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陈医生,别怂! 第742节
    从现病史到现状,从辩证分析到理法方药,从方义到方解,甚至就连调护都有精准的记录!
    可以说,详尽无比,事无巨细一般。
    挥挥洒洒,杨鸿年语气抑扬顿挫,让人不仅拍手叫绝!
    到了最后!
    杨鸿年面色深沉的说到:
    “是时候开始改变了!”
    “中医,应该走出属于中医自己的一条路!”
    “要真正落实辨证论治十法!”
    “辨证论治水平的高低,病案是最好的见证,一个临床大家的病案之所以受欢迎,就是论治水平高,按语写得到位,故有“读医不若读案”之说。
    因为读医者,读医学理论书也,以医学理论为主;读案者,读病案也,好的病案往往是医学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理法方药丝丝入扣、且一一阐明,并经实践检验过的鲜活实例,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全过程。
    所以要重视、完善、发展中医诊籍,写好现代中医病案,为总结经验,寻找规律,继承创新,积累翔实资料。”
    “所以!”
    “是时候改变了!”
    “我们要走出一条属于现代中医人的路,而不是走老路!”
    “老路走了这么多年还没有效果,说明必须要开辟新路了!”
    “我杨鸿年,不才,但愿为中医,破荆棘,开新路!”
    “好了,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大家若有疑惑或者问题,我可以讲解!”
    杨鸿年说完之后,众人还没有从刚才的感悟中醒来,大家都在沉思!
    甚至莫向强也在!
    国医大师同样也在。
    杨鸿年这个内容,可以说是今天最有分量的一个!
    同样也是最有话题度的一个。
    良久......
    台下不少人看向了陶功书,只见他面色沉闷不语,眉心紧锁,因此,鼓掌的人也是稀稀拉拉的。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台上的孟义超孟老耿老都开始相继鼓掌。
    面带喜色!
    莫向强同样也是有些欣慰。
    谁说杨鸿年没有真才实学,这是有真水平的,这一个演讲,直接为他正名了!
    国医大师都鼓掌了,台下众人能不鼓掌,难道他们比国医大师眼界还高?
    一时间,掌声如沸,而陶功书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陈南和赵建勇两人还震惊于杨主任的演讲之中,实在是太有说服力了啊!
    杨鸿年内心冷笑一声,呵呵......你们觉得老子浪得虚名?
    鬼知道这段时间老子茶不思饭不想怎么过来的?
    老子书都看了几百本了!
    你们知道吗?
    其实,杨鸿年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很清楚,自己的学术水平显然是有限的,天赋使然,再怎么努力,最多也是下一个陶功书,但是......自己需要朝这个努力吗?
    自己完全可以作为一个管理人才啊!
    果然,树挪死,人挪活,这一个转变,杨鸿年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天赋所在。
    这个研究,他可是给自己老师看过,看完之后,陶训义陶老差点哭了!喜极而泣啊!
    这混蛋终于做出一点成绩来了!
    而此时,陶功书给一旁的一个主任使了个眼色,对方连忙站了起来:
    “杨主任,我觉得你这思路很好!”
    “但是......存在着很多不足,首先是病例的完整性,病历必须要具备一下内容,这是有官方规定的,你的创新对于中医来说,更加详细了,但是,很难实施!”
    “而且,这样一来,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这对医生来说,也是一个负担。同样,护士没有学中医的,他们的中医素养不足以支持这样的工作......”
    “改变,是很难,可行性......我抱有怀疑。”
    杨鸿年闻声一笑:“改变,就要大刀阔斧的气势,有釜底抽薪的决心,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瞻前顾后,岂能成事儿?”
    这话说的,顿时全场哑然。
    你这话太牛逼了吧?
    杨鸿年自我感觉良好,但是......赵建勇却无比熟悉,他忽然觉得......杨鸿年被怼神陈南附体了!
    但是,不可否认,这话,逼格都要溢出来了。
    而陶功书见状,知道铺垫够了,笑着站了起来:“我不太支持杨主任的观点。”
    “当然了,我不是否认杨主任的内容,这个内容,其实我以前也研究过,甚至也有总结,类似于杨主任的。”
    “但是……最后上会讨论以后,还是觉得时机未成熟!”
