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姜子延现在对他总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滤镜。
地到手了,还有四五万两银子,关于厂房的图纸姜子延也画好了,接下来就是找泥瓦匠来修房子了。
这次是个大工程,修房子的期限拉扯的比较长,姜子延去南市里找了一个比较靠谱的泥瓦匠团队。
本来只有几个人,但一听是个大活,能挣的钱还多。但是人少了干不了,所以干脆把自己村的还有隔壁村的泥瓦匠全部都叫来了。
于是在所有的准备条件都满足之后,修葺厂房扩大造纸坊规模的计划便开始了。
造纸坊里的工人们是最先知道他们造纸坊要扩大规模的事情的。
他们还听说,到时候扩大了规模,就能够招更多的人来做工。
这里吃的好,住的好,给的工钱还高,到时候肯定还是要竞争上岗的。
于是这些人在月底休假的时候纷纷回家了一趟,赶紧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人,让他们做好准备,等以后造纸坊建好之后让他们到这里来应聘。
造纸坊隔壁的地界刚刚动工,他们要扩大规模,招收更多人来做工的消息不胫而走。
以至于后来房子修建了一半,便时不时的有人来问什么时候能弄好,弄好之后要多久会再招人?
这半年的时间姜子延忙的脚不沾地,有些地方他得亲自盯着,生怕泥瓦匠们没有理解对他的意思,将房子给修差了。
厂房的修建还是很快的,基本上都是修葺好两三间就直接投入使用了。
所以姜子延安排的是一批一批的招人,每次都有名额限制,好多人为了争抢着一个名额,一大早天不亮就去人事处门口排队。
小半年的时间过去,几十间厂房全部都修建好了,还另外修建了七八个三层的家属院。剩下的一些都是修建的民房。民房所在的位置以前都是荒地,姜子延打算将这里开发一下,全部盖成民房低价出租出去。
不管是自己居住还是充当门面房做生意,总归都是个落脚的地方。
时间长了,住在这里的人渐渐多了,街道就会慢慢的有烟火气了。
官府不是没想过为城西的百姓们盖房子,但是这个造价太高了,财政上根本拨不出这么多银两专门给他们修房子。
每年都会有一些自然灾害之类的事情发生,官府的财政要预留着应对突发紧急的事情,不可能会拨出那么多钱来。
而在以前,那些富商投资的都是一些繁华又有价值的地段,谁会愿意来又脏又乱的城西做投资。
但姜子延跟他们想的不一样,他在这边开造纸坊,一方面能够挣钱,一方面能够拉动城西老百姓们的经济,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互惠互利,一举两得。
这次官府给的优惠价算是意外之喜,仅仅半年的时间,城西仿佛变了个模样。
街上的乞丐变少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又脏又乱。若是观察的仔细,还能看到有一部分人收拾得干干净净开开心心的去造纸坊做工。
造纸坊扩大规模的计划如愿达成,姜子延十分高兴,他特地在城中的酒楼里设宴款待了在这件事上出过力的人,甚至还邀请了崔昌一起。
只是崔昌临时有事,没能过来。姜子延便说等最后一批民房建成之后邀请他一起过来剪彩。
崔昌不知剪彩为何意,但从字面上大概也理解了一下,应该是庆祝的意思。
转眼已是七月,天气渐渐变得炎热起来。太阳像个大火炉一般挂在天上炙烤着大地,又到了收麦的时候。
书院从七月开始放农假,连放两个月。
这半年里,城西的变化太大了。书院中有一些家住城西的学子们回去后差点不认识自己的家。
从前破破烂烂甚至还有些透风的墙现在全换成了青砖黛瓦,四四方方的小房子虽然比以前小了,但看着十分精致结实。
*
作者有话要说:
元宵节快乐!
第128章 (捉虫)
李吉正是城西普通百姓中的一户, 他爹娘以前是逃难过来的,到了凛州后在这里定居下来。靠着一手泥瓦匠的手艺日子过的还算可以。
后来娶了他娘,又有了他, 这日子一下子就紧巴了许多。这年头做泥瓦匠的多,这手艺好学,渐渐地, 做的人便多了起来, 现在的生意倒是没以前好了。
他爹和他娘省吃俭用, 一直供着他读书。
李吉也算争气, 考中了秀才,去了白麓书院读书。这把他爹娘可高兴坏了,当时摆了好几桌席面请亲戚朋友吃饭。
这次参与扩建造纸坊的工程中就有他爹, 这是一个大活, 每天管吃不说,还有不少工钱。
这次农假回来, 他发现家里的房子都翻修了。
他爹跟他说是因为这次的东家大方,给的工钱多, 平时还管饭, 就攒了些钱下来,把房子给翻修了一下。
李吉知道这家造纸坊是同在一个书院里的林昭的哥哥开的,没想到他的家人这么厚道。他之前在学院里还帮着施茂才说过话, 想起来就挺羞愧的。
不管怎么说, 姜子延这个扩建造纸坊的举措,给很多人都改善了生活。
首先就是泥瓦匠,他们是建造这些房子的人, 每天管吃的还有工钱拿, 一拿就是几个月。意思也就是说, 这几个月内不用再去辛苦找别的活儿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