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97页
    “主修课是必考科目,每一次大型考试,都会进行全校排名,然后张贴在学舍的公告栏上,士馆毕业考的成绩甚至还关系着你们未来的工作职位安排,所以必须认真对待这六门主课。辅修课也会考试,但不计入排名。”
    听到这里,在座的学生神情都变得认真严肃起来。
    王绥骤然绷紧了神经,他知道考试是什么,他的兄长就是因为没能通过士族考试,才不得已去报名了郡学的经馆。
    就在七天前,王幸还参加了经馆的入学招生考试,回来后同他抱怨,考试真是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虽然他兄长最终通过了入学考,但对方在考试前后那几天焦虑紧张的模样却深深地印在了王绥的脑海里。
    此时听到老师提到考试二字,他心里就止不住紧张起来。
    还好,魏学礼很快转到了令人放松的话题:“除了我刚才说的那些课程,每半个月,还会有一堂在技校进行的选修课,选修可以去听医学课,可以跟随农学的老师尝试下地耕种粮食,可以跟工学的老师学习制作小手工,胆子大的,也可以去和武学的老师们学习几个武术招式……
    “选修课是为了培养你们的业余兴趣爱好,也是为了给大家繁重的学习生活增加些乐趣,所以放轻松对待就好……”
    “那么,课程介绍就到这里,接下来我点几名学生跟我去搬课本。”魏学礼说着,随意指了指中间的这一列,道:“就你们这一排六个吧,跟我来。”
    魏学礼带着学生离去后,教室内逐渐开始响起交流声。
    “好多课程啊,我从未听过有哪座学馆分这么多门学科,纵使是太学也比不上吧……”
    “我方才看到课程表便被吓着了,一日八堂课,排得满满的。”
    “数学、地理我倒还可理解,格致课又是什么?”
    “不知,未曾听过。”
    王绥听到身后两名同学的讨论声,忽然想到可以用这个话题与姜泽搭讪,于是深吸了一口气后,便鼓起勇气轻轻拍了拍前面人的肩膀。
    几乎是他手触到姜泽肩膀的刹那间,对方便转过身来,一双灵澈敏锐的眼睛看着他,问:“何事?”
    王绥对上他的目光,刚打好的腹稿突然卡住了,最后只干巴巴地问出了一句:“你可知,格致是教什么?”
    姜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看了一会儿,那无声的注视让王绥觉得自己的目的已彻底被对方看穿了,脸上瞬间泛起红晕来。
    好在没过多久,姜泽便回答道:“格致课是教我们认识自然,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理卫生知识,前三年通晓常识,后三年,这门学科会细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并称理科,理科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极为重要,这是我叔父对我说的。”
    王绥:“……”
    虽然得到了答案,但是完全没明白他在说些什么。
    姜泽见他一副懵然的模样,就笑了笑道:“总之是门重要的课程,你认真学就是了。”
    王绥脸色微红地点点头,愣愣地说了一声“多谢”。
    约莫一刻钟后,魏学礼带着学生搬着课本返回。
    课本就是六门主课的教科书,除此之外,还给每人额外发了几本空白页的笔记本。
    待课本发完后,魏学礼道:“为方便课上做笔记,大家最好都去买支铅笔,就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有得卖,用你们的学生证,就是刻有名字学号的那枚腰牌去买很便宜的,十钱一大盒。
    “说到腰牌,这是个很重要的东西,只要在学校都得佩戴,会有人检查的,大家注意这点。
    “好,接下来可以翻翻课本,熟悉熟悉课程,等会儿会有其他任课老师过来跟你们打招呼。”
    王绥默默将买铅笔的事记在心里,随后听老师的话,翻起了崭新的书籍。
    “课本”此物还是王绥第一次见,这一本本厚厚的、带着印刷的墨水气味的书本带给他极大的新鲜感。
    他最先看起了最感兴趣的格致书,翻开第一页,正上方印刷着《大学》的一句话。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再下一页,便是第一课,奇妙的自然现象。
    天为什么会下雨、雨后为什么会有彩虹、晚上为什么会有流星划过天空……
    郡学竟然还教这些东西吗?
    王绥翻阅着课本,感到很是奇妙。
    他发现书上提到的很多东西都是他以往思考过又想不通的问题,没想到这里都有解答!
    虽然这些解答,他暂时还看不懂。
    不过既然是课本上的内容,以后老师教课时定然都会一一讲解。
    一时间,他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感到无比的向往起来。
    第二百零七章
    “这些是所有捐赠的书籍?”姜舒问。
    “是,筛去重复的,共五百零八册。”李忧神色恭敬又略含几分紧张地回答。
    李忧正是之前士族考试中唯一获得优秀的士子,后秦商衡量其能力,将其安排至士馆担任郡学都讲,主持士馆诸多教学事务,也就相当于教学部的主任。
    今日士馆开学,姜舒完成工作后,见时间尚早,便临时起意带了几个官吏过来视察,此时正逛到藏书室。
    新学校开学忙碌,东西都还未收拾妥当,藏书室的架子凌乱地摆放着,穿过一间间屋子,房屋的地板上、走廊上皆堆满了各种形式的书籍,其中不乏一看就颇有些年岁的陈旧简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