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出乱子算什么,出了乱子他才高兴呢!
几人沉浸在萧索的感慨中,忽见一队兵士推着板车往城门走,车上压着麻袋。看着十分沉重。
霍显让了让,多瞥了两眼眼,道:“这在做什么?”
锦衣卫道:“哦,修城门呢,为了御敌做准备,城门年久失修,禁军担心不牢靠,要重新加固,不止城门,连宫门也顺带一起修了。”
霍显没说话,看了眼麻袋缝隙里漏出的细沙,刚要提步上前,锦衣卫忽然道:“那是宣平侯的车马。”
城门进来一队军士,为首之人正是宣平侯无疑。
厚厚的盔甲压在他身上,靴子上全是泥,想来是刚从校场回来。
萧贼一路北上,宣平侯前两日便自请南下捉贼,如今正紧着时间整队背马。
两人隔着半条街对望一眼,霍显停了停,漫不经心移开视线,然而不待他离开,宣平侯竟径直打马上前,拦了霍显的去处。
他坐在马背上,居高临下地扫了眼旁人,显然是有话要说。
几个缇骑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忙借口先行离开。
霍显挑了下眉,“侯爷,有何指教?”
宣平侯攥着缰绳,说:“萧家的事你是不是早有所知,当初派萧骋勤王是你的主意,而今他北上谋逆,可与你有干系?”
这一字一句,可比天上的日头还要毒辣。
他紧紧盯着霍显,不肯放过他脸上的每一处神思。
却见霍显只是笔直地迎上他的目光,脸上温温淡淡的表情泄露不出半点情绪。
仿佛只是听了句再稀松平常不过的话。
又过半瞬,他才说:“我如今虽是虎落平阳,可侯爷要诬陷我与逆党有关,也得拿出证据才好吧。”
宣平侯看着他,“当真与你无关?皇上驾崩,赵庸必死无疑,朝廷要变天了,你是青山没了,火也没了,若没有后手,你还留在京都做什么?怎么,以为自己做的孽不够多,怕人不吃了你?”
“我怕啊。”霍显道:“这不是正打算跑呢,啧,就是金银细软太多了,城门守卫又太严,我总得想法子往外运吧,要不侯爷……通融通融?”
“你——”宣平侯怒目而视,说:“倘若我发现你与萧家有所勾结,必亲手要你性命!”
说罢,他哼地一声,挥鞭离去。
扬起的尘灰扑了霍显满脸,霍显抬手挥了挥手,毫不在意似的拍了拍肩上的沙砾。
但他与宣平侯所言不假,他确实要离京一趟。
算算路程,萧骋的军队就快到太原了。
果然,又过七八日,姬玉落等人便停在了顺德,没有再往北追击,而太原的锦衣卫也早早布下陷阱,在城门架起了火器。
霍显收到探子回信时,那信里还有另外一封,是姬玉落的来信。
他摸到信时眯了眯眼,她还知道来个信,这个在临走前夕诱他开了荤的人,叫他尝了个鲜就跑了,一跑许久,半点消息不往这儿递。
霍显都要以为她是故意的了。
故意要他成日惦记那点滋味,惦记得心痒痒。
姬玉落信里并没说其它无关紧要的事,只将自汝宁府后的种种实况简要概述,大多霍显都已知悉,但他依旧一字不落地仔细看过,心里多少更放心些。
在信的最后,姬玉落才小气吧啦地给了他留了一句话:背上的伤好些吗?
却是在撩拨他。
隔着信也要撩拨他,真是个坏家伙。
霍显摩挲着那行字样,就不禁想起那夜里,她湿哒哒的,在他身下软成一滩水,犹如春风化雪,要沁到人心里去了。
那是姬玉落最脆弱的时候。
很难不让人想再多欺负她一些。
霍显喉间发痒,将信反扣在桌上,掌心捂眼深吸了一口气,低低咒骂了句浑话。
南月怔怔看他,道:“主子,是不是夫人那里,出什么岔子了?”
说罢,面色一紧。
他如今也很明白了,姬玉落是不能出事的。
霍显揉了把脸,把自己揉清醒了,说:“没有,备纸笔来,我要回信。”
然他摊开白纸,却迟迟没有落笔。
南月伸长脖颈,叫霍显一个眼神给盯出去了。
又过片刻,霍显才推门出来,把信给了探子的同时,也让南月备好马。
南月道:“咱们这就要出城了?”
霍显往外走,说:“嗯,离开之前,先去一个地方。”
-
晚霞漫天,流云涌动,正是傍晚时分。
承愿寺的香客渐渐少了下来,金钟敲响,便到了闭寺的时辰。
“噹——”
带着回响。
万神殿里,静尘师太跪在神像面前,闻声睁眼,身旁头戴帷帽的女子将她扶起。
两人一同往寺庙后院的禅房走。
到了院里,静尘道:“你也回去歇着吧。”
女子道:“师太可还要琢磨药方?”
静尘停了停,叹了声气,“是啊,说来有愧,这么多年,竟还没研制出来。”
女子宽慰她说:“师太精通医理,若连师太都没有法子,旁人更是没有。何况不是已有头绪,将要成功了么,不必急于这一时,您眼圈都熬黑了。”
静尘却是面露担忧,她礼佛半生,常有极往知来的直觉,近日心神不宁,唯恐有祸事发生,只想把事早早了了,才能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