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页
    屋子里的人都笑了,坐在蒋茹茵对面的一个女子捂嘴笑道,“这府里头,最是张姐姐的嘴巴甜了,一张嘴,花就开的俏。”
    张沁假装恼怒的瞪了她一眼,朝着太子妃行礼,款款走到了蒋茹茵旁边坐下,太子妃笑骂她,“迟了这么久才过来,你还好意思说。”
    张沁倒显得有几分不在意,“今早起来身子乏,还觉得胃里不太舒服,午膳后小憩一下这就迟了。”
    她的这几句话一下把所有的关注点都迁移到了她的身上,赵蕊关切的看着她,“该请太医过来看看。”
    “还早着呢。”张沁笑呵呵着,若有所指,“可别抢了新妹妹的风头。”
    若起初一句话让蒋茹茵对她产生好感,接下来这句,蒋茹茵不免斟酌了几分,真不想抢风头的,何须在她进门第一天见大家的时候说自己好似‘有了’的征兆。看着张沁脸上那笑,蒋茹茵从容回道,“张姐姐说笑了,还是多注意身子,早些请太医瞧一下为好。”
    张沁看着蒋茹茵那张比自己漂亮年轻的脸,起初那股子调侃劲就淡了许多,“蒋妹妹果然贴心。”
    好一副和乐的画面,太子妃领导有方,后院姐妹相处融洽。
    太子妃和张侧妃是一同被赐婚的,进府前后不过差了三个月,三个良人其中的王良人进府一年,秦良人和严良人皆入府两年多了。
    然而太子大婚四年时间,到如今也就仅有一子,张侧妃和其余三位良人均无所出,这么看,太子的子嗣还是挺单薄的…
    聊了有半个时辰多,赵蕊提到了太子府的日常,“宫中也分派了嬷嬷和宫女下来,本宫这里拨给你一个嬷嬷两个宫女,刘嬷嬷对太子府熟悉的很,若是人还不够使,你与本宫说。”
    蒋茹茵带来的人其实已经够了,但听太子妃这么说,她也应承了下来,整个玲珑阁全是她的人,如今看也是不现实。
    又过去了半个多时辰,众人告退,蒋茹茵刚刚起身,张沁便站到了她身旁,“我与妹妹顺路,一块走罢。”
    “好啊。”蒋茹茵点点头,两个人相伴出了瑶花阁。
    本就不是什么熟的人,一路上也没什么话,直到走到了凤阳阁前,张沁忽然开口,“你来过这凤阳阁么?”没等蒋茹茵回答,张沁又自顾着笑了,“看我问的什么问题,你才进门第一天。”
    蒋茹茵笑了笑,视线落在那凤阳阁,那是依照宫中宫殿建造的,虽然没有宫殿那么大,看上去气势却不弱,耳边传来张沁的叹息声,“年轻真好,看到妹妹你,我就想起当年刚进这太子府的自己。”天真,幻想。
    “姐姐容颜依旧,怎么会说这样的话呢。”这也不算是奉承,四年而已,二十不到的年纪,孩子都没生,怎么会老。
    张沁轻轻的摇了摇头,看蒋茹茵微施粉黛的容颜,拉起她的手笑了,“我也就说说的,天色不早,赶紧回去准备准备,这些天殿下都会留在你那,这可是难能的好机会,过了这些天,以后就得看着日子了。”
    看着蒋茹茵远去的身影,张沁的脸上多了一抹落寞,她妒忌的,这个女子比她年轻漂亮,还住进了玲珑阁,她却同样有同病相怜的感觉,一样是侧妃,一样得数着日子等一个人来。
    一手轻轻的抚上了小腹,到底是有讯,还是无讯…
    ☆、017.别样的心思
    蒋茹茵回了玲珑阁,距离吃晚膳也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蒋茹茵换过一身衣裳,过了一会便有嬷嬷过来给她看晚膳的单子,“今日娘娘和殿下去了宫中,太子妃那就做主把晚膳给娘娘您定下了,这是明日早膳的册子,还请娘娘过目决定。”
    蒋茹茵抬眼看,正是太子妃那分派下来的嬷嬷,遂展开一抹笑靥,“刘嬷嬷是么,往后的事还得多劳烦你了,每日膳食的册子交给白嬷嬷决定即可。”
    那刘嬷嬷大约三十四五的年纪,在太子府中养的不错,干干净净看上去利爽的很,见蒋茹茵这么说,忙笑着谦推,把早膳的册子交给了一旁侍奉的白嬷嬷,继而退了出去。
    蒋茹茵看了紫烟一眼,后者去外头把青秋和刘妈妈叫了进来,屋子里站着四五个人,蒋茹茵正色道,“你们都是我从蒋府带来的人,这几日府中事务你们多长个心眼,至于这玲珑阁里的人,等三日回门过后再行收整。”
    刘妈妈点点头,“小姐您放心,咱们自己这些人,一定约束好了。”…
    一个时辰后,苏谦阳过来了,就像是新婚的小夫妻一样,苏谦阳至少要在玲珑阁这里留些日子。
    刘嬷嬷带人布好了菜在旁侍奉,因为中午从宫中回来吃的多,晚膳的时候蒋茹茵就少吃了一点,屋子里相雀无声,只有筷子触碰到瓷壁发出的轻响。
    苏谦阳接过茶杯,瞥见蒋茹茵碗底中剩余的小半碗,抬眼看她,“喜欢吃什么,加在膳册中就可以了。”
    “妾身中午的时候贪嘴多吃了些。”蒋茹茵也不相瞒,如实说道。
    苏谦阳眼底一抹了然,起身,刘嬷嬷带人便把桌子撤下去了。
    回到内屋,天色也不过刚刚暗下,就寝尚早,总该找些事情做做,蒋茹茵寻思着太子有些什么喜好,苏谦阳已经走到了屏风右侧的架子旁,上面放了一早青秋她们刚刚收拾好的书册,还有一些蒋茹茵平日里喜爱的摆件。
    苏谦阳一层层看下来,有些惊讶,女儿家喜欢看的那些雪月书记很少,多的是写地域名人,游记手札,甚至还有论及历史政论,兵法之类的书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