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松揪着胡子并不让步,他索性凑到了苏琬儿身边来。此处是个人都能看出来,这部官修史书,得靠苏琬儿来总体指挥协调才行,那个吕太尉只不过是个混资历的。
苏琬儿朝吕吉山瞟了瞟,见他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样,心中嗤笑。她并不想在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上冲吕吉山逞威风,也不想夺了吕吉山的总指挥的名号。反过来,她需要圆满完成吕太后交代的工作,她得维护吕吉山的尊严,她需要吕吉山信任自己,与自己共进退。
所以,苏琬儿冲乔松颔首,微笑着说,“乔大人,琬儿看过大人们提交的书目清单与大人们各自草拟的史书大纲,基本也是可行的。只是琬儿发现此大纲并未提交所有参与编纂工作的编修们讨论,虽说大人们负责各自板块的工作,完全可以自行决定大纲的构成。但琬儿以为,编修们是操刀收集阐释史籍的第一人,他们对大纲的理解完全可以直接影响到整部史书的完整性与合理性。所以,琬儿也正想与吕太尉商议商议,是否应该先让编修们浏览一下大纲?有意见的,先提出自己的意见,可以各组别先分头合议,能私下分头解决的,则分头解决,解决不了的,咱再集中开会商议……”
苏琬儿侧着头,绕过乔松的肩膀看向书桌后兀自发呆的吕吉山,冲他投去询问的目光,“太尉大人以为如何?”
吕吉山听见自己的名字,猛然回魂,抬头看见堂中三人皆期盼地望着自己,忙不迭地点头回答,“好!甚好!就这么定了吧!乔大人先召集你手下的编修们一起合议合议,三日后,咱们再一起集中商议。”
……
殿内只剩下吕吉山与苏琬儿沉默相对了。
吕吉山深吸一口气,直起身来就要抄着手,离开书桌往殿外走,被苏琬儿开口唤住。
“吕太尉。”
苏琬儿果断地拦住了吕吉山的去路,她抬起头,直直看进吕吉山的眼睛。
“太尉大人,你我都不是小孩子了,我想大人应该很清楚这部史书对于太后娘娘有何重要意义。大人若是想要把娘娘交办的事情给办得妥帖,那么大人则务必要与琬儿精诚合作,否则,琬儿就向娘娘自请辞去这监修的工作,或是……”
苏琬儿顿了顿,眨巴眨巴眼睛:
“请娘娘将大人您换掉?”
吕吉山垂首看向苏琬儿,心中有些怔然。眼前的苏琬儿娇俏妩媚,却有一副深邃的眼神,稳笃,又自信。她的声音似乎是冷漠疏离的,或许也是亲切又友好的,可就是这种若即若离,又冰凉端方的态度让吕吉山生出一种莫名的神圣的感觉……
“吕大人,琬儿只知道娘娘需要这部史书,而她正好安排了琬儿襄助吕大人。琬儿十分愿意为了娘娘的希望抛弃我个人的所有喜好,只不知吕大人是何态度?”
苏琬儿似乎天生自带一种上位者的气质,宽广又醇厚。她与自己不是有仇吗?可是她的声音里却只有淡定与冷静,在苏琬儿眼里,这里似乎有且仅有吕太后安排下来的工作,她与吕吉山则是为了完成此次任务必须精诚合作的伙伴。
吕吉山丝毫未有注意到自己那原本惶恐不宁的心开始安定下来,他不再想是自己得罪了苏琬儿,亦或苏琬儿回击自己的糊涂官司。他也直了直腰背,竟无比郑重地冲苏琬儿深深一揖:
“吉山,谢过侍中大人。”
今日苏琬儿的表现让吕吉山心服口服,虽然他早就知道苏琬儿博学多才,但亲眼见她谈古论今,指点江山,吕吉山依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没有进过学堂,他羡慕鸿儒,他需要有人教他。
“如乔大人所言,这著述分类,侍中大人有何高见?”
“乔大人保守,古来史书多墨守成规,不是不妥,而是彼时文化决定,毋需如此繁复的分类。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这锦绣天下,文人墨客相比从前,多了何止百千倍。咱们如今要修史,要向后代子孙展示帝国之美,就得将这与古时不同之处提炼精粹,所以新增第三级子目,乃顺时应势。”
苏琬儿一把扯过面前的稿纸,伸出纤纤玉指,提起笔来,一项一项描给吕吉山看。
“吕大人,琬儿有几点意见,先说与大人听,待三日后的集中商议时,大人可重点关注这几处:琬儿以为,艺文类可增加“文史”子目与“小说”子目,史部正史类可增加“集史”子目,起居注类可增加“实录” 、“诏令”子目,杂传记类可增加 “ 女训 ”……”
苏琬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想法一笔一划描出来,灌输与吕吉山,并告诉他,他可以将这些观点拿做他自己用,并在三日后的集中大会上展示出来。苏琬儿并不介意帮助吕吉山树立渊博、儒雅的外部形象,吕吉山是负责人,他需要这些形象包装,以有利于编史工作的顺利开展。
“书籍如若只有大的概类而不再细分子目,那么对于书籍的检索与学术源流的考订则会带来不便。琬儿以为,有了这些细目,书籍便能更加准确地归属,也方便于学术研究。大人记下了吗?”琬儿眨巴着眼,温柔地看着身侧的这名“学生”。
吕吉山态度很端正,他仔仔细细地听琬儿说话,看琬儿在稿纸上的勾勒,并努力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嗯嗯,我记住了。”吕吉山咬着嘴唇死命地点头。
苏琬儿微笑,她挺满意,吕吉山似乎比那李砚聪明一些,至少自己讲过的这些东西,吕吉山是真的理解到了,并能记在他的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