下,不能鱼死网破
李裕开口,转了话题,你之前在定州娄家呆了两三年,那你见过娄长空吗?
温印僵住,嗯?
忽然从李裕口中提及娄长空三个字,温印还以为听错。
心底也莫名紧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