    “杨主任所在的科室为源城市人民医院中医科,病人不多,医生有限,所以你觉得可行。”
    “但是,很多都是专科医院,我们省中医,有1700张病床,1000多名医护人员,这些人想要改变,哪有那么容易?”
    “哎......这条路,应该自上而下的进行。”
    “哦,对了,我在这里补充一下,我当时研究出来的,是十二准则,杨主任这十法基础之上,还有两点......”
    陶功书的这句话,顿时让陈南心生厌恶!
    这已经是明明白白的打压了。
    因为杨鸿年的这观念绝对新颖,你倒好,直接说自己已经研究过了,还进行过实验?
    这也太不要脸了!
    看着一旁的杨鸿年,看起来气色淡定,不为所动,但是,桌子下的拳头握紧甚至有些抖动,陈南也有些生气。
    而就在这个时候,耿鹏兴笑着说道:“不错,我觉得这个思路很好!”
    “杨主任,有时间你把你们科室的病例分享我们一些,我拿回去给我医院进行参考一下!”
    “我觉得,你提出的这个东西,很有创新性!”
    “对于中医药发展来说,很不错!”
    “我觉得思路很好,我们会研究一下的。”
    莫向强也发言支持:“对,我觉得,杨主任说的有道理,改变,就要大刀阔斧的气势,有釜底抽薪的决心,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下一个,让我们掌声有请来自省中医院的陶功书陶院长分享!”
    陶功书笑着站了起来,对着周围的掌声谦虚恭维一番:“谢谢大家。”
    “我今天分享的是,补中益气汤的运用!”
    陈南眯着眼睛,战斗力开始飙升了起来。
    他其实今天并不计划发言的,但是......看着自己杨主任被人欺负,他决定,不装了,我摊牌了,我他娘的就是怼神!
    补中益气汤是吗?
    我倒要看看,有谁比我更懂补中益气汤!
    陶功书笑着说道:“补中益气汤加减,其实我们省中医院脾胃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有些心得!”
    “众所周知,补中益气汤,最早出自李东垣所著的《内外伤辨惑论》一书,被后世医家推崇至极。
    明代医家张景岳评价道,“补中益气汤,允为李东垣独得之心法。”
    而今日,善用补中益气汤的医者日少,初涉临床的医生使用补中益气汤每每会有“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感觉。
    为什么?
    今天呢,我也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一起重新认识补中益气汤,重新申视李东垣笔下的补中益气汤,也许有益于临床。”
    “但是呢,此方不应该拘泥于此。”
    “其实,补中益气汤的适应病证是非常广的,既可治内伤病,也可以治外感病;方药加减(主要是加药)是极其灵活多变的,补药、泻药、寒药、热药都可以加用,不拘一格。
    但万变中有其不变的根本,也就是适应症只能是“内伤”,外感病也是在内伤基础上的外感,病脉主要出现在右关,病变的主要病位在脾胃。”
    “首先第一点,在使用补中益气汤时也多加减及合方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加减有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和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
    “我在临床之中啊......”
    陶功书讲的很认真,的确,他把好东西拿出来分享了!
    没办法,他要是不分享压箱底的东西,今天风头绝对要被杨鸿年抢走了!
    今天可是有不少专家的!
    他们都是【加分项】的关键因素。
    伴随着陶功书的演讲结束,顿时台下掌声如沸腾。
    众人都很热情!
    陶功书看着那些全国名中医都开始鼓掌,内心多了几分自得,毕竟......他是有实力的,有真才实学的!
    很快,在他的安排下,几个人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疑问和好奇。
    陶功书不急不慢,绘声绘色的讲解的十分清晰。
    甚至还引用了病例和引经据典。
    “读《薛氏医案》和《寿世保元》就能看出来,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其实是很有研究价值的,同样,我们正在研发一款制剂,就是在两方结合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这个东西呢,我也申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目前还在评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