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4页
    行了行了,回去罢。
    燕长庭人在这里,可心已跟沈箐飞了,魏太妃都懒得看他,挥手让人赶紧走,别杵在这。
    燕长庭皱了皱眉,不过魏太妃已经打住话头了,他站了半晌,最后微微点了点头,转身出去了。
    两人相处,可比一开始的针尖对麦芒,不怼死对方不留情的状态好太多了,也终于有了一点淡淡的祖孙温情,哪怕两人都不承认。
    晏修高兴得不行,被魏太妃骂过他不敢说这个,于是乐呵呵道:小姐,你怎么和小主子说一半就不说了呀?
    魏太妃斜睨:要你多事?
    她哼了一声,低头看下来,手中的信纸,脸上那抹难得的极淡极淡的笑意却敛了。
    手上这封信,正是荣王给她报讯和问平安的密信。
    魏太妃心情十分复杂。
    方才沈箐特地凑过来,说:你瞧,当年也不是没人记住你的好。
    沈箐这人,确实人品过关,哪怕魏太妃这么坏脾气那么尖刻,她也不放在心上,还开解她。
    哼。
    魏太妃哼了一声,也不知哼谁。
    她沉默了许久,最后叫晏修铺开纸笔。
    又执笔了很久,她最终给荣王写了一封回信。
    若大殷不容,汝可至岑岭。
    最终还是写下了这句话,魏太妃扔下笔,把信纸往晏修一扔,去去去,给送回去。
    她有些烦躁,有些难受,把剩下的纸笔墨砚一拨,眼不见为干净。
    作者有话说:
    魏太妃看破的是另一个问题,和长辈有关,不过先不剧透哈~
    今天也是肥肥的一章!明天开启西瓯小副本,摸摸下巴,重生马甲也披得够久了,是不是该掉一掉呢嘿嘿
    第31章
    于是, 岑岭使团当天就动身了。
    魏太妃留守兼养伤,邓洪升则带着人往百越去, 等确定百越情况后就会往西瓯和燕长庭等汇合, 而燕长庭和沈箐则将会率人直奔西瓯。
    至于岑岭防务方面,霍淳敬留守足矣,这里很值得一说的是,霍老的孙子已经顺利接到岑岭来了。
    当初魏氏筹谋北梵军之时, 后方准备也是充足的, 不少外驻将领的家眷都会留在皋京或家乡作为隐形人质, 魏氏发动军变时候, 后方也将同时进行营救行动, 虽然因为燕殷的重生衍生了岔子,但在沈箐的全力配合底下,霍老将军留在皋京的儿媳和幼孙最后兵成功藏匿被偷运出京了。
    霍老本来以为家人都没了, 乍见独孙,泪洒满襟痛哭失声, 现他儿媳带着孙子就居住在岑岭,另一方面来看,也已经彻底能放心了。
    总而言之, 在紧锁吊桥严加防守的眼下,燕长庭即便外出一段时间, 也没有问题。
    现在关键是西瓯。
    作为魏氏两位当家人, 他和魏太妃至少得去一个。
    当天就出发了,一路顺水往南,路上还解决了两波伏击者, 三天后和邓洪升分道而行, 一行人加足马力, 在七天后终于绕上中原西南通往西瓯必经的茶盐古道,在边关递交了国书。
    嗯,岑岭还不算国,但也勉强称作国书了。
    西瓯边关的官员立即将国书快马呈往国都,再检视了燕长庭沈箐一行人,点清人数确定没有可疑形迹,就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个加盖了边关红印的约本,差不多等于通行证,然后就让他们可以自行前往王城玉都了。
    拿着这个本本,沿途都可以在驿站免费食宿。
    当然,如果燕长庭他们能等的话,他们是有专门的人引过去的。
    但燕长庭沈箐他们很赶啊,那自费上路也行,只要每途径一个驿点过去登记一下以确定行踪就可以了。
    沈箐他们很急,他们在边驿住了一宿等办手续,期间沈箐就千方百计打听大殷使团过去了没有,有可能涉及本国利益,边防官员装聋作哑,驿站上下也一问三不知,不过最后沈箐出了驿站,就很快打听到了,一个茶棚老板告诉她:大殷人吗?昨天刚过去一队。
    沈箐眨眨眼睛:是吗?你怎么看出来的?
    茶棚老板笑道:都是富贵人,我在这驿道半辈子,还辨不出来么?上百的好手护卫,一水儿的绫绸锦衣,嘿,领头那个啊,气势可不得了了,比咱们明官大人的官威可大太多了!
    沈箐再问细一点,这人的长相不正合了寇子文!
    好家伙!
    一确定大殷一行已经过去了,他们那个急啊,哪里还能等边防官安排人引路护送,一拿到通关文书,立马就翻身上马往里赶了。
    一路风尘仆仆,以最快速度狂奔,也不知赶过大殷使团没有,在第八天,他们终于抵达了西瓯的王城,玉都。
    到这里,速度就得慢下来了,燕长庭先遣了个人进城报讯,一层一层上禀,以便西瓯王或其他主事者遣人出城来迎接。
    出使有出使的规矩,不能乱来的,不然很容易就犯了忌讳弄巧反拙。
    这一点不用燕长庭沈箐他们操心,有沈正崧在,曾经的卫国公、经年的高官子弟,他熟谙这些流程,这次出使明面上的正使也是他。
    这西瓯还挺繁荣的。
    沈箐骑在马上,左顾右盼,然后对燕长庭和沈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