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6章
    北汉穷的薪俸都要发不起了,哪有余财驻军团柏谷,建造关隘?
    李筠为罗幼度快刀斩乱麻的收服,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罗幼度直接出兵北汉,行事之果决,亦在所有人意料之外。
    讲道理以罗幼度面临的情况,留在汴京,安稳庙堂,举办登基大典,坐稳中枢才是第一要务。
    谁想得到他居然直接率兵出征,连登基大典都未举行,直接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了北汉疆界。
    难道就不怕背后有人耍手段?
    刘继业得到消息的时候,中原军已经进入辽州,准备转道团柏谷了。
    “必须抢在对方前面!”
    刘继业一脸决然。
    当刘继业赶到团柏谷的时候,石守信的先发大军也到了团柏谷。
    两人一个在团柏谷的西边,一个在东边。
    几乎在同一时间就得到了对方的消息。
    一个刘无敌,一个石敢当。
    彼此皆是敢战之士,没有片刻的犹豫,由驮马换成战马之后,都在第一时间发动进攻,打算将对方赶出团柏谷,占据这有利地势。
    团柏谷是一道山谷,不利于大军的进退伸展。
    在这种特殊的地形下,没有任何的战法战术可言。
    就是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马蹄声震天作响。
    两支先头部队闪电般靠近,刘无敌、石敢当皆是一马当先,领着兵马冲在了最前头。
    刘继业使的是一柄威猛的长柄砍刀,威武霸道,石守信使用的也是刀,不过是厚背大刀,并非长柄武器。
    两人几乎同一时间,锁定了彼此。
    豪勇之士皆无退缩之意,就在彼此的兵士面前。
    长柄砍刀与厚背大刀在白日迸射的星火中,两人身形皆是一阻,受反作用力所噬,无法进行下一轮攻击。
    两人策马而过,冲进了对方的军阵。
    刘继业缓过气来,沉着冷静地猛力一劈,有心立威,这一刀又快又猛,长柄砍刀寒光一闪,一名殿前司的骑士上半截身体连着巨大的马头一并飞了出去。
    见此一幕,即便是身经百战的殿前司骑兵,也忍不住微微震撼。
    石守信则咆哮不绝,大刀分开北汉军血肉的波浪,连连劈砍,已将三人毙命刀下。
    双方各自骑兵也在这时撞击在了一起。
    一支名动天下,于唐末震慑四方的沙陀骑兵,一支是由赵匡胤一手创建,中原第一劲旅殿前司骑军。
    两支部队都拥有超凡的战斗意志与实力。
    这撞击一在一起。
    刹那间,大块的鲜血和尸体从马背上落在地下。
    就算侥幸不死,面对敌我双方骑士无情地践踏,也会成为一团肉泥。
    都是天下闻名的精锐,只是几个呼吸的交锋,彼此皆付出了极大的伤亡。
    狭长的团柏谷,充斥着血腥味。
    这一战从午间一直持续到黄昏,双方这才默契地各自退去。
    不是不愿再战,而是山道中人马尸体堆积,已经影响到了彼此的行动。
    已无打下去的必要了……
    刘继业浑身血污,清点着人数,登时大感心疼。
    这才一下午的功夫,自己这边居然折损了八百余人,对方的战力比起这些年交手的李筠强上太多了。
    刘继业下达了撤退的命令,他的任务就不是为了将中原兵马抵御在团柏谷之外,就他这点兵,还不够罗幼度塞牙缝的,给晋阳城争取聚兵的时间,才是他的目的。
    “走吧!争取了一天时间,已经够了。不能将精锐都埋在这里,太亏了。”
    打这种仗,根本不是他的风格,只是北汉除了他,没人能够在这短时间内将罗幼度的中原兵马阻击整整一个下午。
    石守信大马金刀地坐在一块石头上,任由兵士给他包扎伤口,听着自己竟然折损了九百余人,也暗自心惊,好一个硬茬子。
    打了这些年的仗,真正让他记忆犹新的两个对手:一个是契丹的耶律斜轸,再一个就是此次的刘继业了。
    战报传至后方,罗幼度看着石守信对刘继业的评价,忍不住笑道:“这石敢当难得有称赞敌人的时候。”
    李筠现在充当罗幼度的参谋,闻言在一旁笑道:“这石大胆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换做是老臣,可不敢与刘继业这样硬拼。其实这并非刘继业的作战风格,此人胆大心细,最擅长的是奇袭战。他常能将麾下骑兵带至意想不到的地方,然后瞧准战机,发动突然袭击。此人极为勇悍,麾下又是少见的精锐。一旦给他抓到机会,很难挽回局面。”
    “北汉军中也只有他能够称得上是名将!”
    “臣下好几次都着了他的道……”
    “他们的兵源远不及我们充沛,为了拖延我军,刘继业这一次也算下了血本了。”
    罗幼度想到了刘继业的成名之战,雁门关大捷,便是这位刘继业,后来的杨业,以数千骑兵,神乎其神地绕到了雁门关外,大破十倍契丹之兵,斩杀契丹统帅大同府节度使萧咄李,生擒了都指挥使李重海。
    确实了不得。
    但随后因为赵匡义的迷之操作,杨业战死陈家谷口,他在身陷重重包围之下,斩杀了数百名辽军,这无敌之名,也非浪得虚名。
    不过当前真正让罗幼度关注的并非刘继业,而是刘继业的弟弟麟州杨家的当代家主杨重训。