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再抬头时,只见她眉峰蹙起,一副忧愁模样,在众人的注视下,指着面前的废墟道:“我想问老伯,这屋子是如何倒塌的?屋下又埋了几人?不知我与……我的同伴能否帮上忙?”
说着她伸手朝后指去,回头却不见韦无冕几人,这才想起韦无冕刚才被胖大婶追赶还不知去了哪里,遂收回手,面色如常道:“我的同伴在后面。”
反正这里满当当挤的都是人,原伯也不可能挤过去一一查看。
脸皮厚能吃肉,是宋真清一直信奉的真理,所以她说这话脸不红气不喘。
只是韦无冕这个家伙,那么久了还没回来,难道是被大婶们追上了?
宋真清倒不太担心韦无冕受伤,毕竟那两名衙差手中的刀可不是吃素吓唬人的。
原伯方才一直站在众人最前头,并未瞧见韦无冕几人,听宋真清说起同伴在后面也并不太在意,而在宋真清说要帮忙救人时倒是有些意外,他以为宋真清会问炎丹的事。
原伯先没回答宋真清,只埋头深吸了一口旱烟,见去了屋后的人许久都没有动静,神色不禁凝重起来,他沉吟了片刻,拄起拐杖站起身,朝宋真清招招手道:“既如此,那清清道姑便与老朽一起去看看吧。”
这意思很明显,他并不拒绝宋真清的帮助。
宋真清本就想帮忙,并不只是嘴上说说的,随即上前搀了老者的胳膊扶着他慢慢朝倒塌的屋后走去。
从屋前到屋后要经过一条蜿蜒的小路,路上及膝深的青草告诉宋真清,此处来往行人极少,所以这处房子应该是刚建起来的。
果然,原伯说房子是几个月前才建好的。
只是不知为何突然倒塌了,房子的主人也被困在了里面。
从原伯欲言又止的话里与房子倒塌的角度看,宋真清猜测房子倒塌恐怕与地下做支撑的木头柱子有关。
但如今最紧要的是救人,至于房屋到底是如何倒塌的,也得等里面的人出来了才能知道。
原伯说房子的主人是一对刚成亲的小夫妻,两人都被困在了最里面一根木头圆柱下。
圆柱是呈倾倒状斜插在泥土里的,那圆柱为云岭山上的银铁木所制,本就极为沉重,非一两个人能抬动,若是十来个汉子一起去抬,又恐压坏了圆柱旁边的空地,让圆柱陷得更深,再碰到下面的人。
这样两厢为难之际,他们也束手无策。
宋真清听罢眉头拧起,这确实是个难题。
话说着,她已与原伯绕过小路,来到了屋后。
少了预料中救人的忙碌景象,十来个汉子正聚在一处低声嚷嚷着什么,原伯见此情景,不禁大声斥问道:“怎么回事?咋还杵在这?救人呢。”
“咱们进不去,”先前灰头土脸的中年汉子听到原伯的斥责,忙跑到原伯跟前解释,说话间有些垂头丧气,“方才我来时,那处洞口还有一人宽,如今……”
原伯顺着汉子手指的方向看去,那里严丝合缝,哪里还有洞口。
定然是房顶上的东西又塌了下来!
原伯脸色变的难看,他方才让众人远远站着,就恐人多,脚步散乱震动,连带着再引起塌陷,果然防不胜防,还是又塌陷了。
“这可如何是好?”
原伯也有些焦躁起来。
刚刚出现的一丝希望又被狠狠的掐灭,任谁都无法平心静气,宋真清深有同感,忙安慰原伯:“原伯,我们再想想办法。”
虽然眼前她也没什么好办法,但不能放弃希望不是。
宋真清绞尽脑汁把之前在野外考古时遇到的危险都过滤了一遍,她也未能找到与此时像似的情形,况且这里也没有起重机,没有吊车。
就在宋真清也有些叹气的时候,就听韦无冕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小道姑,小道姑,清清道姑……”
这声音犹如天籁一般让宋真清猛然回神,之前听到韦无冕唤她小道姑,她只觉刺耳,从没有哪一刻有如此欢喜过。
因为韦无冕的声音里满含喜悦,这喜悦,她听的出来,韦无冕一定是有好消息告诉她。
无论这个好消息是什么,她都乐意听。
“小道姑,”宋真清这般想着,就见韦无冕急匆匆跑到她身旁,扯着她的道袍就走,“快走,快走,有救了有救了。”
这话前言不搭后语,一时看懵了众人。
宋真清却忽然松了一口气,虽然韦无冕不太靠谱,但这次不知为何,她就相信他说的有救了一定是真的有救了。
因被韦无冕扯着前行,她只得回头对仍愣在原地的原伯道:“怕是前面有了法子,我们先去看看再说。”
“太好了。”
原伯听闻,面上喜色顿现,丝毫不疑有他,忙颤巍巍的伸出手不由分说拄着拐杖跟在宋真清后面,“走,快去看看。”
他们都相信会有奇迹。
等他们回到房子前面时,一群妇人正呼啦啦从远处跑来,宋真清有些疑惑为何妇人们才回来,可眼尾一扫,她的目光就被屋前废墟中的身影吸引了。
那里正蹲着一个人,低头对着废墟不知在做什么,只是那人姿势怎么看怎么像从前冬天里窝在窗棂下揣着臂膀烤火的闲人。
“你说能救人的不会是他吧?”
宋真清有些怀疑的看向韦无冕,她此刻不太确定自己为何刚刚那般信任韦无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