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这个时候也出了帐篷,他的帐篷正对着京城方向,居高临下的看着京城。
外边天已经亮了,京城周围全是大水,水位特别高。京城就像是水中的一个孤岛。富贵看着京城的地方,找了一个石头坐了下来,心里面想着:明珠,别怪你爷爷难为你,千金难买少时艰。你爷爷和你娘都是这么过来的,哪个不是晚上难的睡不着觉愁的吃不下饭。
至于明珠扛不住这份压力,人死了怎么办?
富贵只会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这是没办法的事儿。
到了白天之后,林荣才抽出时间问问明珠的处境。
很快各种消息到了他手中,他看了之后立即明白了过来,这对明珠来说是一个危机也是一个机遇。
不止是林荣自己看出来了,他身边的那些副将们也看出来了,纷纷建议:要不然还是派人去送点粮食吧。
就算是有洪水也没事儿,如今大军中,水军不少,连带着水军的大船也在,这些大船用各办法进入到江南的地界,为的是过一段时间的大湖水战,江南的陆军已经拉跨了,据说水军还很能打,江南水网密布,几处大湖也是水军的大营,肯定是硬骨头。
派水军去救明珠是说得过去的,再说了,可以饿着任何人但是唯独不能饿着明珠。
明珠对于江北的意义太重要了,对于林荣本人来说也非常重要。并且这次攻占江南的行动,如果一旦明珠出现意外,哪怕是将整个江南全境占领,也不能说得到胜利。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种惨烈的局面,那就是惨胜如败。
这个道理谁都知道,林荣这个时候非常难拿定主意,如果这个时候去救明珠,那非常简单,只需要一道命令就行了,对于明珠来说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实践机会。可是把明珠留在那里也不好,林荣的顾虑是女儿的年纪太小,过早的让她面对着人心当中的魑魅魍魉极有可能会造成拔苗助长。
林荣一个人想了很久,如果以前要是碰见这种难以决断的事情,特别是关于明珠的,他还能和秋叶商量一下,但这个时候连商量的人都没有。让林荣一个人拿主意林荣表现的极为犹豫。
也没有犹豫太长时间,林荣觉得可以用一个折中的方案,似乎国人都比较喜欢折中的方案,然而折中的方案操作起来难度特别大。
那就是让明珠先留在江南的京城,先给她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让她感受一下面对着极为不利的局面该如何应付。当情况危急的时候,要有人立即去帮明珠把局面给挽回来。
这半个月到一个月除了明珠自己要体验生活之外,还有明珠身边的那些属官,这也是他们表现的机会,如果表现的亮眼,自然会留在明珠身边,如果表现的太糟糕,女皇根本不会让他们等到胜利之后返回江南,绝对会立即更换。
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实施的时候特别的难,因为战场上的情况向来是变化多端,如果一旦抓不住战机或者是放过了那稍纵即逝的机会,极有可能会失败。
林荣的命令无疑是要求救援的水军时时刻刻紧盯着京城的局面,要求这一个月之内所有的时机都是对己方有利的。救援也好,攻城也好,时刻要准备好。
只需要一声令下,就能立即把明珠给带出来。
哪怕这个命令执行难度比较高,但是军令一动,下面的人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全力去做好。
林荣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的明珠心里面是怎么想的,但还是写了一封信让人给明珠带过去,让明珠知道眼下将要面对的困局,在信里面林荣鼓励明珠积极的面对。林荣也知道这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可是做父母的,在这个时候比正在承受困难的孩子所受的压力更大。
所以当这封信送出去之后,林荣整个人就有些憔悴。而且神经紧绷,对着地图不断的看着。
战争本来就是一件非常消耗脑力的事情,林荣掌控全局,所思考的东西是方方面面,再加上林荣的身体本来就不好,如果林荣一旦病倒之后,大军当中是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接替他的。
为了能让林荣的心情稍微好一些,这些副将们想办法开解林荣。
您也不必多想,皇储身边跟着许多的东宫的臣属,他们都是陛下为皇储将来出阁准备的,都是肱骨之臣........
这些人确实是为了给明珠准备出阁用的,但是未必是肱骨之臣,天下哪有那么多的肱骨之臣呢!
这里的出阁不是女子成婚的别称,这里的出阁是冠礼的一种变种,一般意义上,只有皇族男子才能是出阁礼的主角,太子或者是藩王一旦行了出阁礼,就是别人眼中的成年人了,有上朝的资格。
如果是东宫太子,就有了插手朝政的条件,更能在东宫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小朝廷,其中运转和皇帝的百官是类似的,差不多太子就这个时候有人陪他实习,一直到老皇帝驾崩,才能拿到正式的上岗证。这套制度从唐朝兴起,前期执行的非常严格。
每个朝代对太子的出阁礼有不同的重视程度,但是这个过程是必须有的。作为皇帝唯一的孩子,还是皇储的明珠,早晚要举行出格礼参与到朝政中来,如今哪怕明珠的年纪小,朝廷上已经零零碎碎的有人鼓吹让皇储出阁了。
而秋叶对女儿举行出阁礼的事儿也是抱着积极的态度的,所以早早的把东宫的官员配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