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深深的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行了,快去拟方子吧。”
“嗻。”
孙太医转过身后,才敢悄悄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等另外几个太医都诊过了脉之后,几人才商量着拟了一张方子递给了康熙。
“请万岁爷过目。”
这个年代,医生的地位已经大大提高,读书人中也常有“不为名相便为名医”的志向。
所以,达官贵人们便也跟风喜欢看些医书,康熙这个什么都想学一点的皇帝,对于医术自然也有所涉猎。
因此,无论是民间大夫还是宫廷御医,在给贵人们治病拟方的时候,都会投其所好,在拟定的药方上留下一两处容易发现的破绽,以便满足贵人们的虚荣心。
康熙接过药方看了看,指出了其中一两味药材,让他们换上了更合适的,便吩咐太医去亲自煎药。
这个时候,一阵困倦之意突然席卷而来,康熙禁不住打了个呵欠。
胤禛眸光一闪,担忧地劝道:“行阿玛日理万机,想必已十分困倦,不如先回去休息吧。这里有儿臣守着,待二哥醒了,儿臣会立即让人去通知汗阿玛的。”
“不了,朕就在这里看着。”
然后,他不等胤禛再劝,便对梁九功道:“通知下去,明日罢朝。”
“嗻。”梁九功立即应了一声就退了出去,让人守着宫门,通知众大臣明日不必上朝。
虽然康熙是一个十分勤政的皇帝,但是太皇太后、太后和诸位皇子生病的时候,他罢朝亲自照顾也是家常便饭。
因此,见康熙为照顾太子而罢朝,司空见惯的梁九功是半点迟疑都没有。
因为他知道,此时此刻,谁都劝不了康熙。
胤禛不禁垂下来眼皮,睫毛微微颤动。
——如此矛盾的康熙,让他的心绪也跟着矛盾了起来。
第212章 胤禛的矛盾
其实,胤禛本来也不是真的要把康熙劝回乾清宫去,只是例行公事般地劝一劝。
若是康熙真的要走,他还要再想法子把康熙留下。
如今康熙不走,却是正中他的下怀。
于是,胤禛一脸又担忧又为难的模样,“那……汗阿玛若实在放心不下,不如就在外间的小榻歇一会儿,等二哥醒了儿臣就叫您?”
康熙本不欲答应,但不知为何,这会儿他觉得特别困倦,便顺势答应了。
“也好,你好好看着太子,不要让闲杂人等靠近。”
少年时代经历让他很缺乏安全感,如今这种安全感的缺乏也被他代入到了昏迷不醒的太子身上。
“汗阿玛放心,儿臣会寸步不离的看着二哥的。”
康熙点了点头,在梁九功的服侍下躺到了外间软榻上,脑袋刚一粘上枕头,便陷入了黑甜的梦乡。
胤禛低头看了看自己手上,那闪烁着细碎清光的春秋简,脸上终于露出了松一口气的笑意。
今日之事虽然是他和太子计划好的,但对太子的身体也是有一定损伤的。
所幸他和太子费了这么大的力气,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总算是要见到成效了。
太子身边有孙太医照看着,偏殿里有张太医亲自看着火炉熬药。
汤药不比后世的成药,熬制的过程不但耗时久,还要小心再小心,才能保证汤药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所以,熬药是一项漫长而需要耐心的工作。
就在张太医全神贯注的煎药时,在榻上酣眠的康熙,却已经进入了胤禛精心编织的梦境。
那不是一个好梦,甚至对此时康熙来说,绝对是一个噩梦。
因为在那个梦里,他废黜了太子。
那是他自嫡长子夭折之后,千盼万盼来的嫡子,时他亲自抚育,精心教养的太子。
或许很多年后,康熙会恨不得将太子除之而后快。但这个时候的康熙,是真的想着要将太子好好地保上皇位的。
张太医煎好了药之后,就亲自端着送了过来,中间不假任何人之手,连走路都避着过往的宫女太监,就怕有人借机在药里做了手脚。
“四爷,张太医把药端过来了。”
看见张太医进来,何玉柱低声声对胤禛说。
如今太子昏迷,毓庆宫里主事的便是何玉柱。
而对何玉柱来说,胤禛明显比康熙更亲近,也更值得信任。
所以,他才会凑到胤禛耳边低声禀报,为的就是让胤禛在康熙之前得到知道,好抢占先机。
索性胤禛早就不是刚穿越时的小白了,几乎是瞬间就领会了何玉柱的用意。
因而,他瞥见梁九功欲要叫醒康熙,立刻出言阻止,“梁公公,汗阿玛看起来十分劳累,如今二哥尚未醒来,就先不要打扰汗阿玛了吧?”
若是在往常,梁九功根本就不会考虑胤禛的建议,直接把康熙叫醒。
但今日他刚被康熙一脚踹醒,哪里还敢在皇子面前拿大?
就在他这一犹豫之间,胤禛已经拍板做了决定,“若是汗阿玛醒来怪罪,我一力承担,只求公公让汗阿玛多歇息片刻。”
这话说得就重了,梁九功内心憋屈不已,却也不得不卖胤禛这个面子。
“四爷说哪里话,奴才微贱之躯,哪里担得起四爷一个求字?您真是折煞奴才了。”
“就请梁公公照顾汗阿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